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专升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讲授土地资源分析、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调查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学知识的整体掌握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分析能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土地资源主要构成要素特点、土地类型的划分方法、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土地人口承载力测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质量管理、土地资源开发的内容与原则、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需要写出核心要点。

选择题分值合计为40分,名词解释题分值合计为25分,简答题分值合计为60分,综

合分析题分值合计为25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概论与基本概念

1.知识范围

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基本特性,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方法。

2.考核要求

(1)掌握土地、土地资源基本概念。

(2)掌握土地资源基本特性。

(3)了解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土地资源形成

土地资源基本概念,土地资源基本特性,土地资源构成要素。

(1)掌握土地资源基本概念、土地资源基本特性。

(2)掌握土地资源主要构成要素。

三、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分类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划分方法,土地类型分布规律。

(1)掌握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分类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划分方法。

(2)掌握土地类型分布规律。

四、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程序和基本方法,土地资源调查基本内容,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及形式。

(1)掌握土地资源调查程序和基本方法。

(2)掌握土地资源调查基本内容。

(3)掌握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及形式。

五、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与方法,土地资源评价特点与作用。

(1)掌握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2)掌握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与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3)掌握土地资源评价特点与作用。

六、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1)掌握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耕地保护具体政策。

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基本内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管理。

(1)掌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2)掌握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基本内容。

(3)了解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管理基本内容。

八、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

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1)掌握基本农田基本概念、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基本内容。

(2)掌握土地整理的概念及基本工作方法。

(3)掌握土地复垦的概念与主要技术方法。

九、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内容、形式和原则,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可行性。

(1)掌握土地资源开发的内容、形式和原则。

(2)掌握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十、中国土地资源现状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掌握中国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特点。

(2)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现状。

I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土地资源学模拟试卷

(总分:150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关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1)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特征(2)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

(3)充分考虑生产应用性(4)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A、(1)(3)B、(2)(3)C、(1)(2)(4)D、(1)(2)(3)(4)2.关于土地资源评价特点不正确的是。

A、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B、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C、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D、必须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

3.划定生态功能区的原则不包括。

A、协调原则B、区域独立性原则

C、主导功能原则D、分级区划原则

4.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社会因素B、技术因素C、生物因素D、经济因素5.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不包括。

A、多尺度B、多效应C、复杂性D、静态性6.土地资源调查外业工作不包括。

A、路线勘察B、室内预判C、制定工作分类系统D、成果整理7.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1)因地制宜原则(2)保护耕地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4)可持续利用原则

A、(1)(2)B、(2)(3)C、(2)(3)(4)D、(1)(2)(3)(4)

8.关于土地评价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1)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2)服务于土地交易

(3)服务于土地税收(4)服务于土地管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基本农田

2.土地整理

3.土地类型演替

4.土地自然适宜性

5.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请具体阐述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3.我国进行土地整理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5.土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6.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请认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垦荒,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材料二:毛乌素沙漠上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有2.6%,沙化土地占90%以上。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当地2020年森林覆盖率已达32.8%、植被总覆盖率超过70%。治沙可以脱贫,曾经的荒地沙山如今已经绿色青草,湖泊散布,各种产业发展良好。

材料三:河套平原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灌区

农作物灌溉分为夏灌、秋灌和秋后灌三个阶段,夏灌从每年5月上旬到6月底,秋灌从9

月初到9月中旬。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秋后灌溉是作物收割后的储

水灌溉,每年从10月初开始到11月初结束,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由于灌水较多,而排水工程没有跟上去,土壤盐碱化日趋加剧,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下图为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河套平原灌区位置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库布其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毛乌素沙漠治沙成功后脱贫致富的途径。

3.分析河套灌区进行秋后灌溉的主要目的。

土地资源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D2.D3.B4.C5.D6.D7.D8.D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基本农田: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2.土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3.土地类型演替: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演变的过程,或者是一种土地类型被另一种土地类型所替代的过程。

4.土地自然适宜性: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的土地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条件)的综合适宜程度。

5.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能够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①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②为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③土地资源调查是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实现过程;④土地资源调查资料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综合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种专项规划如城市规划、农业区划等的重要依据(5分)。

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①清查各类土地资源数量;②清查土地资源基本特性和质量状况;

③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土地利用分区;④土地资源调查的成果最后以系列成图的形式表达,逐步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5分)

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③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本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分)

④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⑤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

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5分)

3.土地整理的现实意义:①推进土地整理是我国土地国情的客观要求;②推进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③推进土地整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④土地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5分)。

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①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②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④恢复土地的景观功能;⑤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5分)。

任务:①建立科学的、实用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②查清各类土地资源数量;③掌握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和覆盖状态;④指导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5分)

内容:①查清各土地权属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和各级行政区范围界限;②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类土地面积;③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④编制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建立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库;⑤调查和分析土地权属争议,总结土地利用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见和建议。(5分)

内涵:土地生态系统是土地的组成要素(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地貌、生物等)之间以及与人类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5分)

基本功能:①土地生态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系统;②土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③土地生态系统是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是人类的活动基地;④土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的功能。(5分)

任务: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自然、社会、经济的评价,确定与该地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土地利用开发目标和方式,确定土地开发规划方案,制定实现开发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6分)

原则: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原则;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原则;符合生态优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最佳利用方式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4分)

四、综合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库布其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少,多沙质沉积物,沙丘容易活化(10分)。

2.树、草增多可以适度发展畜牧业(2分);风沙减轻、水源增多,有利于发展(大棚)种植业(2分);湖泊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2分);农产品产量增加后,农产品加工业得以发展(2分);依托***总书记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资产优势,绿水青山可以发展旅游业(2分)。

3.降低土壤盐度;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当地第二年春播(5分)。

第二部分:土地管理学

课程主要内容:土地管理原理、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土地信息管理、我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简介。

试卷包括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需要写出核心要点。

名词解释题分值合计为40分,填空题分值合计20分,单项选择题分值合计为30分,

简答题分值合计为40分,综合分析题分值合计20分。

一、土地管理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1.知识要点

掌握土地的基本概念,土地的双重属性,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

了解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土地管理原理

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管理效益原理,土地伦理原理的概念。

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基本原理实现对土地的有效管理。

三、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掌握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及土地管理职能运作。

掌握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四、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概述,土地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土地登记的概念、分类及流程,土地统计的方法,地籍档案管理的概念。

掌握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了解地籍管理的过程。

五、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的基本概念,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认与流转方式。

(1)掌握土地权属管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国有土地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及流转方式。

(3)了解我国土地征收的基本概念及权属纠纷的调处。

六、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农用地利用管理的重点、建设用地的管理重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及土地用途管制的含义和实施。

(1)掌握农用地利用管理的重点。

(2)理解实施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手段。

(3)掌握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的监督和调控。

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1)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形成、发展、结构体系及运行机制。

况。

监测等内容。

掌握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体系;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和价格管理。

八、土地信息管理

土地信息的基本内容和土地数据的特征、类型及其数据表达方式,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结构,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方法。

掌握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和建设。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土地管理学模拟试卷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土地管理

2.地籍

3.土地市场

4.土地用途管制

5.土地信息

6.土地利用管理

7.土地使用权出让

8.土地所有权

9.基本农田

10.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请在答题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土地管理的原理包括、、、和土地伦理原理。

2.土地的基本特性有、、、和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和。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以下哪项是城镇国有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共同的形式:()

A、出让B、转让C、入股D、“四荒”拍卖

2.下列关于土地分等定级采用的“等”和“级”两个层次划分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土地等反映全国城镇之间的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

B、城镇土地级的顺序不在城镇内部统一排列,不同城镇的土地级别具有可比性。C、农用地等别在全省范围内不具有可比性

D、农用地级别在市级行政区内具有可比性3.在土地管理系统中()是核心。

A、地籍管理B、土地权属管理C、土地市场管理D、土地利用管理

4.下列关于土地用途管制不同看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土地利用约束机制

B、不需经过特定的科学程序和法定程序确定土地的具体用途C、土地用途变更的申请许可制

D、擅自变更土地用途的责任

5.土地征收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公益性B、强制性C、程序的合法性D、无偿性

A、年度目标B、近期目标C、宏观目标D、微观目标7.关于土地使用制与土地所有制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所有制是土地使用制的前提B、土地使用制不能反映土地所有制C、土地所有制为土地使用制服务D、土地使用制具有相对独立性

8.土地登记的单元为下列哪项?()

A、宗地B、地块C、地段D、图斑

9.我国目前的土地登记制度的特点不包括的是()。

A、采用形式主义立法

B、登记簿的编成采取人的编成主义C、强制性登记

D、登记有公信力

10.地籍工作体系的总称为()。

A、地籍规划B、地籍整理C、地籍管理D、地籍记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什么是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市场失灵?土地市场存在失灵的现象有哪些?

3.简述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的涵义。

4.你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革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某工厂为扩大生产规模,投资80万元建一分厂,向某县级人民政府申请用地2亩(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有权),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城市规划区内属于A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非耕地)2亩。为保证按时使用土地,工厂与A村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合同。合同规定A

村向工厂出让土地2亩,土地所有权出让金30万元,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

让年限为70年。有关合同的其他内容均参照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标准合同写明。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该工厂用地70年是否合法?为什么?

土地管理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2.地籍: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价值、利用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

3.土地市场: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4.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6.土地利用管理: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7.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8.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的核心,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9.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10.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让予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具有垄断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土地管理的原理包括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管理效益原理和土地伦理原理。

2.土地的基本特性有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和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

权。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2.A3.D4.B5.D6.A7.B8.A9.B10.C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答:(1)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4分)

(2)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联系和区别:

第一,土地资源是将土地作为自然要素看待的;第二,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第三,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第四,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6分)

答:通过市场机制,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但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有效运行,甚至不起作用,即市场失灵。(5分)

土地市场存在失灵的现象有①公有土地资源和公共产品的存在;②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③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④不确定性;⑤土地投机行为。(5分)

答:(1)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表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谁应当享有土地所有权及其责、权、利。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3分)

(2)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是士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分其土地的权利。或者说,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所拥

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限制的排他性的专有权利。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3分)

(3)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部分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4分)

4.你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革?答:(1)存在的问题:

②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于征地补偿费的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在进行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者进行补偿时,容易产生补偿金额上的不统一意见,造成纠纷。

③对于补偿的发放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本该属于农民的补偿金迟迟不能够拿到手中,容易诱发农民的不满,造成社会的动荡。

④土地征收制度中,对于征收土地之后的农民没有进行很明确的工作指向,造成大量农民无业可做。(5分)

(2)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措施:

①详细规定土地补偿的标准,使衣民和政府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②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中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③建立土地补偿的监督系统,是农民能够尽快拿到土地征收的补偿;

④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5分)

五、综合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无效。因为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必须先依法征为国有,其土地使用权才能出让。土地所有权的出让方只能是代表政府的土地管理局,本例中由A村直接向工厂出让土地使用权是违法的,违法的合同应确认为无效。(10分)

(2)不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所有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

定,工业用地最高年限为50年。(10分)(此为答题要点,学生可根据材料自行发挥)

THE END
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前习题.pdf内容提供方:zsmfjy 大小:13.05 MB 字数:约4.21万字 发布时间:2024-12-07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前习题.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前习题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06/8142110013007005.shtm
2.2022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附参考答案经管文2022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附参考答案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38415-1-1.html
3.2024秋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选4篇)篇1:2024秋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3.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20分) 答: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 一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法。《组织大纲》,共4章21条。其特点主要是:(1)受美国宪法影响,基本上采用总统制共和政体;(2)中央国家机关权力分配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k1b93kp.html
4.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中国法律史(第一版教材)形成性考核 中国法律史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共40分) 1.《禹刑》 答: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2.《汤刑》 答: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 3.商朝五刑 答:商朝的五种刑罚,墨、剜、刚、宫、大辟。 4.周公制礼 答:在周公支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621738
5.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doc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答:1.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https://wendang.xuehi.cn/doc/0bvtxc5hpm1ekwcrnln9-1.html
6.广东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基层治理》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中国宪法对制宪机关做出具体规定,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修宪机关。 对 错 答案是:错 政治体制包括了社会政治领域中有关政治的规范和原则,以及不同政治主体处理其相互关系的准则与方式。 对 错 答案是:错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https://www.diandahome.com/34650.html
7.《教育行政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6篇(全文)《教育行政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精选6篇) 《教育行政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第1篇 一、填空题 1.教育行政是 政府 的职能,是 国家行政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 2.教育行政的目的在于保障 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 促进 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w50g67d.html
8.国家开放大学24春法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一百分答案法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国家创制法的方式有( )。 A.制定和认可 B.照搬外国法 C.模仿 D.?借鉴 2.以下关于宪法的特征,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是国家的普通法 C.宪法是国家的特别法 D.宪法是国家的专门法 http://www.aopen255.com/show/59424.html
9.试析中国马哲形成史的发展Word模板下载编号depbxaeg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 30 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2 1 0 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3 0 1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 1 中国法律史(第一版教材)形成性考试 4 3 2023年电大法本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4 0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 0 中国https://m.tukuppt.com/muban/depbxaeg.html
10.国开(中央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考核的形考国开(中央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考核的形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1.00分) B. 普遍概念 2. “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 式是()(1.00分) http://xueli.en369.cn/xuexiao/1693883443208385.html
11.辅导员手册(2021)第三十四条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五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十六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https://chxy.wxc.edu.cn/_t206/2022/0615/c2566a157983/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