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6A04071学分:1.0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

计划学时:16其中讲课:16实验或实践:0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本科专业

推荐教材:张乐天主编,《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参考书目:1.劳凯声著,《教育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李晓燕著,《教育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褚宏启著,《教育政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孙绵涛,黄崴著,《教育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6.蔡连玉著,《教育政策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任务

1.讲授教育法学、教育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学生深入学习、理解教育政策法规提供理论框架。尤其需要学生掌握教育政策、法规的含义和教育政策、法规的类型结构,使学生对教育政策学和教育法学有一定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用于教育政策法规分析的基本原则。

2.从阐释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含义、功能、体系特征入手,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现阶段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进而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对教育政策、法规的生命周期进行阐述。从宏观角度向学生介绍我国教育政策、法规发展的整体状况。

3.在教育法学、教育政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价值基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行解读。指导学生把握我国主要的教育政策和法律。

课程的基本要求

4.力争能反思教育实践、质疑现行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概述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学科的知识逻辑结构、学习目标;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历史发展及研究意义;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涵义;阐明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并掌握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学习政策法规的涵义;理解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沿革。

[授课方法]讲授法

[授课内容]

第一节教育政策、法规的涵义

一、政策的含义

二、教育政策的含义

三、教育法规的含义

第二节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中的地位

一、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二、教育法规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节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一、保障性功能

二、规范性功能

三、激励性功能

四、制约性功能

五、管理性功能

第二章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与特征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教育政策的类型,掌握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特别是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掌握教育法规的纵横结构;理解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之间的异同和联系,强化对教育政策法规关系的把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育政策、法规的类型结构;理解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第一节教育政策、法规的结构与类型

一、教育政策的基本类型

二、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第二节教育政策、法规的特征

一、教育法规的基本类型

二、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三、教育法规体系的构建动态

第三节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三、正确处理好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第三章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教育政策、法规的目的性价值、工具性价值;深刻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理解现阶段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共性和教育正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现阶段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

第一节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

一、教育政策、法规价值基础的含义

二、研究教育政策、法规价值基础的意义

第二节现阶段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

一、作为价值基础的“以人为本”

二、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

三、公共性作为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

四、正义作为教育政策、法规的价值基础

第四章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教育政策议题的确定;掌握教育政策的决定过程;了解教育立法的涵义、依据、原则、意义;掌握教育立法的体制和权限;熟悉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使学生从教育政策、法规的生命周期层面上深化对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解;明确教育政策、法规执行的含义;了解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掌握教育法规执行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了解教育政策、法规执行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理解教育立法、执法的原则。

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制定

一、教育议题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三、教育政策制定的原则

第二节教育立法

一、教育法规议题的确定

二、教育立法的含义

三、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教育政策的执行及其问题

一、教育政策执行的含义

二、教育政策执行过程

三、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教育执法的特征及其原则

一、教育执法的特点

二、教育执法的基本原则

三、教育执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沿革;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和重要地位;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沿革、变革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沿革

二、我国学制政策的沿革

三、我国教育体制的政策沿革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

一、《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二、《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和重要地位

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外和国内义务教育制度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授课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第一节,;义务教育制度发展简史

一、国外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过程

二、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过程

第二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政策、法规的沿革

一、过渡时期的基础教育政策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政策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

一、《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据

二、《义务教育法》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则

三、《义务教育法》对教育主体的权责的规定

四、《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规定及案例分析

第七章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沿革、建设与完善;掌握《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能用《教师法》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教师法》的基本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节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沿革

一、过渡时期的示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示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二节《教师法》解读

一、《教师范》的立法宗旨

二、《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三、案例分析

第八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掌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新时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革与创新

一、新时期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变革与创新

二、新时期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

三、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的建设与完善

第二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制定过程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本内容

THE END
1.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原则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法理学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法理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的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立法概述和原则。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08309.html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不足与改善措施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后,应当明确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规定和标准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等。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37981.html
3.2023金融市场基本知识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讲义2023期货市场监管方面,我国形成了**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与较为完善的期货监管法律体系。 金融衍生品市场 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我国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28415/article/details/130465227
4.论我国民法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理论是近两百年来民法界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其影响横贯整个民法体系。随着我国近些年来民法典的起草,我国关于认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论日趋激烈,明确我国民法是否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物权行为理论概述 所谓物权行为就是指以物权变动为目的,并须具备意思表示及一定形式要件的法律行为[1]。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06/id/165335.shtml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新闻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 | 新闻台首页 导读 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http://news.cntv.cn/special/falutixi/shouye/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