杨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经历讨薪。"原以为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好在我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回了工资。"杨女士说。
作为一名刚刚成为执业律师一年多的年轻律师,刘玉凡也没想到自己能参与多人讨薪的法律援助案件。"当时这个案件指派给我们律所的时候,律所高度重视,组成工作专班。能参与这样的案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刘玉凡说,"通过不断努力,律所最终成功帮工人们要回了工钱。"
今年9月3日,刘玉凡所在的河南涵信律师事务所接受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承办包括杨女士在内的37人因某公司拖欠工资而引发的劳动争议进而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
"我们大部分被拖欠工资的人都是长期在这个公司做工,所以一开始工资没有按时发放的时候,我们也没想太多,毕竟对公司比较信任。但谁知道公司开始以各种理由拖着不给。"杨女士说,"一开始拖欠工资,大伙就一起去找公司要,但从去年要到今年,还是分文未要到,所以就想着走法律途径。我们大部分人被拖欠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最多的被拖欠了5个月的工资,有9000余元。"
"因为身边没人懂这一块,我们就上网搜索应该如何找律师。"在寻找律师的过程中,杨女士她们了解到法律援助,就来到了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之前每次我们自己去要钱的时候,老板要么就是说货款没结,要么就是资金周转不开。"
"这个案件的受援群众较多,有37名,涉及总金额有20多万元。"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科长王强说,因为案件涉及人数多,综合考量之后,将案件移交给了河南涵信律师事务所。
在接收案卷材料后,为确保案件有序推进,涵信律师事务所召开了针对本次法援案件的专项工作会议,由律所党支部书记、主任董大磊统一调配,组成了由党支部纪检委员、执行主任张昊,执业律师刘玉凡,实习律师贾茹参加的法援案件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先后组织两次会议对代理案件的流程和分工进行细化明确。
"要提交的材料还比较多,比如打卡记录、工牌、工资表等。"由于大家自行书写的《仲裁申请书》及向市仲裁委提交的证据材料不尽完善,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9月24日、25日刘玉凡多次前往市仲裁委整理所有工人的诉讼材料。
但调解也不是一帆风顺,企业负责人一直在推诿扯皮,始终不愿意承担责任。"面对用人公司这样的态度,我们也没有放弃,对公司负责人进行讲法释法,告诉对方拒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经过律师的努力和仲裁委的协助,企业负责人和工人在10月10日进行了面对面调解,并且调解成功,公司负责人承诺在10月31日之前将被拖欠工资全部发放到位。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际,市仲裁委、涵信律师事务所积极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最终,所有受援群众的工资于10月31日之前支付完毕。"没有想到这么快能把工资要回来。"10月31日晚上6时许,杨女士收到了来自银行的短信提醒,自己被拖欠的工资终于要回来了,等到31日晚上的时候,我们就想着有可能拿不到钱了,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工资要回来了。"杨女士和其他3名代表分别于11月3日、11月25日向河南涵信律师事务所、市仲裁委和市司法局赠送了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
工资要回来了,杨女士也完成了讨薪,准备开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当时为了要回工资,我专门从外地辞职回来的。现在正在考驾照,争取农历新年前拿到驾照。"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杨女士充满期待,"等明年过完年,我打算继续南下找工作,以后再有啥事,我还会继续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