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大16开,160页,邮发代号:2-465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面广,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全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30元,全年定价360元(含邮费)。
编委会主任:方军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涛王建峰方军
吕薇洲刘倩刘鹏
李琳李文珍李树民
李凌静李潇潇张萍
张跣张云华赵培杰
贺俊莫斌晁天义
梁华薛刚魏长宝
主编:吕薇洲
副主编:
李树民晁天义薛刚
特稿
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执笔:方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题《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构想》,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1期
热点聚焦·文明对话与文化发展
基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阐释
韩升毕腾亚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6期
全球意识形态大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赵可金马钰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摘自《国际论坛》2020年2期
全球治理:从承认、对话到协商
程广云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4期
中国外交战略意志的文化发展逻辑
姜安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新中国外交战略意志的历史演进:价值向度和发展逻辑》,摘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2期
中国阅读文化的价值取向
任翔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题《中国阅读文化建设探讨》,摘自《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前沿
人工智能、量子力学和关系存在论
王天恩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原题《人工智能和关系存在论》,摘自《江汉论坛》2020年9期
技术哲学应是当代“第一哲学”
李河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题《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学人与学林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
任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原题《继往开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摘自《史学史研究》2020年3期
劳工社会学三十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刘永凌王立胜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4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有效性
张云龙梁珊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有效性的三重维度》,摘自《福建论坛》2020年8期
以政党为中心的中国话语与中国道路
王侃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浙江学刊》2020年5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
薛新国作者单位: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论析》,摘自《西华大学学报》2020年5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理路
高国希叶方兴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伦理学研究》2020年5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逻辑、实践与经验
解丽霞梁曙光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3期
非洲社会主义运动历程中的马克思主义
郑祥福舒文豪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重提人文科学的真理要求
邓安庆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原题《重提人文科学的真理要求——阐释学如何切中时代“真问题”》,摘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8期
论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制作智慧
郁振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原题《论三种智慧》,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5期
强制阐释、公共阐释与中国阐释学的创造性建构
傅永军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摘自《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5期
无解释的理解是否可能
陈嘉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暨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摘自《哲学分析》2020年5期
语境参数、文本阐释与意义确证
吕洁陈开举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原题《语境参数、文本阐释与意义确证——论语境对阐释的约束》,摘自《哲学研究》2020年8期
伯纳德·斯蒂格勒《费尔巴哈提纲》式的一生
卡尔·米切姆作者单位: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11期
全球宗教问题与世界宗教知识
张志刚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摘自《宗教学研究》2020年3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
后现代主义论争在中国:反思与启示
王宁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3期
文学地理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史重构
梅新林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原题《中国文学史模型的重构与探索——以中国文学地理版图变迁为视角》,摘自《文学遗产》2020年5期
文化传承与文艺创新中的中国精神
吕文明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原题《文化传承与文艺创新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艺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发生及特性
王一川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当代文坛》2020年5期
雕与塑的退场:当代雕塑艺术中审美范式的转变
徐慧刘旭光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大学,摘自《求是学刊》2020年5期
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历程与成就
张日培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摘自《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6期
重叠的韵律和谐与语音拗口模式研究
李春艳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20年4期
对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的新审视
曹炜李璐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原题《关于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研究中所存分歧之新审视》,摘自《苏州大学学报》2020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周学军)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析论
徐义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摘自《中国史研究》2020年3期
屯田区概念与西域屯垦史研究
侯甬坚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摘自《西域研究》2020年3期
清初的学术反思与学术史编纂
王记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以史明道:清初的学术反思与学术史编纂》,摘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5期
清末以来中国家庭、家户组织的制度考察
王跃生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合作组织中的资本主义现象
韩晓青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原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合作组织中的资本主义现象研究》,摘自《河北学刊》2020年5期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世界阵线问题的认识
张冰阎治才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摘自《东北师大学报》2020年6期
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
刘德斌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四川大学学报》2020年5期
英美激进主义网络与美国革命的兴起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郭周明裘莹作者单位:中国商务出版社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题《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典型事实、理论机制与中国策略》,摘自《改革》2020年10期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失衡的影响探究
王孝松田思远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经济学家》2020年10期
关于可持续贸易的研究进展
孙瑾丁冉王杰镭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20年8期
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财政安全考量
高培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经济纵横》2020年10期
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与我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刘雅君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20年10期
财政转移支付与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性
范子英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9期
统筹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
张连辉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原题《“对子孙后代的生存负责”——中国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曲折历程》,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5期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新趋势
赵放刘雨佳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原题《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趋势、问题与应对策略》,摘自《求是学刊》2020年5期
企业家精神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
娄兆锋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原题《企业家精神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研究——基于问卷调查与访谈的统计分析》,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7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扬弃市民社会:国家与治理
文兵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原题《扬弃市民社会:国家与治理——马克思国家理论与法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摘自《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期
政府促进消费正义的理论逻辑
俞海山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旅游管理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20年5期
非选举型代表的兴起与政治代表概念的转向
钟本章何俊志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摘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5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空间乱象评析
郭明飞谷慧玲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新媒体空间低俗化现象之样态与道德重构》,摘自《河北学刊》2020年5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李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自《欧洲研究》2020年5期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未来方向
刘鸿武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原题《中国区域国别之学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趋向》,摘自《国际观察》2020年5期
东亚的国际关系理论意义
江忆恩著赵若祯译作者单位:哈佛大学政治学系,译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题《东亚对于国际关系理论深意何在?》,摘自《云大地区研究》2020年1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世纪多边主义的危机与转型
郑宇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8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逻辑及其元制度
侯欣一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自《现代法学》2020年5期
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及其现代转化
武树臣武建敏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法学院,摘自《山东大学学报》2020年5期
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的体系构建
张红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原题《〈民法典(人格权编)〉一般规定的体系构建》,摘自《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民法家庭概念论
朱晓峰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自《清华法学》二〇二〇年五期
计算法学的内涵、范畴与方法
申卫星刘云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原题《法学研究新范式:计算法学的内涵、范畴与方法》,摘自《法学研究》2020年5期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机遇与挑战
卞建林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摘自《江淮论坛》2020年4期
国家监察权的法教义学阐释
彭超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州学刊》2020年5期
“自然保护地”法律概念阐释
刘超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法学院,原题《“自然保护地”法律概念之析义与梳正》,摘自《暨南学报》2020年10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
洪大用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摘自《社会治理》2020年10期
中国人口学的本土特色
尹德挺等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市市情研究中心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原题《讨论中国人口学的本土特色——基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视角》,摘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6期
“文化”与“文化自觉”
杨清媚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原题《“文化”与“文化自觉”辨析——论费孝通的文化理论》,摘自《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5期
人类学与“人地关系”视野里的“边疆”
范可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摘自《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5期
中国家庭的“转变”与“不变”
宋健等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3期
亲密关系陷阱:“情感诱惑”行为的质性研究
潘旭明潘虹宇周思琦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摘自《青年研究》2020年5期
中国院校研究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构建
魏署光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9期
教育何以是治疗
金生鈜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题《教育何以是治疗——兼论教育与人的健康的关系》,摘自《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