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宪法晨读、知识竞答、联合普法……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以法为纲,循法而治。从修改土地管理法到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以立法形式确认和巩固改革成果,加强人民幸福生活的法治保障;从修改法官法到修改检察官法,确认、巩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成果,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一同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动法治体系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健全,改革与法治“两轮”并进、行稳致远,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宪法实施贯彻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部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才能不断提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能力,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徒法不能以自行”。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法规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宪法监督,才能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完善改革决策、规范改革行为、推动改革进程、巩固改革成果。“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有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践证明,法治在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同时,也跟随着改革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改革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解决好法治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创新。只有及时把改革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把改革成效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为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必将汇聚起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THE END
1.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改进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改进 摘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农民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增进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律实施效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但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不知法、不懂法、不重法等。而落、促进农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402231.html
2.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现状问题和法律制度完善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法律制度非常迫切。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法律制度不仅要适应我国经济、金融的现实发展需要,更要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业格局变革、确立新金融体制的重要力量。 一、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现状 理论界对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一般定义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以一定的方式进入https://www.finlaw.pku.edu.cn/jrfy/gk/2006_jrfy/2006nzd71j/240180.htm
3.六十年中国法学发展状况一瞥1949年6月,为配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经毛泽东倡议,由董必武等90多位著名人士发起建立了新法学研究会筹备会,这个事情应该可以算是新中国法学产生的标志。从那时算起,整整60年过去了,今天回顾中国法学走过的历程,恰当评估我国法学的现状,对于合理预见和推进法学今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23332
4.2024年艺术品的发展趋势20242024-2030年中国艺术品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艺术品市场,作为文化和经济的交汇点,近年来随着全球财富的增加和艺术收藏的普及,呈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兴起,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更多艺术家和作品能够触及全球观众。同时,数字艺https://www.cir.cn/1/28/YiShuPinDeFaZhanQuShi.html
5.2023年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保单数量及竞争格局分析「图第一节 行业政治法律环境 一、行业监管体制 二、主要法律法规 三、部门规章 及规范性文件 四、行业相关政策最新动向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收入水平分析 二、居民消费理念分析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39533642438279741
6.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一、国内外学分银行制度现状 根据我们对15个国家/地区(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南非、欧洲、日本、台湾、香港、新西兰、英国、印度、越南)从背景与发展历程、制度设计、体制机制、实施效果和结论等五个方面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同时,也对我国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http://www.sqjy.ha.cn/lunwen/kaifang/857.html
7.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之完善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后一道程序, 我国现行体制是在人民法院内,由民事审判庭裁判劳动争议案件,而没有设立独立的劳动法院或专门的劳动法庭。 3、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现状 (1)协商机制中缺少劳动者利益代表 协商机制作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第一道防线,应以最便利的方式为劳资双方提供帮助。但当下,通过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3/id/18279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