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硕二战403分上岸: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中山大学公共课复试学硕法学法硕考研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简介:笔者是18级南京某理工类211本,法学/工商管理双学位,在校期间绩点4.33/5。

目录

一、基本情况

二、写在前面

三、各科备考经验

四、复试的教训与经验

五、PlanB的准备与GapYear的心态调整

六、写在最后

对于考研这件事,你一旦决定了,只需要好好努力,静待花开就是。此外,在考研过程中可能会接受的大量的资料、外界信息等等,但是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前人的经验只能称之为“经验”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

我认为报考专业主要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当年高考时进入法学院,仅是因为做出了当下看似最正确的选择,事实上缺乏对法学专业的整体认知与了解,以至于我在进入大学后缺乏对自己的规划,很多门课也只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大二上学期的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等几乎让我自闭。

于是,我开始不断地拷问自己:我是否适合这个专业、是否要继续在这个专业领域继续摆烂下去,或者是支棱起来。为了检证自己是否真的不能坚持法学,我选择了在大二修读学校开设的双学位、参加一些大创项目、跟着债法老师写论文、去检察院实习、参加学院的模拟法庭竞赛等来思考自己未来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

在真正决定要考研前的我仍犹豫不定,本科没能读历史学一直是我的遗憾,甚至一度想跨考历史学,但我实在是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以及不想放弃自己已经读了三年专业的专业,最后仍将目光着眼于法学,国际法、诉讼法、行政法等本来就不是我擅长的领域,通过写物权法方面的论文、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感受到民商法于我而言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关于择校

(1)一战择校

本科就读于理工类211的我一直十分向往综合类大学的氛围,更希望能够接受到除了法学教育之外的跨学科教育,于是在择校时便将目光跳出了四系,而且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历史学较好的学校,在综合考虑难度、地域等因素后,我将范围缩小至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我更向往南方,而且中山大学法律史有马作武、徐忠明两位老师坐镇,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山大学。

(2)二战择校

坦率地讲,一战时我的名次的确站在悬崖边上(招3人),我考虑过中大的校内调剂又放弃,因为觉得自己和前后的同学分差不大,因此决定坚持一志愿复试,在4月6号开调剂系统时压根没填而是傻傻地等着一志愿复试,最终被刷时调剂基本已经结束了,犹记当时看到成绩泪流满面,双学位毕业论文又马上要交初稿,我擦干眼泪开始写论文。

3、是否要双考?

第二次考研时候,2022年3-4月我一直在准备复试,4月中被刷后,我开始焦虑、犹豫,当时毕业论文压力很大,也思考过转行去做其他工作,当时我听了一阵子柏浪涛的法考课和李建伟的民法(但没有做题)。

7月份在家之后听精讲已经来不及了,只是听了一些理论法、商经知(没错的确是在家摆烂),当时我爸看准备双考的我太焦虑,一直劝我放弃法考,在9月开始之后我就没再看过法考了,9月份抱着刮彩票的心理去考了一下,当时我看旁边的人写的都很慢,我却写的非常快(可能是不会乱蒙),最后拿到了170+的成绩(虽然没过但我也挺知足了,毕竟我法学基础很差,在法考上的付出和投入是成正比的),后来我反思了下没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没听过诉讼法的课程,所有诉讼法的题目全是蒙的,对于法考这方面我经验不多,感觉诉讼法是一定不能丢的。

在这大概70天中,7月之前,我看完了马峰理论法法硕的课程【之所以选择用法硕课备考是因为我没有双考,法硕课相对详细】、看柏浪涛法考课理解刑法(进行到一半时发现和学校参考书体系完全不同遂放弃)整理刑法笔记,因为大一民总基础不错,民法总论笔记整理相对较简单。

政治开始配肖秀荣老师《精讲精练》听徐涛强化课。8月之前,我完成了宪法和法理学思维导图整理,中国法律思想史思维导图整理,开始写1000题,英语陆续开始从2002年刷历年真题的阅读,开始背诵刑法。9月20日之前,我写完了腿姐的《30天70分》用来检验前一阶段政治学习成果,整理外国法制史笔记框架,并开始做2009-2019年法律史B卷真题。

2022年8月底,我放弃法考,开始准备二战考研。因为一战的基础加上2022年春准备复试,我对自己法律史专题专业课信心充足,因此准备二战也是从法律史专题开始。在一战的基础上,我采取了回归课本的方法。重新阅读专业课课本之外,还找来了不同版本的《中国法制史》进行学习,补充基础知识,并用人大蓝皮书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拔高性的专题类题目,我用相应的专业书进行补充。

9-10月我的学习状态相对较好,我利用法大魔方来背诵宪法、法理,由于马工程版《民法学》教材更新,我重新整理了民法学笔记。二战时我已经没再听徐涛的课程,只是写完了肖秀荣《1000题》和腿姐的《30天70分》,对于我不理解的马政经部分,才又回去看了精讲精练和徐涛的强化课。

(一)公共课

1、政治

本人高中是文科生,政史成绩尚可。在两年考研中,我在2022年拿到了79分,2023年拿到了78分(两年我都没对答案,也没查分,不知道客观题情况,但感觉应该是在45分左右的)总的来说两年政治成绩差距不大,尽管没能拿到80+的分数是个遗憾,但是这个成绩我已经相当满意了,我两年政治备考思路相差不大,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和经验之谈。

(1)参考书目: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形势与政策》《8套卷》《4套卷》

腿姐(陆寓丰)《30天70分》《冲刺背诵手册》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纠错,我都采取粘贴题目、回归课本的方法,把自己不会、记得不牢的知识点找出来重新巩固)

4、11月开始,《形势与政策》上市后可以简单浏览并填后面的选择题,到9号左右,市面上会陆陆续续出很多的模拟卷,肖秀荣老师的《8套卷》自不必提,对于这本书的选择题三刷都不为过,两次考研我对政治都采取题海战术,在每天固定分给政治的1.5h里,我可以完成三套选择题。(一战时我刷过腿姐四套卷、徐涛六套卷、米鹏六套卷、杨娅娟八套卷,在二战时我已经学会精简,除了8套卷外,我只刷了腿姐四套卷和米鹏六套卷,其中我强推米鹏六套卷,和肖老师八套卷的难度和出题风格都很类似,可以起到检验复习成果的作用)

政治学习小tips:我个人对于政治学习的经验比照法学专业课学习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搭建整个学科的框架,你要明白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分别在讲什么,有哪些知识体系。听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听课,也是在帮助你搭建框架和理解记忆,在搭建框架之后你会发现政治原理能够记忆90%以上,因此即使是考试出到四套卷没有压中的题目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2、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很一般,巅峰时期是高考的138分,由于对英语的抗拒之心和本人的懒惰,大一四级508,六级477之后便疏于对英语的练习,没有再学习英语。我总结了我英语屡战屡败,仅维持这样水平的原因:

(1)不重视单词。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我从来没有坚持过背单词,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一战时仅在9月份背了一个月的单词,二战时背了一个月的红宝书,除此之外再也没复习过单词。考研英语已经不再是高考英语了!不是简单抱着侥幸心理就能考好的科目,如果基础差一定要好好背单词。

(3)作文我听的王江涛老师的课,积累了一些语料库,但我个人能力有限,写不出什么很流畅通顺的句子,但我也没套模板,就是读的多了之后有一套自己的写法,这里建议大家一定不要相信市面上所谓的“模板”,对于英语作文而言没有绝对的万能模版,只有自己辛苦的积累。我在两年考研时静不下心的时候都会选择练字让自己平静下来,衡水体写的还凑合(卷面分也挺重要),感恩那个努力练字的我,否则我觉得可能英语成绩会更低。

(在考研期间有持续不断地进行衡水体的练习)

(二)专业课

1、法学基础

法学基础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和简答,宪法、法理各35分(名词解释*5+论述*30);刑法总论、民法总论各40分(名词解释*2*5+论述*30)。在2020年学硕改革后,中山大学法学基础卷改革后出题方式趋于稳定,个人感觉在重者恒重的同时出题风格也比较多变,因此建议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还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背诵。

(1)参考书目

对于法学基础的学习,我最主要的参考书就是官方给出的马工程教材,在《民法学》尚未改版之前只有107页,我补充阅读了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论》,摘录了其中有关代理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宪法、法理学补充了马峰老师的法硕教材,以及张文显版《法理学》笔记,以及圣才题库。二战时我还结合了法大魔方进行背诵,对于某些不理解的问题,我会采用查找论文的方式来补充。

(2)关于背诵

(3)法学基础答题方法

对于分值较高的论述题,我曾参考过一位21年上岸民商法学长的经验贴,我觉得十分有用。对于论述题,老师更看重的是你的思路和答题逻辑,而不是对知识简单的罗列,展示观点远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在我看来,论述题其实就相当于一篇法学小论文了,此处我建议采取法学论文的写作格式,一定要要点序号化,按照标题为一、(一)1.(1)的格式进行答题,在答论述题之前,要列好框架,再在框架之内进行补充,对于自己相对知道较少或掌握不牢的题目,要注重发散,对于论述题我的建议是能多则多,在两年考研中法基这门科目我都写了10面答题纸。

2、法律史专题

(1)参考书

①教材类:

龚成思老师法硕书;圣才出版的中国法制史笔记;马工程版《中国法制史》;马作武老师版《中国法制史》;范忠信老师版《中国法制史》;张晋藩老师版《中国法制史》;何勤华老师版《外国法制史》;叶秋华老师版《外国法制史》;马作武老师版《中国法律思想史纲》;马小红老师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赵晓耕老师版《中国法律思想史》

教材使用指南:我用龚成思老师的法硕书过了第一轮,这本书主要起到的是快速检索知识点的作用,可以在后期的背诵复习中进行快速检索;在做中国法制史的思维导图时,我是以马工程的课本为基础,马作武老师的书作为补充,然后范忠信老师、张晋藩老师的教材次之;中国法律思想史我是以赵晓耕老师为基础做思维导图,分别又补充阅读了马小红老师的和马作武老师的,马作武老师的年代比较久远,但依旧很重要,其中有的观点十分新颖值得借鉴!外国法制史我以何勤华老师的《外国法制史》为基础做思维导图,叶秋华老师的作为补充。

②专著类:

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马作武《法律史思辨录》;沈宗灵《比较法总论》;李红海《新编外国法制史》;何勤华《西方法学史》;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

③论文类

中山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老师的论文(不用所有都看,但是那些比较重要的,涉及法律史重点的最好阅读过,对其观点有所了解)、对某些专题(譬如《唐律疏议》专题、罗马法专题,针对常考的考点可以在知网搜索C刊论文进行阅读)

(2)法律史重点内容梳理

对于法律史学习最好能够按照断代、专题的方法进行学习,譬如能够按照朝代的顺序梳理诉讼制度的变化、司法机关的变化等等,在梳理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我是通过写历年真题的方法来检索论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尽量做到真题的全方位、多角度)

以下为本人梳理的法律史相对较为重点的内容,可以有选择的摘取,但是学习重点的基础一定是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熟练。

中国法制史重点内容

一、夏商西周(三代时期)

1、主要掌握从夏商时期“天讨”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向西周时期“以德配天”和“敬天保民”的法律思想的转变。这是一种从巫史文化向礼乐文化的转变,重点理解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对于“礼治”思想的形成的影响,以及礼治思想对整个中国传统法律和中国法律体系和精神的影响。

2、中国法律的起源问题。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儒、墨、道、法的基本思想。

2、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评价

3、李悝《法经》和秦国商鞅变法

三、秦汉时期

1、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转变(从法家思想到黄老无为,但汉初实质上仍是法家系统)

3、春秋决狱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法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1、法律制度的变化(曹魏《新律》-晋《泰始律》-《北魏律》-《北齐律》)

2、法律儒家化的深入发展

3、魏晋律学

五、隋唐时期

1、《大业律》对《唐律疏议》的奠基作用

2、《唐律疏议》的内容、制度、精神、评价、影响等等;《唐律疏议》的体系结构;《唐律疏议》与礼

3、中华法系的形成

4、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法律儒家化的途径)

六、宋辽金元时期

1、《宋刑统》

2、少数民族法律制度(刑罚制度的变化)

七、明清时期

1、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尤其是会审和审理制度)明清时期的司法审判制度

2、清代少数民族法律体系

3、清末修律(清末修律对于他国法律的移植的过程、“礼法之争”)

八、民国时期

1、六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民国时期的宪法(南京、北京)

3、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马锡五审判方式)

外国法制史重点内容

2、罗马法(全部,罗马法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罗马法的先进之处,罗马法的特点、罗马法复兴的路径)

3、英国法(英国普通法的形成过程,衡平法,英国法的影响)

4、美国法(美国宪法、立法社会化运动、美国法与英国法比较、英美法系)

5、法国法(法国六法,法国民法,法国法的影响)

6、德国法(德国六法,德国民法,德国民法与法国民法比较)

7、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全面了解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形成及路径、两大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法系的联系与区别等)

8、日本近代法律变革与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比较

(3)法律史答题方法

法律史科目具有特殊性,其答题方法不同于一般法学科目的答题方法,由于法律史多少带有些历史性科目的特征,所以在答题时要力求全面。以论述“论述法律儒家化”为例,在看到这道题目时即要学会发散,不能简单的答出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而是要将这道题目当作一道小的论文题进行写作,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发散。对于这道题目,在下笔之前就可以想好这道题目要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写什么内容,对于这道题目的框架,我会这样写:

一、论述法律儒家化

首先进行引言部分,介绍法律儒家化前的思想与法律儒家化的成因。

(一)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此处引用马作武老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中对法律儒家化进程的划分)

(1)法律儒家化之权舆:《春秋》决狱

(2)法律儒家化的深入:以经注律

(3)法律儒家化的完成:以经立法

(二)法律儒家化的特点

(1)以引经注律为基本方式

(2)以具体制度为主要体现

(3)以礼入律,同罪异罚

(三)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1)维护君权

(2)维护贵族阶级法律特权

(3)维护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

(四)法律儒家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1)封建等级特权思想

(2)家庭伦理道德

(3)无讼是求的追求

结束语部分要加上自己对“法律儒家化”这一题目的看法或者是思考。

(这是我准备考研过程中进行模拟的答题示例,可以进行参考)

(4)关于背诵

我两年都没有对答案、也没有估分,与其提心吊胆地等待,倒不如开开心心的先放松,因此在两次考研后都没有准备复试。都是从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准备的。

(一)一战复试

我是出成绩的那一刻才开始准备复试,此前并没有特别准备,第一年我经验不足,也准备了中英文自我介绍,整理了自己的简历,总的来说我的准备思路是:多读书+论文。

为此,我啃了很多专著和论文(因为对徐忠明老师的研究很感兴趣,我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此处不一一列举,也读了王亚楠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许倬云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等。

(二)二战复试

在二战初试结束后我一直在忙着准备出国申请和雅思考试,在二月初因为待在家特别自闭还选择了去家附近的小学做代课老师,在二战成绩出来之后,我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拿到第一名,但因为今年只招一个人,如果进复试第一名也就是倒数第二,所以我不敢放松复试。

因为二战排名较好、分数也不错,我觉得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再不行还有出国作为我的PlanB,我在心态上已经放松了太多太多,整个人状态是比较松弛的,一般是下午五点下班之后学习3-4小时,周末会久一点。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我在二战时更加注重回归课本,我又把初试的中法史、外法史笔记过了两遍。在英语方面,我在闲鱼上找了法律英语辅导,我逐渐克服对英语的惰性,每天自己阅读固定课文之外,也会每天练习2-3句的翻译。在专著阅读方面,第二年我更加注重阅读的精、专。

我一共精读了三本书:分别是徐忠明老师的《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尤陈俊老师的《聚讼纷纭:清代的“健讼之风”话语及其表达性现实》、李贞德老师的《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因为有了第一年的阅读底子,在阅读这三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并不难读,尤其是在阅读明清时结合去年阅读的论文和理解,就能够到触类旁通。

23年放开后,各大高校普遍采取线下复试的方式,分为笔试(100分)+面试(400分,其中法律英语100分,综合面试300分),笔试题目在初试基础上有所变通,专业课面试时我也特别紧张,但是一直告诉自己保持自信,说就好了!这次面试中我答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可见平时的阅读和积累真的很重要。

(在阅读专著/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做笔记,不然很快就会忘记,也能够方便考前复习)

在等复试成绩的那一周,我焦虑、失眠,每每想到复试就觉得自己有的问题答的真的很糟糕,在4月6号开调剂系统时我也填了苏大法律史、华东政法法治文化(可能是校内调剂被拒)、华南师范法律史、还有本校国际法的调剂.......

(一)PlanB的准备

(二)GapYear的心态调整

我一直没有做好就业的打算,在一战失利后也尝试投过一些简历,因为我没有法考,能找的工作是在有限,最终还是选择二战。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课题申报、结项经验;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THE END
1.法令一统(一)“法令一统”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记载,秦统一六国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称赞秦始皇说:“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法令一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法制统一,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全国制定和施行统一的法律制度;二是最高立法权和最高司法权属于中央;三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0/28/content_9075371.html
2.《中国法制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隋初制定的《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它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丰富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纂进一步系统、规范,为我国封建法律的定型化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 由于《开皇律》所规定的各项基本制度均被唐律直接继承,后来又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因此,隋《开皇律》在中国法律制度发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476add4736dba12229cfff5
3.中国法制史思维导图2023学员.pdf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思维导图-2023学员.pdf 1页VIP内容提供方:nihhbg 大小:485.58 KB 字数:约4.6万字 发布时间:2022-08-01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19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法制史思维导图-2023学员.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29/8132123117004123.shtm
4.《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模板《中国法制史》知识点专辑 Tree 免费 中国法制史 U815633106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唐代律法 原杰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隋初法制 原杰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唐初法制 原杰 免费 《中国法制史》知识点:唐代法律 Yyyy 免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维导图 U647793385 免费 药学专业知识点:药https://shutu.cn/search/zhongguofazhishizhishidianguina.html
5.中国法制史:清朝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史之清朝法律制度全面知识点总结。清朝从努尔哈赤到宣统经历了十二任皇帝,期间有其较为严谨的立法制度。本思维导图概述了清朝的立法情况,刑事、民事、经济立法的内容以及其具体司法制度。而清末的社会变革也同样引起了预备立宪与修律活动等变动,也引发了司法制度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8209
6.中国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专业考研分享?法大考研复试分数线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软件,Xmind,在你每天背诵完以后,用这个软件来做思维导图,来检测自己是否记得住知识点。我不推荐大家用它来总结知识点,因为又费功夫又记不住东西,你要把它当作一个查漏补缺的东西。 再次,综合课也是需要背书。综合课背诵起来真的非常考验耐心和心态,因为东西很多而且知识点杂碎。但是我希望https://m.hfkaoyan.com/46411.html
7.经验贴一战8个月非法383上岸中国社科院大学4、法制史: 法制史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可以说是既省力效率又高的方法,我就在学法制史时做了非常多的导图,法制史对于我来说是一门内容虽然少但是健忘程度最高的一门课,因为很多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像汉朝的律令格式、北齐的12篇体例、出现大理寺作为审判机关等可以说如果不经常画图https://www.beidingedu.cn/sys-nd/1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