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宋代名物考据辩证类笔记,8卷。南宋赵令畤撰。赵令畤(105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六年(1091)签书颍州公事。苏轼知颍州,与他共治颍州西湖,并荐之于朝;因此与苏轼、陈师道等来往甚密,日相唱和。后被人告发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不久依附内侍以求晋升,颇被清议所非。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亦赵令畤能文,但文集已佚。他所作的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块里程碑。

但所记故实,多为习见者,而且以讹传讹。有些条目,即采自唐宋人笔记,如《封氏闻见录》、《唐国史补》、《刊误》、《江邻几杂志》等。其考辨之语,亦无新异,唯谈诗文者,颇有可取。由于作者在元祐年间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如卷七记王安石对当时填词的另一种见解:“荆公云: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此外,像卷四记苏轼在韩子华家即席赋诗,因韩子华的舞姬鲁生为游蜂所蛰,故有“窗摇细浪鱼吹目,舞罢花枝蜂绕衣”,上句用典故点破“鲁姓,下句言蜂蛰事。虽是叙席间谈笑,则可为苏诗作注。卷中记黄庭坚父黄庶的《怪石》诗句:“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碧苔”就很怪诞恣肆,可见江西派的家学渊源。又如记苏轼长子苏迈少年时所作诗句:“叶随流水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苏轼笑为“村长官诗”,这类零章断句当代辑录,亦有助于研究宋诗,考证宋人轶事。

《侯鲭录》通行本有《稗海》本,《知不足斋》本。

今有:《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xx年版;《侯鲭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20xx年版,;《侯鲭录》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二编,20xx年版。

《曲洧旧闻》

追述北宋历史轶事以及诗文评的笔记,十卷。南宋朱弁撰。朱弁(1085~1144)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高宗诏为“忠义守节”,有司提议论朱弁之功应晋升数级,因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仅授奉议郎。绍兴十四年四月病逝。其侄孙朱熹写有《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史》即据此立传。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元好问《中州集》收入38首。另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还著有《杂书》一卷,《骫骳说》一卷,《聘游集》四十二卷、《书解》十卷、事迹见《宋史》本传。

《曲洧旧闻》写于留金期间,主要记述北宋太祖以来诸帝及名臣遗闻轶事,无一语及金,显然寓有怀念故君与家国之思。其中保存了大量的文人逸事,对宋代文学的研究很有价值。书中对蔡京等有所揭露,推崇司马光而对王安石不满,对名臣言行记述得甚为详细,兼有诗文与考证,亦有神怪谐谑之谈。《四库全书》将该书四卷全部收录,称朱弁写《曲洧旧闻》“意在申明北宋一代兴衰治乱之由,深于史事,有补实。”书中还不时回忆故国家乡景物,寄托自己对遥远的家乡的思念。他写道:“新安郡婺源境中产一种草茎,叶柔弱而不长,叶类似甘菊叶,俗呼‘蔗’,今讹为‘遮’字。吃起来有苦又有甘甜味。性温、行血,尤宜产妇。煮熟揉去苦汁,产后多服之无害。因此,又叫‘苦益茶’。这里的医家无一人知道。”

《文献通考》载弁《曲洧旧闻》一卷,但宋刻本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本已明十卷,《文献通考》可能是将“十”误记为“一”。通行本有《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四部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稗海》本,《知不足斋》本等。

今有:《曲洧旧闻》中华书局1985年版;《曲洧旧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xx年版;《曲洧旧闻》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三编,20xx年版。

《闻见前录闻见后录》

追述北宋代历史轶事类笔记,20卷。邵伯温撰。该书又名《河南邵氏闻见录》或《邵氏闻见前录》,“前”字乃是后人所加,为的是有别于邵伯温之子邵博所撰《邵氏闻见后录》。邵伯温(1037—1134),字子文,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元祐中,以荐授大名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徽宗即位,上书数千言,欲“复祖宗制度”。知果州,请罢发输沪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后擢提点成都,弟子赵鼎评其一生为谓“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宋史·邵伯温传》)。邵也是理学家,丰富了理学”穷理尽性”的命题。著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辨诬》、《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等。

《邵氏闻见后录》30卷,邵博撰。邵博(—1158)字公济,洛阳人,邵伯温之次子。生平事迹不详。只知绍兴八年(1138)赐同进士出身,绍兴九年除秘书监校书郎,不久知果州。

《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通行本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今有:《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商务印书馆1935年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二编,20xx年版;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比较喜欢读的一部书。早在延安时代,他就将该书赠给谢觉哉阅读。1972年又将此书送给他青年时代的朋友、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周世钊。1959年10月30日,毛泽东出京巡视,指名要带的有限书籍中,就有《容斋随笔》。1976年8月26日毛泽东病情开始恶化。仍索要《容斋随笔》。9月8日,也就是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

《容斋随笔》通行本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等。

今有:《容斋随笔》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xx年版;《容斋随笔》北京燕山出版社20xx年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高斋漫录》

记载两宋典章制度、历史故实、诗文的笔记,一卷。南宋曾慥撰。曾慥(—1155),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北宋大臣曾公亮四世孙。北宋靖康(1126)初,任仓部员外郎。金人陷京师后,曾随其岳父翰林学士吴幷降金,充事务官,并助纣为虐:“金人限三日立张邦昌,慥挟势督促,都人震恐累日”。南宋绍兴元年,曾慥因降金并协立张邦昌,被罢官,寓居银峰。《类说》和《高斋漫录》即写于此间。绍兴九年(1139),秦桧当权,曾慥又投靠秦桧,起为户部员外郎,十一年(1141)曾慥为擢大府正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京湖军马钱粮,置司鄂州,诸军并听节制,不独职馈粮饷也,总领官正名由此始”。曾慥正当权利高峰时,不知何故,也许是看到秦桧不会长久得势,不久,以疾请祠,除秘阁修撰,提举洪州玉隆观。曾慥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学养生,成为道教学者,编成《道枢》四十二卷。另著有《类说》六十卷,《高斋漫录》一卷,《集仙传》一卷,《乐府杂雅》三卷,《拾遗》二卷。

曾慥在《类说》序中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是“资治体,助名教,供谈笑,广见闻”,同期创作的《高斋漫录》的创作动机也与此相类。全书一卷,书中上自朝廷典章,下及士大夫事迹,以至诗文评,诙谐嘲笑之属,随听见闻,皆纪闻其中,如:东坡闻荆公《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诗》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爹和娘,恰是九个。”、书中记王安石退居钟山后的平易与低调,很有意思:“王和父守金陵。荆公退居半山亭,每出跨驴,从二村仆。一日入城,忽遇和父之出,公亟入编户家避之。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云:‘相公可将归与相婆也。’公笑而受之。”

《高斋漫录》有:清光绪20xx年(1889)上海鸿文书局版;《后山丛谈高斋漫录》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版;《高斋漫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高斋漫录》,宋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高斋漫录》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二编,20xx年版。

THE END
1.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导图(中)——隋唐文学上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导图整理了(上)——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这次整理的是(中)——隋唐文学。 (上)出来后有小伙伴说了,为什么不加点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进去呢?滴汗!因为我想做的就是思维导图,并没有想写读后感啊!重申一遍,我的初衷是——单纯做导图,梳理脉络、便于整体记忆。 https://www.jianshu.com/p/a2ebb1f9b245
2.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笔记知识点模拟题自考365网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栏目,为广大考生提供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复习资料、笔记串讲、知识点、复习手册以及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模拟试题等。https://www.zikao365.com/web/bjcj_zggdwxsy/
3.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导 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 在我国的诗文,,,乡、,国的思,是一,,,的,,,2、 与乡,,,的,是,,国,的思,,,与国,,在,代文,,,是一,的,,,代,,,神,,,国,,,国,的,,,3、 乡国的情怀的,,,是,,,的,,与,,,.https://m.mayiwenku.com/p-6130054.html
4.《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https://m.taodocs.com/p-239154997.html
5.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20220818122333.pdf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pdf 159页内容提供方:微传科技 大小:31.79 MB 字数:约18.81万字 发布时间:2022-08-22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8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18/5340301231004323.shtm
6.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rar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3.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69页).doc等多个文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31 MB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pdf - 1.31MB 4001-4560完成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正本.pdf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2.11 GB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尚德密训资料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资料笔记http://youliaoso.com/panso/download/c39b9e50194a297ae24fc456d88c6995
7.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版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版笔记 剩下的几十页↓↓↓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06330_1135078311.html
8.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18中国古代文学史真题和笔记重点笔记 818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是学长学姐整理编写的,详细记录了818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的重点,笔记内容详细,重点突出,知识体系全面,基础知识及重难点分析到位,可以帮助考生迅速准确把握818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的考试重点,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很好的把握专业课复习的方向,818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有助于学弟学妹们能更https://kaoyanwu.cn/bk/63796-9.html
9.《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笔记》精品资料资料名称 《 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笔记》 资料价值 价值 2 80 元,免费赠送给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会员 所属类别 金牌课堂笔记系列 适用对象 适合报考北京大学古文、现当、文艺、比较、民http://www.zwkao.com/jpzlView.aspx?id=3483
10.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完整笔记袁行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他的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下面是袁行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笔记供您参考: 第一部分:先秦文学史 1 《诗经》 2 《尚书》 3 《周礼》 4 《礼记》 5 《春秋》 6 《左传》 7 《公羊传》 8 《谷梁传》 9 《论语》 10 《墨子》 11 《吕氏https://www.hongxiu.com/ask/qvxosiqos
11.Elina对《中国古代文学史通论》的笔记(1)中国古代文学史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关雎、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182814573/annotation/26982531/
12.2023年4月山东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十二二、“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一帜。 简述刘禹锡咏史诗的特点。 中唐诗人,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的咏史诗在他的诗歌中占的分量不大,艺术上却极精湛: https://www.sd-zk.com.cn/zikaofuxiziliao/4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