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突发事件如何分类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四、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是如何确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城乡应急基础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排查和治理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组建培训专兼职应急队伍、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演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等方面内容。

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八、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九、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有哪些?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

十、《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报告做了哪些规定?

十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发布做了哪些规定?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十二、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应如何应对?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十三、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公民应履行什么义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十四、突发事件事后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是采取或继续实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二是评估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修复公共设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三是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四是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五是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评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

十五、不履行法定职责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根据情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十六、对单位或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有何规定?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THE END
1.中山大学青年法律评论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中山大学青年法律评论杂志级别为省级期刊, 目前刊期为年刊。 中山大学青年法律评论杂志简介信息 中山大学青年法律评论杂志是中国法学界一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该杂志致力于推动法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打造一个青年法律学者的学术平台,促进青年法学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该杂志的内容涵盖了法学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宪法学https://www.youfabiao.com/zsdxqnflpl/wenti/05.html
2.《中国法律评论》期刊《中国法律评论》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法学类学术期刊,中国法律评论期刊的创办时间为2014年,出版周期为双月刊。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10-1210/D,国际标准刊号:2095-7440。https://www.xueshushe.cn/zhong-guo-fa-lv-ping-lun
3.黄卫东:英国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固化的现代英美等级社会无论在中国和欧洲的封建时代,国王都直辖管理很大一部分国土,行政上实行非世袭的郡县制。按照《周礼》记载,西周的地方制度,王国百里之内为乡,百里之外为遂,均为王直辖;遂以外为贵族世袭。国王直辖的乡遂划分为国、都、邑等行政级别,由国王任命官员管理。后人怀疑《周礼》是后世伪造,但很多记载与出土两周金文以及先秦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2021.php?classid=16&id=152303
4.洪延青: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本文来源为《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5期专论(第71-78页),原文10000余字,为阅读方便,脚注从略。如需引用,可参阅原文。 在网络安全领域,对数字资产(包括信息系统、网络系统、数据等)的安全保护,起始于对数字资产的分类分级。将数字资产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不同的级别,就能相应地确定与类别和级别匹配的安全保护水平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35622
5.《北大法律评论》期刊级别: 发行周期:半年刊 创刊时间:1998 审稿时间:6-9个月 北大法律评论期刊介绍 《北大法律评论》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刊物,创刊于1998年。作为国内首家,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主办的法律学术刊物,其成立填补了中国法律学术刊物的一项重大空白,并代表了国内法学界对美国主流法律学术刊物的办刊模https://www.kuaiqikan.com/bei-da-fa-lv-ping-lun/
6.环球法律评论杂志《环球法律评论》(双月刊)创刊于196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目前的宗旨是:比较研究中国法与外国法以及各国法之间的利弊得失,优劣高下,以便同仁悟取舍之正道,得法意之真髓。《环球法律评论》既倡https://www.qwqk.net/qikan_743.html
7.法学评论是c刊吗法学评论不是c刊。法学评论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80年。法学评论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法学评论主要栏目设有:评论、专论、争鸣、国际法论坛、外国法制、法律实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治、立法研究、法史研究、WTO法专栏。。 https://ah.huatu.com/2021/1012/2137621.html
8.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主题研讨——基层治理的经验 秩序与伦理 论文 争鸣 阅读经典 投稿咨询加急咨询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简介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于1999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https://www.ifabiao.com/zsdxflpl/
9.湘江法律评论杂志投稿要求湘江法律评论杂志怎么样湘江法律评论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主办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国际刊号:国内刊号:基本信息: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湖南 类别:法理、法史 出版社:湘江法律评论 语言:中文 发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收录: 中国知网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https://www.qikan58.cn/qikan_detail.jsp?id=14568
10.《中国法律评论》《中国法律评论》(双月刊)创刊于201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主办。本刊依托法律出版社拥有的学术和实务优质作者资源,致力于推动法律学术与实务的融合,是学术精英与实务专家的共同平台。《中国法律评论》秉持中国法律“思想之库府,策略之机枢”之理念,关注社会、经济、民生的法治问题,检视法治缺失、http://zgflpl.chinabidingnews.com/
11.中国《中国-东盟法律评论》简介:《中国-东盟法律评论》(英文名:China-ASEAN Law Review),作为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办的中英文法学学术期刊,已被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校定为D2期刊(级别相当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CSCD扩展版来源期刊)。该期刊由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https://calc.swupl.edu.cn/pub/dmflyjzx/jlhd/xwgg/249051.htm
12.2017年半月谈第8期半月谈2017第8期文章汇总点击下载半月谈2017年第8期精选文章汇总(PDF打印版) 《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务员申论备考非常好的资料。 下面是网页阅读版: 2017年半月谈(第8期)(精选) 半月评论:治政务失信须法律亮剑 http://www.chinagwy.org/html/slzl/qt/201708/92_210114.html
13.《环球时报》评论:让仗势侵害中国利益的国家付出代价众所周知,中国与美加法律体系不同,美加两国根据什么来判定中国依法审查两名加拿大人是“非法”的呢?司法权是中国主权最重要的内涵之一,所有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间都须遵守中国法律,而不是将他们的国内法作为护身符在华恣意妄为。这个道理美加最高级别的外交官理应熟稔于心。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4&id=396956
14.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探究(精选十篇)[4]刘翠霄.德国社会保障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 2001, (11) :428. 探究继承公证制度法律问题 篇2 摘要:继承公证是公证机构依法律之规定和个人的申请,依法对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以及法律上的证据效力。现实生活中,发生继承时或者涉及到继承的民事行为时,许多人都选择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vd8p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