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思维导图课受到小伙伴的热捧,为了回馈大家,辣椒妈妈特地把我们公众号上的父母学堂和子女学院的思维导图做了一个总结文,方便大家学习,大家一起过个学习型的暑假。
我们通过15期的子女学院逐步向大家介绍了思维导图八种形式的用法,小伙伴们感觉如何?
其实每天一点点实践,是不会很难,到最后我们不知不觉都可以升级,画出复杂一点的思维导图,比如用来分析一本书:
或者,像四年级的茄子小朋友一样,用来归纳课本知识点:
用游戏激励孩子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要在课堂学习之外增加一个额外学习,都会有倦怠的心,如果能把学习过程变成游戏,能够打怪升级,就会轻松很多。
爸爸妈妈们在引导的时候,不妨想想我们是怎么喜欢上游戏的。
以孩子班上最近流行的“部落冲突”为例,大家从一穷二白慢慢发展,最后成为顶级玩家,每一天都有进步——不管是升级大本营取得大进步,还是升级了一个城墙,取得小的进步,都会及时看到成果。
听起来跟我们以前玩的星际、魔兽之类的,套路都是一样一样的呢。总结起来,游戏的最主要特点就是:
1、及时反馈,只要玩了,就有进步的奖励;
2、满足成就感,有显性化的成果,比如上面的部落建设成果、升级等;
3、自由,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
在学习上,自由比较难做到,但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坚持,及时反馈和显性化的成果展示却可以做到。
比如,可以给孩子设一个积分榜,每做一次加分,做得好加的多,做的一般加的少,做完就反馈。
如何利用积分制度?
有人说这种积分形式是短期效果,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功利。
我认为,这主要看父母的引导,如果过分依赖积分和物质奖励,确实有可能,但游戏本身其实并没有为孩子提供物质奖励,为什么大家还乐此不疲?原因是它的奖励已经在游戏中实现。
我们可以把做出来的好的成果在家里的显眼位置进行展示,有亲朋好友来的时候给他们看,承认孩子的学习成果。
也可以在积分上做功课,积分不一定要变成物质奖励,可以将积分做成图案,积分贴纸可以逐渐把图案填满等,具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设计。
这个是我设计的积分榜样式:
积分的小贴纸我选择了小苹果,两个小朋友分别完成任务,看谁的小苹果先装满车厢,有两个娃可以竞争,事半功倍。一个娃的也一样,完成任务本身就是奖励,物质奖励慎用。
还可以自己画一个奖励积分榜:
爸爸妈妈也可以参与进来,看谁的小兔子得到的胡萝卜比较多。
实战前的指导
当然,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我们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大家可以期待我们的配套父母课程,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为了让孩子信任父母,只有孩子信任父母,父母所教授的方法才能被他们真心接纳。
准备好基础和激励机制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带孩子学习方法了。
孩子的接受有个过程,辣椒妈妈建议真正教孩子的时候,不要着急,“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周学习一两种就已经进度很快了,切忌只教理论而不跟实际结合。
其实很多国外的学校都在用思维导图,但他们甚至没跟孩子说思维导图这个名字,而是直接运用到实际课程中,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理论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幼儿在认知上还没有进入抽象思维的阶段。
实战:一步一步学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有八种,如下:
每种图有不同的功能,就像螺丝刀和起子一样,是不同的工具。
1让孩子入门的图:圆圈图和气泡图
让孩子入门的图,可以选择圆圈图和气泡图。这两种的主要用途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发散思维,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认知。
这两种图,在小朋友上幼儿园以后就可以开始接触了。
举个例子:农场里有什么动物?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最好通过图形来让他们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这需要爸爸妈妈根据主题先备好材料哦。
举个例子:去海边玩,会遇到什么东西呢?
右边这个图反过来,通过物品让孩子来看看主题是什么,锻炼分类和聚合的能力。
举个例子:美元的硬币上有哪些信息呢?
孩子大一些的时候,这两种图还可以用来做项目、进行作文思路的整理、进行头脑风暴、课文的知识点分析、设立一些家庭规则等等。
2气泡图的进阶版:双重气泡图
双重气泡图的作用是对比,建议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开始学习,一开始可以用来学习比较的基本概念,提高认知。
进一步,可以运用到学校知识的学习上,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介词in和at的对比:
3老少适宜:流程图
这个流程图对于我们IT人,真是太熟悉了。
好像有点懵……
小朋友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当然不用画的这么复杂,比如说用流程图来简单表示一天的活动内容。
学龄期的小朋友,流程图还可以用来梳理解题思路,梳理较为复杂课文的发展顺序。
(冬瓜哥哥说,解题思路清晰,可以在学校给同学讲题换饮料喝。这是最初的生意吗?)
4流程图的进阶:复流程图
复流程图虽然也有流程图的字眼,不过它却是用来分析因果关系的,跟流程图不尽相同。
这个理解起来要稍微难一点,建议学龄期的孩子再开始学习。
举个例子:DavidGoestoSchool
左边是大一些行为,右边是这些行为引起的后果,中间是事件。有因就有果,因果不一定一一对应。
复流程图同样可以应用到学习知识的学习上,理解课文、拓展思维什么的,都非常好用。
5容易混淆的图:树形图和括号图
树形图和括号图可以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因为他们比较容易弄混。
区别在于:树形图强调的是分类和分组,而括号图主要用于整体的拆分,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这是树形图,将形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帮助孩子梳理知识点。
这是括号图,对一个小时进行了分解,帮助理解什么是半小时,什么事quarterhour(1/4小时),同样是对知识的理解。
6大BOSS:桥形图
桥形图相对来说比较难,它表示类比和类推关系,建议最后学习。
列出第一个,让孩子想象类似的关系,比如下面这个,刷牙和好牙齿的关系可以类推到跑步锻炼和强壮的身体,好好学习和100分,好好睡觉和精神好等等。
用在课文知识的类比,也是很常用的,比如AB(高兴)结构的词和AABB(高高兴兴)的四字词的组合,大家可以试着画画看类比图,让孩子们用游戏的形式填上去。(奔跑吧兄弟玩过这个游戏的哟)
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将纯粹属于左脑的文字学习,变成能够跟右脑图形认知结合的全脑学习,所谓“一图胜千言”,是有科学研究基础的,把知识变成图,不仅形式上有趣,在学习效率和记忆上,都十分有帮助。
话说回来,我们学习思维导图,不能刻板,不能迷信,工具是用来帮助我们思考的,而不是束缚或代替我们思考,不能到最后没有图不能思考,那就不是我们学习方法的初衷了。
过完暑假,八卦心理研究所将请来专业的老师开展思维导图课程,届时大家有什么问题,再来参加提高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