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法理学重点知识梳理(三篇)

a.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

b.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

c.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

d.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

【答案】d。解析:横线部分位于句首,后面是冒号,所以要填一个能够概括下文的句子。冒号之后内容均是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首先详细论述气候变化的好处,之后又简略提及气候变化的坏处,从文段中看,明显以好处居多,d项表述准确。a项“农业”扩大了论述范围,应为“中国农业”,且“想象的那么悲观”也为无中生有,排除;b项主语错误,不是“气象灾害”而是“气候变化”;c项为后文中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空缺处在段中:承上启下

例题2: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___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d.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答案】d。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划线处前文说的是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勾画着自身的影像(“作者形象”),后句说的是“作者形象”是什么。由此可知,划线处句子也应围绕“作者形象”展开,故正确答案为d。

空缺处在段尾:总结全文

例题3: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授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________。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答案】b。解析:按照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要说的是短板效应,并接着讲出一块木板很短导致的结果。在选项a中“八个因素都突出”与“短、一块”脱钩,选项c中“一个因素很突出”只能照应“一块”,选项d中“八个因素都欠缺”只能照应“短”。而选项b中“一个因素欠缺”与文段的“短、一块”思路一致。故此题选b。

<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与一般的解释相比,法律解释有三个特点: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同一法律条文,往往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说明,这就存在一个通过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以确定最合理的解释的过程。

法律解释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其是连接抽象立法与具体案件之间的桥梁,它能解决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改革、发展的矛盾,使法律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它能弥补立法的缺憾,通过解释消除立法的疏漏、矛盾等。总之,其必要性在于克服法律的局限性和应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那么对于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又是什么样的呢,具体如下。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是在1982年《宪法》、2000年《立法法》以及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基础上构建的。其模式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下各机关分工配合的二元法律解释体制。

(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法律解释是立法解释,包括对宪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通常我们所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是指后一类,即对法律的解释。

(2)最高司法机关的解释。即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3)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主管部门的解释。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解释。

(4)地方政权机关的解释。这类解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二是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如何具体适用的问题,由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做出解释。

例题分析:下列关于法律解释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对象是宪法和法律

b.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即国务院的解释。

c.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政府文件

d.最高司法机关的解释包括公安部的解释

【答案】ab。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对象是宪法和法律,

a正确;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解释,

b正确;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

c错误;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不包括公安部的解释,

d错误。所以,本题应该选ab项。通过此题可以发现法律解释的命题基本以种类特征的考查为主,把握好这些要点,基本就能应对题目从而取得高分。

1、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哪几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隋朝以前,自西汉至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综合前代各种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等于秦汉的宰相。把宰相之职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专权,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标志,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是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演变:

秦朝:

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汉朝: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二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设置尚书台,东汉末设侍中寺

魏晋南北朝:尚书省建立的开端:三国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外朝官署

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隋朝: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

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唐:

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五代制度与唐无异,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实际上宰相并不掌握权力。三省形同虚设。政事多由皇帝特派使臣办理,成为宋代以差遣为正官的开始。

宋: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元: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明:明初不设中书令,仍以中书省统六部,长官称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

清: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书房、军机处。

THE END
1.法律基础知识概述从法理原则到法律实践法律基本知识的内容是理解和应用法律所必需的,它涵盖了多个层面,包括法理学、宪法、民商事法、刑法等。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法理学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本质和理论基础的科学,它为其他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它涉及到权利与义务、正义与合意等核心概念,这些都是构建一个健康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部分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92190.html
2.专业课《法理学》考试题目题库及答案+重点知识梳理总结+名词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小马做为过来人,最了解你们了,每次期末考试最痛苦的是什么?就是没有复习重点,即使有了重点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复习,总之,就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一脸迷茫。 比如,《法理学》这门课程,需要复习的重点知识点非常多,如果真的把课本都过一遍,那真的太费时间了,并且,效果也微乎其微,再加上平https://www.meipian.cn/500j59g5
3.[法学试题]法学考研科目有哪些刑法学 民法学 法制史 宪法学 法理学 重点梳理重点内容详情解答 重点一 绪论;犯罪概念 知识答疑 重点二 犯罪构成;正当化事由 知识答疑 重点三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 知识答疑 重点四 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述 知识答疑 点击查看刑法学重点知识框架 > 重点梳理重点内容详情解答 重点一 绪论;民事法律关系 http://jm.kaoyan365.cn/daoshi/3786.html
4.法硕考研法制史讲义(精选12篇)二、中国法制史的重点知识梳理 根据考试大纲,我们为2018级考生梳理法制史考试重点,希望同学们重点关注。 要想在学习法制史的过程中思路清晰,首先要把下面这个历史朝代烂熟于心,因为以历史朝代为线索,才能对法制史的内容做出有序的梳理。 中国古代法制线索: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mj42gp0.html
5.头条文章0基础的商法不用学入门和带读,都差不多,但弄完课+题之后,最好在跟下专题串知识点,把要点梳理完,难的题带着做做,效果好些,否则商法距离生活比较远,学完印象不深刻。 公司法一定要全面掌握,同时和股东相关内容(出资、股东权利、股东诉讼、股权转让、增资等)最好在学下专题,把主观题案例也写了,确保商法稳住重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20479255413157
6.清华大学679法学综合卷977专业综合卷二考研真题笔记讲义习题自测1、(2024全新高端辅导资料)清华《法理学》重点讲义,通过讲义梳理知识脉络,洞悉出题命题规律,把握专业复习的重点难点,进一步明确复习方向。对全面把握考研全新出题范围、全新考研动态及全新考研要求具有重要价值,包含了考研的考点、重点及热点,是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2024年全新版,市面上常见的大都是2023年以前的版本http://guilin.witcp.com/shop/c87/t669ead96695b.html
7.免费122032392781644粉笔23综应知识梳理背诵版.pdf资源2016粉笔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word重新排版打印.pdf 浏览:38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本文系统讲义word重新排版打印.pdf是2016年粉笔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对法律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第一篇法律知识第一章法理学第一节法的概述 法是指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障实施的反映由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70341433/8837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