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七章知识点

2017年司法考试二卷《法制史》第七章知识点

下一页

2017-08-2914:28

推荐访问

【liuxue86.com-司法考试二卷】

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581-618-907)

【学习要求】

掌握隋朝《开皇律》的主要内容;掌握唐律之所以为中华法系的代表的原因与表现。

第一节隋朝的法律制度

一、隋朝的立法概况

二、隋朝的法律内容

三、隋朝的司法制度

第二节唐朝的法律制度

一、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

三、唐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四、唐朝的司法制度

1、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2、《开皇律》

3、《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体例和内容

1、体例

2、内容

①刑罚制度:确定了封建制五刑;

②十恶: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

③八议、官当制度:使其成为定制,为唐所继承。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构:形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中央司法机构的格局。大理寺负责审判,刑部负责复核,御史台负责监察。

一、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如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二)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

(三)慎重行刑的思想

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一)

(一)唐朝的法律形式

1、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

1)律:《唐六典·刑部》:“律以正刑定罪”。

2)令:《唐六典·刑部》:“令以设范立制”

3)格:《唐六典·刑部》:“格以禁违正邪。”

唐初有五十三条新格,唐格分为“留司格”与“散颁格”。

4)式: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5)典:机构组织法,《唐六典》。

2、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

1)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积极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

2)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二)

(二)唐律的制定(见教材P182)

1、《武德律》:开端

2、《贞观律》:总其成

《贞观律》对《武德律》的调整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增设了加役流

第二,区分两种不同的反逆罪,缩小了缘坐的范围,缩小判处死刑的数量。

第三,完善了一系列重要制度。

3、《永徽律》及其《律疏》:疏其议

《永徽律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法典。

4、《开元律》及其《律疏》:告终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三)

(三)唐律的体例

唐律12篇,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其余相当于刑法分则。分别为:

2、《卫禁律》:侵犯皇宫警卫和国家关津要塞保卫等方面的犯罪。

3、《职制律》:官吏职务方面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的犯罪。

4、《户婚律》:破坏户籍、土地、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犯罪。

5、《厩库律》:违犯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犯罪。

6、《擅兴律》:在军事和非法营造、兴建工程方面的犯罪。

7、《贼盗律》:危害国家统治秩序和财产制度方面的犯罪。

8、《斗讼律》:伤害他人和违反诉讼要求方面的犯罪。

9、《诈伪律》:各种欺诈和伪造行为方面的犯罪。

10、《杂律》:以上各律所无法包容的其他一些犯罪。

11、《捕亡律》: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方面的犯罪。

12、《断狱》:在司法审判方面的犯罪。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五)

(四)唐律的特点

1、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唐律是礼法完全结合的法典,不同于以往的部分结合。

2、首创“疏议”。

1)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

2)简述律及每一篇目的沿革和篇目之间的联系;

3)解释律文;

4)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

5)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

3、内容简约。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六)

(五)唐律的影响

1、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蓝本。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大宝律令》、《养老律令》)、朝鲜(《高丽律》)、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因此,唐律被誉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一)

(一)刑事法制

1、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1)五刑二十等:

笞刑五等,10-50下,每10下为一等;

杖刑五等,60-100下,每10下为一等;

徒刑五等,1年-3年,每半年为一等;

流刑三等,2000里-3000里,每500里为一等;

死刑二等,绞、斩两等。

五刑除由于“十恶”受刑以外,均可以铜来赎。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二)

2)十恶

①谋反,谋危社稷;

②谋大逆,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

③谋叛,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

④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犯罪行为;

⑤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及以邪术诅咒人等的犯罪行为;

⑥大不敬,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

⑦不孝,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

⑧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

⑨不义,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⑩内乱,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三)

3)贵族官吏的特权规定:

①议:指八议,八种人享有;

②请:一品至五品的官员及“八议”一定范围的亲属享有;

③减:六品、七品的官员及议、请者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减一等处罚;

④赎:所有官吏及其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以铜来赎罪。

⑤官当: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四)

4)其他原则

①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原则;

②更犯的处理原则:

③两罪从重处罚原则:

④“六赃”的处理原则:

⑤自首原则;

⑥共犯的处理原则:

⑦同居相为隐原则:

⑧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⑨比附原则:

“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一)刑事法制其余内容请自己阅读

(二)民事法制

1、关于人的身份:广泛存在身份差异;

2、所有权:竭力保护财产所有权。

1)均田制

2)两税法

3)宿藏物、阑遗物、漂流物、添附物、孳息物的所有权归属。

THE END
1.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2.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中国法制通史共10册,内容包含了从夏商周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法律制度,包括:1、夏商周;2、战国、秦汉;3、魏晋南北朝;4、隋唐;5、宋;6、元;7、明;8、清;9、清朝末年;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每一分册介绍不同时期的立法概况、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经济法律、司法制度等,在梳理中国法律制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3.中国法律史第114章思考练习及答案.pdf中国法律史第1章思考练习及答案 亲爱的同学: 本栏目为不计分任务,您可以反复练习 以下是思考练习时间。试题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其 中: 填空题5道;单项选择题5道;多项选择题5题;问答题2道。 你可以选择每小题做完后提交,客观题会有回答正误判断和知识点提示,主观题 则会提示参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9/8037077004004100.shtm
4.2017法律硕士考研知识点:法制史(1)法律硕士资讯2017法硕考研复习进行中,下面整理了法律硕士考研法制史相关知识点,供2017考研的各位考生参考。 第一章奴隶制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 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王朝时,中国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即正式形成。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其主要依据在于: https://m.koolearn.com/kaoyan/925795.html
5.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篇1:中国法制史1 《中国法制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
6.头条文章(1)考前押题(串讲) 在考前一周各个机构都会陆陆续续出来各种“考前聚焦”“冲刺点睛”等等课程和资料,名字不一而足,但本质是押题,只不过有些老师以题目的方式呈现,有些老师是串讲知识点,都是为了向考生传达哪些知识是更重要的信息。我的建议是,此时无论你复习得如何,最好抽出时间听一听。一是因为确实有可能碰到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5083170947470
7.法制史复习指导: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二)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问答、封诊式、廷行事、云梦秦简。 二、刑事立法 (一)定罪量刑主要原则:(1)规定刑事责任年龄(2)区分故意与过失(3)盗窃按赃值定罪(4)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5)累犯加重(6)教唆犯加重处罚(7)自首减轻处罚(8)诬告反坐。 https://www.kaoyan365.cn/jm/7025.html
8.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内容1、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和国际公认的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严重危害全人类安全和利益,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校、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品和精https://gq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7577
9.招生就业处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熟悉:能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公理、性质等知识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主动回忆起相关知识点,并能正确运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掌握:能够综合运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公理、性质等数学知识主动系统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1.集合 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http://zsjy.jxyxgz.cn/news-show-901.html
10.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第一章.宪法概论 1.宪政含义:是指经将宪法条文具体实施在国家的生活之中,也就是通过实施宪法,使得宪法条文的拘束力能够有效形成国家的组织、拘束国家权力的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指导与确定国家发展的方向。(以宪法为依据,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宗旨,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进行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形式。)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