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聲時政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健全保証憲法全面實施制度體系”。如何更好在全社會樹立尊崇憲法的氛圍?記者採訪了幾位全國人大代表。

——編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馬一德:

在立法工作中堅持憲法至上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新征程上,人民群眾對良法善治有更高的期待,這就要求更加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特別是要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要在立法工作中堅持憲法至上。立法工作中,必須確保所有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廢止和解釋都符合憲法精神。不斷完善憲法相關法律制度,保証憲法確立的制度、原則、規則得到有效實施。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嚴格遵守憲法。完善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制度,及時發現並糾正違憲違法行為,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

同時,要在維護憲法權威的前提下,堅持深化立法領域改革。充分發揮立法對改革的引導、推動、規范、保障作用。堅持立改廢釋纂並舉,充分發揮各種立法方式的優勢,及時制定、修改、廢止相關法律法規。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維護國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

(本報記者亓玉昆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大學法學院教授高巍:

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要把憲法實施貫穿到治國理政各方面全過程。

確保我國憲法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實施,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憲法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統一意志和共同願望。我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是我國憲法最顯著的特征,也是我國憲法得到全面貫徹實施的根本保証。

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堅決把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貫徹到立法中,體現到各項法律法規中。全面發揮憲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通過完備的法律制度實施憲法。

健全保証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不斷提高憲法實施和監督水平。提高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能力和質量,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維護憲法權威。要完善憲法監督制度,推進憲法監督的規范化、程序化建設,確保憲法得到完整准確全面貫徹。

(本報記者李茂穎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沙坪壩區委書記祁美文:

形成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的氛圍

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必須維護憲法權威,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的氛圍。

要引導黨員干部樹牢對憲法的學習自覺、行動自覺。強化法治意識,嚴格落實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年終述法等制度,推動學法常態化、系統化、制度化。強化法治思維,完善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落實權責清單動態管理,健全公眾參與、專家咨詢、風險評估、合法審查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切實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憲法法律的敬畏轉化為法治思維和行為方式。

深化公民對憲法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推動普法宣傳,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普法精品課程,深入開展“送法進社區”等普法活動,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濃厚氛圍。推動法治惠民,以法律服務進網格為載體,積極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圈。

不斷壯大法治人才隊伍,以高質量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賦能城市治理,突出法治化、數字化協同發力,加快打通數字司法、數字警務、數字檢察等各系統數據壁壘,不斷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本報記者劉新吾採訪整理)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鎮海中學黨委書記張詠梅:

在青少年中普及憲法知識和精神

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要抓住青少年這個關鍵群體。中小學應積極組織開展“憲法進校園”,走到青少年身邊,營造起學習憲法、尊崇憲法、宣傳憲法的濃厚氛圍。

創新學習方式,倡導在實踐中理解憲法。學校可以選拔、推薦學生參加“學憲法·講憲法”等比賽,通過演講、撰寫小論文等形式加深對憲法的理解。學校還可以組織法治主題的社會實踐,前往法院開展模擬法庭活動、民法典等普法宣傳,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憲法和法律的精神。

構建校內校外聯動機制。各地中小學可以與政法機關合作,邀請法官、檢察官、公安民警等資深法治工作者為法治副校長,定期進校授課,讓生動真實的法治案例成為權威而生動的法治教育資源。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公檢法單位、參與校外法治實踐。

探索法治教育的新路徑。學校要嘗試引入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創設教育資源,提升法治教育效果,讓學生能在更加逼真的模擬環境中感受法律情境、學習憲法及法律知識。

THE END
1.生活17.c起草99(17.c起草99:探索新时代的法律挑战与机遇)17.c-起草99作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律提案,旨在解决当今社会中的复杂问题。 此次提案的核心理念是为新兴问题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 起草过程中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平衡传统法律原则与现代社会的需求。 法律专家指出,这一提案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司法判决。 提案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国际社会也在积极关注这一http://exam2015.swchina.org/index.php/oppo/iphones/55260506/82181713.shtml
2.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195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70年来,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始终息息相关。宪法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http://read.0437.com/reader/paper.asp?Aid=42428&Fid=11517
3.基地新闻资讯中心《中国版权年鉴》由国家版权局组织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编辑出版,是我国唯一全面系统反映全国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基本概貌的大型专业性工具书。年鉴于2009年创刊,逐年编纂,连续出版,每年一卷,2023年卷为第十五卷。 http://copyrightruc.com/article/3/513.html
4.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登记表下载中国行为法学会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 能源法 航空法 长江海商法学会 财税法 董必武法学 法学教育 刑事执行 世贸组织法 法学期刊 体育法 网络信息法 法律文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检察 审判理论 银行法 证券法 法治文化 保险法 警察法 立法 廉政法制 海峡两岸关系法 港澳基本法 案例法学研究会 律师法学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34190.html
5.[新京报]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王旭: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宣言书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已有42年,国家宪法日自2014年设立已有10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着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公众对此已建立明确的认知。 也正基于此,不少人认为“宪法不与我产生直接关系”。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https://news.ruc.edu.cn/news/media/102035.html
6.中国法律年鉴(19872021年)缺19981999中国法律年鉴统计数据《中国法律年鉴》涵盖1987年至2021年的法治建设情况,重点关注立法与司法进程,包含法律制定、实施、教育及法学研究等方面,提供全面、权威的数据和信息。尽管缺失1998年和1999年的数据,但仍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资源。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uranusautism/article/details/128946453
7.《中国法律年鉴》历年汇总《中国法律年鉴》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法治类大型文献,忠实记录了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学教育与研究等领域法治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辉煌历程,已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阵地、忠实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历史印记、全方位展http://www.tjnjw.com/hangye/f/zhongguo-falv-nianjian.html
8.重磅行政法治奠基时:1989年《行政诉讼法》史料荟萃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是当代中国行政法治的奠基之作。何海波教授主编的《行政法治奠基时 :1989年<行政诉讼法>史料荟萃》(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荟萃了相关的立法资料,分为“草案汇编”“论文选辑”“访谈集录”三编。三编内容互相补充和印证,大体还原立法的过程和参与者的所思所想,折射出那个淳朴实干而又满怀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414681265682252288
9.中国法律年鉴.1999出版社:中国法律年鉴社 ISBN:10031715 出版年:1999 作者:孙琬钟 学科:法律、法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 馆藏地 在架状态 索书号 武汉文献中心 流通部 在架上 35.2088/Z493/:19994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分享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7ee8b1b87821d9f9adc7856bbc1d342c
10.姚建宗1991年以来论文目录/姚建宗10、《思考与补正:论法的调整对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 11、《“法治经济”解析》,《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11期转载 12、《市场经济与立法思维》,《法律科学》1995年第3期,《中国法律年鉴》(1996年版)转载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93
11.1995至1998年中国同外国签订现已生效的双边条约—览表1995至1998年中国同外国签订现已生效的双边 条约—览表 条约名称 生效日期 年鉴登载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摩洛哥王国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 1999年 1996年 11月 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摩洛哥王国政府经济和贸易协定 1999年 1996年 10月 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33475
12.北大法律信息网《政治与法律》 29299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8564 《清华法学》 28343 《法制与社会发展》 28035 《网络法律评论》 25677 《人民司法》 24786 《中国法律年鉴英文版》 24567 《北方法学》 24560 《知识产权》 24297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3864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2382 《中国法律年鉴》 22251 《科技与法律》http://journal.chinalawinfo.com/
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解君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专家成员、南京市地税局首席法律专家、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并曾担任《东南大学学报》编委、《南京工业大学学报》副主编,现担任《行政法学研究》编委、《南京大学学报》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法学栏目评审专家,现亦担任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评审专家,澳门理工学院公共http://school.freekaoyan.com/js/nuist/2021/03-28/16169183961391356.shtml
14.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代表的“上诉制”、以法意为代表 的“撤 ___ ①原始资料参见1988 年、1989 年和1990 年《人民法院年鉴》、1991-1998 年《中国法律年鉴》、《人民司 法》2000 年第 4 期载 1999 年司法统计。另外,通过各种渠道申诉或向法院申请再审而未立案再审的数字 远远大于正式统计数字,根据笔者对中部和北部两大城市中级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04/621203104000201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