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十几年学生,数学老师总结出的这份“思维导图学习法”(附《汉声数学》20的详解)

以前的周二,小周老师半夜把汉声数学的二条放公号,早上小助理排版后,加上我写的头条就发了。结果昨天我赶着发《》来处理售后问题,写完直接就点了发送,忘记挂二条的《汉声数学》了。后台很多朋友问汉声数学专辑怎么没有啊,我才发现犯错了。但也是因为昨天我的失误,反倒收到一些大家夸咱《汉声数学》专辑的留言。

就像这篇文,汉声数学的讲解占比20%左右,是很完整的一篇关于“思维导图”的实用干货,她写个《跟着汉声学数学:(20)来玩文氏图的游戏》这标题,就放后台了。我毫不犹豫今天头条推送了,因为好内容,值得更多人看见。

文:小周老师

刚好又到了复习迎考的阶段,在进行知识梳理时,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在下文中,我也会给大家举例子,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所学知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思维导图也能给孩子提供很多帮助,是一个好助手,现在很多小学老师都会教孩子思维导图,但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搞清楚什么是思维导图,更别说教给孩子的。

在很多孩子的笔下,思维导图是一种形式,但我认为,思维导图重在思维。正如思维导图之父,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所说: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

这几年,思维导图无处不在,作为一个天然的思维工具,它在生活和学习中,给我们提供各种帮助,我们来看几个最常用的例子。

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记忆力。

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苦恼,一本书看完了,也忘完了;听了很棒的讲座,想给别人叙述,却不知从何说起;学了新的知识,但努力回忆,却什么也想不起来。通常,我们越是集中注意力去想答案,它就在我们的大脑里“隐藏”的越深。这是因为我们所看的、学到的信息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关联,分散为过量的无关信息,对我们的记忆形成压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将无关信息进行分类,寻找内部最核心的相同点,而思维导图就可展示出各种分类方法:颜色、形状、联系、结构、字体大小等等,最终将它们连接起来。

我也是画了无数份思维导图之后,才领略到它的奇妙。

看,这是我在阅读《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的探究》(专业书籍,大家不需要购买,只是拿来举个例子)时记录的思维导图,这本书大概有200多页,在看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但整本书都记相当于什么也没记。我们要学会寻找关键的字词句,有可能是书中的,也有可能是自己抽象总结出来的。在“学习任务单”这个主题分支下,我将书本的内容分为四大类,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梳理整本书内容的过程,而在每个类别中,又存在其相对应的分支,它们都有内部的联系。

经过了这样一个整理的过程,随时拿起这份思维导图,我都能给别人梳理出这本书的内容,200多页的文字,融合在这样一份简单的图表中,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记忆压力。

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就以我前面提到的,萌萌画的以“车”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中一个分支举例说明。当她画好初稿时,我带着她一起进行了二次重构:1、说起车,你都能想到哪些车呢?——帮她丰富一级分支;2、关于自行车,你能想到什么?——开始创作二级分支;3、(她提到了骑自行车去公园玩)想想在公园里会发生什么?——继续完善三级分支;4、放风筝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从所见所闻,引发到所感,加强孩子的感受。

经过这样一番引导,这份思维导图越来越丰满,而从“车”到“放风筝”这样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她也可以继续应用在其它分支上。

如果孩子经常性的沉浸于这样的思考之中,自然能拓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做各类笔记

前面我举例子时提到思维导图可以做读书笔记,它同样可以做各类讲座的笔记,当然还有学生复习时,梳理某个单元或一学期的知识点。

这是我的学生在整理复习《运算定律》这一单元时,梳理出的思维导图。

很多学生在学习运算律时遇到了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将各个运算律拆分开来,但实际这些运算律是有内部联系的,小郭同学就将各种运算律按照四则运算进行分类,这样在大脑中按照加、减、乘、除进行记忆,再去寻找内部的联系和区别,使用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以上三种情况,是思维导图在生活中最常用的例子,当你习惯这种思考和记录方式之后,完全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更多的领域,比如:用于做决策,用于自己的演讲,用于自我分析等。

这么“有用”的思维导图,孩子从何学起呢?在之前的教学中,我通常从一年级开始让孩子们接触,经过前两年的渗透,三年级时,我的学生一般都能制作出比较精美和有深度的思维导图了。但这次通过萌萌的例子,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学龄前就能接触了呢?于是我“借”来一些同事的孩子做实验,从4岁到6岁不等,发现他们接触起来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更多的让他们以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即可。

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我们应该从何开始呢?

简单规则:将主题词(也可用图画形式表现)放在纸张中心位置,分支向四周发散,一级分支较粗,之后的二级分支、三级分支越来越细。(作为一名典型理性思维的数学老师,我画图很丑,为了给大家示范,我也是拼了。)

更多的使用色彩、图片、代码等,丰富思维导图,因为我们的大脑对图片和颜色反应更佳。在思维导图中,尽可能使用一些图像记录,因为图像所包含的色彩、外形、线条等,以及画图时大脑所进行的想象,都能加强创造性的思维和记忆。

如下面这两份思维导图,请你观察一下他们的内容,如果单从美观程度来观察,肯定是第一份更优秀,甚至第二份可以说有点难看,但具体看内容,第二份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完全打通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内在联系,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更有深度。

对于学龄前孩子,我们可以经常做一些小型的简单思维导图练习,如下这样引导孩子。

①咱们今天一起做一份关于“玩具”的思维导图,孩子将主题词写于中间,或画图;

②以它为中心,画几个分支(可从5个开始,然后慢慢增加),你能在每个分支上写上你看到玩具这个词,想到了什么吗;

③以其中一个分支为例,比如孩子写了积木,我们就可以继续问,你都用积木拼过什么呢?继续引发孩子进行创作;

④继续其它分支的创作。

只要我们的家长有足够的问题,孩子的思维导图就可以无限画下去的,不信你试试。

及时、多次复习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它就会成为我们持续的长期记忆的一部分。尤其是我们为了迎接考试或是为某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做的笔记,给自己列的计划等,都可以反复的修正补充和阅读。

一份好的思维导图,应该是拿给每个人看,大家所联想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看到玩具,你想到的是积木,他想到的是魔方,而我想到的是父母。“一件事中,普通人见一,有才华的人见二或见三,而天才见十。”这就是思维导图,它能激发我们思维的无限潜能。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动手实践,当你带着孩子尝试画了一些思维导图之后,他自然会掌握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并运用在自己的思考中。

跟着汉声学数学:(20)

来玩文氏图的游戏

《来玩文氏图的游戏》这本书,只看书名,大家可能会觉得挺深奥的,尤其这个名字,很多家长都没听过,但简单点说,这本书的内核就是“分类”,用一种新的方式记录分类的结果而已,这样说,大家是不是一下子觉得简单了。当然,学龄前的孩子看这本书,还是要忽略一些内容,较复杂的计算,孩子不易理解,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往后放放,等到孩子二三年级时,可以重读这本书。

书的开篇就介绍了用画圆圈的方法,圈住同类的弹珠,其中一个圆圈代表灰色的一类,另一个圆圈代表黑色的一类,然后对应弹珠的颜色放在里面即可。这个简单的例子,便于孩子理解这种记录分类的方法。在孩子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会认识这种分类的圆圈,它们的名字叫做集合,也有老师习惯叫它们集合圈。

像这种用画圆圈给东西分类的方法,就叫做“文氏图解”,通常我们习惯说“文氏图”,有些地方叫“集合图”或“集合圈”,而它还有一个名字是“韦恩图”,因为这种记录方式是数学家韦恩发明并推广使用的。在此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将来有什么发明,也会用他的名字进行命名噢。

我们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数量关系。书中是以滑旱冰和滑水冰为例进行分析的,因为距离孩子的生活有点远,我换了跳绳和跑步的例子,欢迎大家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改编。这个理清数量关系的过程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只要分类清楚即可,哪里是只喜欢跳绳和跑步,哪里是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跑步的。

绘本的最后,带着我们侦破了一个“案子”。在破案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针对“嫌疑人”进行分类,记录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最后寻找符合所有线索的人,既是“偷”走派的那一位。当然,这个故事有一个非常美的结尾。希望孩子们也有很棒的收获!

THE END
1.思维导图例子思维导图例子 亿图图示专家包括了大量思维导图,心智图设计实例。方便大家参考设计风格和了解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模板心智图风险管理 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营销策略 决策介绍策划 生活目的营销战略思维会议 简单的话题SWOT分析每周策划 为了更好的了解,您可以免费试用我们的绘图软件:https://www.edrawsoft.com/cn/MindMap-Examples.php
2.XMind2022中文版作为一个头脑风暴的工具,思维导图让我们感觉到想象力一下子打开了, 新点子层出不穷,真是思如泉涌,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真是太棒了。——Alpha Learning 更多的例子请自行 Google…… 思维导图制作软件 XMind 的优点 那么,在众多的思维导图制作工具中,我们为什么推荐 XMind 呢?下面我们用一张脑图来罗列一https://www.iplaysoft.com/xmind.html
3.结构化知识管理20张思维导图为例子动态知识管理设计图结构化知识管理-20张思维导图为例子 思维导图,是结构化思考最高效的工具。 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各级主题的组合来呈现信息。 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图形表达,让我们可以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各主题间相互连接的形式,展现了信息间的相关性。促进我们综合性的思考。https://blog.csdn.net/m0_69512897/article/details/132414418
4.最好的头脑风暴法,集体思维导图,实现1+1>2四、集体思维导图的行动例子 在最近几年,集体思维导图制作的方法已经成功地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和跨国公司。 有一份波音飞机设计手册被压缩成了一幅25英尺长的思维导图,可以让100多名高级航空工程师在几个星期学会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学会的东西,结果估计可节约1100万美元。 https://www.jianshu.com/p/833cba641078
5.我用思维导图讲述《嫦娥奔月》比尔.盖茨说:“未来世界会由掌握思维导图和脑力开发的人来引领。”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有听说过思维导图,也很可能用过。你有没有想过,思维导图不只是成年人常用的思维工具,在淘气宝幼儿园大一班,孩子们也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讲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呢! https://www.meipian.cn/1m7hpmgi
6.思维导图Table of Contents 封面 思维完全 第1章-令人惊奇的大脑 第2章-杰出的大脑 第3章-进退两难的大脑 第4章-放射性思维 第5章-未来之路 第6章-集体讨论词汇 第7章-集体讨论图形 第8章-从集体讨论到思维导图 第9章-思维导图制作 第10章-指导原则 第11章-形成个人风格 第12章-作出选择 第18章- 自我分析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15/6111202241002014.shtm
7.当绘本和思维导图相遇……说来,我之于思维导图的认识似乎源自小朋友的成长,随着各论坛、机构、公众号中“思维导图”的流行,对于这一颇有点儿高大上的新名词我也慢慢了解、学习并运用于亲子阅读。 之前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对思维导图虽有所运用,但没有系统地介绍给小朋友,它对于我们整理思路、深度思考 、回顾联想确有帮助。 https://m.xiaohuasheng.cn/blog?id=e70a93cc863f4b80
8.逻辑思维公开课:14个思维导图,轻松提高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转是不是又长又啰嗦,而且多个原因内容有重叠的,用思维导图怎么做呢? 怎么样,8个原因一下子成了3个,而且对3个原因基于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对问题的解决就更有针对性了。 再看一个例子:下图为某咨询公司受聘为一家公司培训其员工的战略规划能力所提供的服务,从任务、目标到效果共14项清单,是不是很头大: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640370.html
9.说明文思维导图怎么画?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学习说明文的特点或阅读说明文文章的时候,通常可以绘制对应的说明文思维导图,以便直观清晰且有序梳理说明文知识内容.下面迅哥就简单教大家说明文思维导图的画法.https://www.liuchengtu.com/tutorial/shuomingw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