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法治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遇事找法》推出系列特别节目《好好学习民法典》,以全新的视角、生动直观的形式,创新的电视呈现引人注目。节目将普通百姓请进演播室做主角,从百姓身边小事入手,通过百姓视角感受民法典,学习民法典。不照本宣科、不枯燥说教,深入浅出地透视法条背后的立法本意,学以致用地进行了生动鲜活的普法宣传,引导社会价值,受到了观众好评。
一、百姓是主角,畅所欲言+碰撞辨析,触摸法典温度
“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好好学习民法典》特别节目把百姓当主角,或是将他们请进演播室、或是将演播室“搬到”居民社区,通过畅所欲言的观点表达、不同维度的思想碰撞,展开对民法典的学习。
二、百姓身边事,烟火日常+学以致用,感受法典广度
三、人本解读,以案释法+明法晰理,透视立法本意
学习民法典,重在学习法律规定,更要了解立法本意,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大众了解民法典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才能让法典真正走进百姓心里,因此,节目在解读层次上,更侧重透过法条看本质。如学习“居住权”一期,节目现场,专家在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答了居住权的设立、期限、变更等内容之后,又从“让弱者有其居,让房产尽其用”角度说明了立法初衷,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这项全新权利设立背后的深远意义。又如关于“离婚冷静期”、“侄甥也有继承权”等内容的学习,法律专家分别从维护家庭和谐、倡导个人财产在家族中流转等维度,揭示了民法典更加注重保护每个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彰显“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节目通过明法晰理,将民法典所蕴含的情理、道理、法理以及所引领的价值观念做了充分阐明。
从抽象到具象,从宏观到微观,从法条到本意,当观众通过节目了解到一项又一项法律规定、解决一个又一个心中困惑时,也触摸到法典中饱含的爱民、护民、利民、惠民的人民情怀,在回应百姓关切的同时,感受到“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的温暖呵护。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20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
栏目每月第2周播出作品目录
月份
标题
播出日期
1月
聚焦快递纠纷
2020年1月10日
2月
2020年2月28日
3月
妨碍疫情防控依法承担责任
2020年3月19日
4月
是意外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2020年4月9日
5月
“帮忙”送养孩子行为涉嫌拐卖
2020年5月14日
6月
失控的玩具车
2020年6月11日
7月
2020年7月9日
8月
好好学习民法典:如何依法杜绝性骚扰
2020年8月13日
9月
好好学习民法典:老人路上捡纸箱失主骑车身亡
2020年9月10日
10月
好好学习民法典:如何依法确认亲子关系?
2020年10月15日
11月
好好学习民法典:什么是“离婚冷静期”?
2020年11月19日
12月
好好学习民法典:这样的妈该赡养吗?
2020年12月10日
注:填写同年度连续12个月每月第2周播出的作品标题,日播栏目填写每月第2周任一天播出的作品标题。
栏目参评作品基本情况
作品标题
遇事找法
2020年6月25日
时长
42分03秒
作
品
评
介
采
编
过
程
夫妻离婚分割财产后,暂无居所的男方,如何才能获得妻子房屋的居住权?老人能否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为照顾自己的保姆设立房屋的居住权?节目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六位普法观察员,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现身说法,通过提问、辩论、交流等方式,解开观众心中对于居住权的困惑。法律专家在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答了居住权的设立、期限、变更等内容之后,又从“让弱者有其居,让房产尽其用”角度说明了立法初衷,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这项新权利设立背后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