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法律规定刑法经营化妆品卫生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赖建平律师,1995年5月开始律师执业,北京市律师协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面试考核考官,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民交叉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朝阳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委员,现执业于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经律师专业水平评审委员会表决通过刑事律师的专业认证,专注于刑事业务,在近三十年的律师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办理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经验和技巧。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法律规定

一、概念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是指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有关化妆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法条

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规定,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第一百五十条【单位犯罪的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三、条文解读

根据本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有以下几个构成要件: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鉴于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国家制定了《化妆品卫生标准》,详细地规定了化妆品的各项卫生标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不准出厂。生产者对所生产的化妆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应当是十分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进行生产,无疑是一种故意行为。销售者对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仍然销售,其行为的故意也十分明显。

2.行为人在客观上具有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的行为。这里的“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装饰的日用化学工业品,如护发素、洗发水、护肤霜、美容霜等日用化妆品,也有染发剂、祛斑霜、脱毛剂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不符合卫生标准”,是指不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化妆品的强制性标准。3.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如果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使用以后没有任何效果,根本不起作用,或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本罪。

根据司法实践,“严重后果”一般是指:(1)致人毁容,或者严重皮肤损伤的;(2)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数量大的;(3)虽然没有致人毁容,但受害人数多、受害地域广,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4)导致其他严重后果,如受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

根据本条规定,对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在实际执行中应当注意区分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正确适用法律。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虽不构成本罪,但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同时触犯两种罪名,则应按处刑较重的罪处罚。

四、立案追诉标准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

(公通字[2008]36号)

第二十四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他人容貌毁损或者皮肤严重损伤的;

(二)造成他人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致使他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的;

(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8次会议、

2001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84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10号

第九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第十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一条实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THE END
1.法规化妆品法规网李锦聪5*第七条 第一款企业应当设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具备化妆品、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公共卫生或者法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并具有5年以上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管理经验。1.企业是否设有质量安全负责人; http://hzpwjc.cn/fg/post/159.html
2.全球法规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要求,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现予以发布。供各部门、各地区及有关机构在开展技术引进工作时参考使用。 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12696
3.关于印发《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的通知法规库(二)《刑法》第300条规定的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案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案中,利用迷信的犯罪案件由治安管理部门管辖,其他案件由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管辖。 (三)《刑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案由刑事侦查部门管辖http://www.110.com/fagui/law_150338.html
4.2021年药事管理与法规真题与解析公务员考试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下列依次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是 ( D) A.《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B.《中医药法》《反兴奋剂条例》《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 C.《禁毒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http://hgwljy.com/article/217.html
5.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序号项目检查项目评价方法机构与人员第一节原则1*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职责、权限。企业应保证组织架构及职责权限的良好运行。检查组织架构图,职责权限描述是否建立。检查整体组织架构,全面评价组织的各个岗位是否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https://www.docin.com/p-2610649679.html
6.105条审查细则《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简版20230417193039.pdf105条审查细则《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简版.pdf,105条审查细则《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简版--第1页 页眉内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序号 项目 检查项目 评价方法 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原则 检查组织架构图,职责权限描述是否建立。 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相适应的组织机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17/8111073077005057.shtm
7.化妆品GMP车间清洁消毒规范与要求详解,人员环境设备与水污染国家药监局为规范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和监督抽查工作,且更好地配合实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重要法规、规章,化妆品GMP(《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下称《规范》)和化妆品“新105条”(《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下称《检查要点》)已于2022年相继重磅出台并https://www.hzmeizhuo.com/hzpgcjqj.html
8.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化妆品生产许可审核指导3.同一化妆品生产场所,只允许申办一个《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不得重复申办。(《工作规范》第十三条) 4.申报产品基本情况中“产品单元”、“产品类别”、“产品名称”和“产品执行标准”应符合化妆品分类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5.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情况表中应包括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http://law.foodmate.net/rule/show-208138.html
9.世纪星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重大遗漏,并就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本次交易的生效和完成已经取得有关审批机关的批准或核准。中国证监 会、其他政府机关对本次交易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本公司股票 的价值或投资者收益的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 述。 5.本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10900002266_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