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翔:权利与规范理论——刘作翔法学文章与读书笔记选TheTheoryofRightsandNorms——AnalectsandReadingReportsofLiuZuo

TheTheoryofRightsandNorms——AnalectsandReadingReportsof

LiuZuoxianginJurisprudence

权利理论和规范理论对于从事法学研究的人来讲是其终身都离不了的话题。权利,乃法律的核心内容;规范,乃法律的表达形式。权利由规范来确认,并从规范中获得;规范内含了权利,并确认了权利的法定性。现代社会对权利类型和规范类型的认知,已不仅仅限于法律权利和法律规范,其他多样化类型的权利种类和规范种类也已进入我们的视野。本书中所讨论的自然权利、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法定权利、推定权利等,和与其相对应的自然法、习惯法、道德法、宗教法、人定法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人类权利图景和规范图景,而诸种权利之间以及规范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历史上和现实中法律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热议的话题,经久不衰。

作者简介

《法治的路径——项目研究报告(2001~2006)》(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主编"法治中国论坛"《法治与改革》(方志出版社2014年出版)、主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法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主编、参编其他著作、教材、辞书、论文集等110多部。获各级、各类学术奖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1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有法理学、法社会学、法律文化理论、民主法治理论、法学发展等。

本书目录

序言权利与规范理论的永久魅力

法学文选

从自然权利走向法定权利

——人体捐献器官移植中的分配正义问题

社会利益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背反及其争论

权利相对性理论及其争论

——以法国若斯兰的"权利滥用"理论为依据

权利冲突是否为权利中隐含义务的冲突?

——美国法学家沃尔德伦与威尔曼的争论

权利冲突的多样化形态

——兼论多样化的权利冲突社会解决机制

"真正的权利"理论

——卡尔·威尔曼的权利学说

通过司法解决法律权利之间的冲突

——卡尔·威尔曼等美国学者及美国最高法院对典型案例的司法推理

通过司法解决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的混合权利冲突

——卡尔·威尔曼及美国最高法院对典型案例的司法推理

解决道德权利、法律权利双重权利的冲突

——卡尔·威尔曼等美国学者对典型案例的道德推理

在司法中运用紧急避险解决权利冲突

紧急避险:解决权利冲突的制度设计及刑民案例

一般权利和特殊权利的冲突问题

如何理解男女平等?

——欧盟法院判决要求保险业取消对妇女的优惠措施引发的问题

美国工会权利与雇员民事权利的冲突

安乐死问题的争论和进展

平等的观念源自何处?

——人类平等观念的生物学基础和根据

自由和安全如何权衡

——"9·11"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反恐措施及其争论

"权利位阶":一个未能证实的虚幻命题

规范体系:一个新体系结构的思考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法理意蕴

民主是分层次的

——关于民主的三点认识

对法律实施问题的几点认识

不能把形式法治看得太低

法律审查与评估标准探讨

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

——兼论中国式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角色隐喻及其现状

关于司法权和司法体制的宪法修改意见

对"司法公信力问题"的三点思考

关于司法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

"案结事了"及其他

做法律思想的发现者和传播者

对"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文化解读

标准化:中国法治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对"法律与政治"关系的几点思考

读书笔记

遵循先例:原则、规则与例外

——卡多佐的司法哲学观

奥斯丁、凯尔森、拉兹的法律体系理论

——根据《法律体系的概念》一书

温斯坦莱法律思想述评

——读《自由法》

福泽谕吉的法律思想

——读《劝学篇》

略论韩非法概念及其特征

——读《韩非子》

关于21世纪的对话

——读《展望21世纪》

历史发展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学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一点体会

THE END
1.瞿同祖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历史学家,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究竟占什么地位,起什么使用?我想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讨论:一、统治者心目中的法律;二、法律与人民生活;三、法律职业。 一、统治者心目中的法律 统治者心目中的法律指的是关于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地位、法律的功能。各时期不同,历史上的变化表现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1/16/36905198_1140883809.shtml
2.法制史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法制史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大河文明”,以中原三角洲(西安—北京—南京)为核心; 法制史是历史和法律的交叉学科; 2.1 中国传统法治的特征 以下必背: 【法自君出,重权隆法】; 即君王具有最高的立法权(君权神授,代天牧民),决定着法律的创制和变迁; 法律以维护君权为要务; 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0022166
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法学基础理论LAWS120001.02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 施嘉恒11300740008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写于1939年瞿同祖在云南大学执教期间。这本书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与范畴来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开创了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之先河。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家族、婚姻、阶级、巫术宗教以及儒家和法家思想,并籍此分析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92mzvvr.html
4.「以史讲法」法律文献李悝《法经》蚩尤作刑、皋陶造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起源的大幕。战国时期,魏相李悝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奠定了中华法系法典编纂的基石。隋朝时,河东闻喜人裴政参与修订的《开皇律》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强调“斩杀必当”,其所著的《断刑论》主张“赏罚务速”,名将关羽、史学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5118316080824869/
5.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6.《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本书是我大一学年必修课《中国法制史》课程老师推荐的书目,也是我大三年级选修课《中国法律史》结课论文的参考文献,所以在本次阅读之前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第一,本书涵盖了丰富的史料,在论证观点时经常引用古代案例加以说明,详实生动,一目了然,有助于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https://www.douban.com/note/736072610/
7.学术小传目前正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别重大项目"中国稀见法律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多卷本)和"法史考证系列专著"(即《中国法制史考证》丁编,18卷本)。 一、治学之路 和许多同龄学者一样,杨一凡的治学道路是曲折、艰辛的。1963年秋,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宿愿,考入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就树立了从事http://iolaw.cssn.cn/sxlm/syhm/200310/t20031004_4586785.shtml
8.《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QAS读书笔记中国法律儒家化与父权化是互为表里的,其背后隐藏着无数女性与弱势群体的苦难。 女性不单单是历史的承受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她们,历史是不完整的。 尊重女性,是历史的发展,而女性自强,是文明的更进一步。 S、《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作者是台湾地区学者李贞德。https://www.jianshu.com/p/d39d08a13f31
9.《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值得在读书笔记的最后对《乡土中国》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本书是一本不需要对法学或社会学有学习基础就可以展开阅读的论文集,费老对中国乡村的形态进行了描绘,书中提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并且绝大多数思想,在半个世纪后,随着时代发展,其学术价值并没有丝毫流失,书中描绘的社会现象和理论仍然反http://www.legaldaily.com.cn/newzt/content/2024-05/17/content_8997894.html
10.〖读书笔记〗杨尚文:点一盏法律的灯前行编者按:仰望星空,舟游书海。为进一步落实省法院创建“书香法院”的工作要求,引导干警以文字之美滋养司法审判之善,努力创造不负时代的伟大判决,鄂州中院开辟院长读书栏目,将陆续刊登两级法院院长读书笔记,欢迎全市法院干警踊跃来稿参与。 院长读书 /第三期 作者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51282
11.法学专著读书笔记.docx自己在后面补充进去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这一趋势。历史研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预测下一步的发展。法制史也不例外,如果背离了这个方向,研究法制史是徒劳的。仔细的看了看这一部分,说得很在理。法律的儒家化究竟好不好?我个人也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治的大同https://m.taodocs.com/p-685863237.html
12.法律与革命读书笔记法律与革命是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J·伯尔曼集4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力作,讲述西方文明发展出了独特的“法律的”制度、价值和概念。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法律与革命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法律与革命读书笔记 哈罗德。j。鲍尔曼认为:教皇革命是欧洲历史的断裂,至少从法律发展史的角度分析,1050——1150间的教皇革命成https://www.unjs.com/z/259731.html
13.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晋藩:胸怀家国情怀为天下育英才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他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新中国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 张晋藩从1984年招收第一位法律史学博士生,到现在40年一直没有间断,今年还新招了2位90后博士生。 https://m.gmw.cn/2024-09/23/content_1303854774.htm
1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苏力先生在该书的第一篇文章《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就提出了他在文章中同时也是本书中试图论证的命题,那就是: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1]在阐述这个命题之前他提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注重本土资源,其意义何在?二是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中国的本土http://www.xsfy.gov.cn/view.php?aid=472
1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多篇).doc第三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法学基础理论laws120141.02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施嘉恒11300740008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写于1939年瞿同祖在云南大学执教期间。这本书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与范畴来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开创了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之先河。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家族、婚姻、阶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4/16469482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