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这个行业“饱和”了吗?

3月6日,法律援助律师李婷为女工友普及妇女权益法律知识。(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案源、常年法律顾问资源减少,市场低价竞争,职场晋升困难……不少业内声音认为,律师这个原本代表高薪、高社会地位的行业正在“遇冷”和“饱和”。

每万人4.6名律师够了吗?

2023年,司法部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相较于我国14亿人的人口基数,初步计算,2022年我国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约为4.6人左右。同比分析,2022年全国执业律师人数比上一年度新增7.68万,涨幅超13%。按此增速,2023年有望达到70万人左右。

对比美国相似的统计数据,即每万人约40名律师的情况来说,我国律师规模仍有提升空间。“但单纯的绝对数据比较并没有参考性,毕竟两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代理收费水平等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说,近年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带来的结构性“饱和”可能是当下行业内的共识。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区、市)有23个;超过3万人的省(市)有8个,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河南首次进入“3万+”序列。全国律师事务所新增2100多家;律师100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500家,增幅超20%。

结构性“饱和”背后,律师执业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金字塔基的一些中青年律师、跨行业进入律师队伍的执业者。曾任贵州省律协副会长的某律所主任表示,初步估算可能有50%的律师生活在温饱线上,过去代理费用超过万元的案子,现在已经降低到1000元至2000元的水平。

压力传导扩散又进一步引发业内一些不良苗头。云南云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尚显达说,比如低价竞争,这两年很多律师不按规定低价收取费用,又因为低价不规范代理案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比如,公众对律师团队的评价恶化、公信力下降。“有的律师卷宗都没看过,就当庭瞎掰乱说,一问三不知就当代理人。”尚显达说。

行业的紧张感让新生血液望而却步,律师人才培养遇难点。刘毅感叹,实习下来越来越发现,律师更多是一个“资源型”职业,没有稳定案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几年做不出名堂离开律师行业选择考公考编的大有人在。

能力短板与执业“真空”

结构性“饱和”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新执业者”存在一定能力短板。

浙江某法考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年跨专业考证的情况普遍存在,经过集中培训,能够保证一定的通过率,但这部分执业者相对缺乏系统性的法律专业学习,尽管具备应试技巧,却难以达到律师执业的能力要求,司法实务经验更是为零。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文杰介绍,现在上规模、分工细致的大律所,对实习律师的要求越来越多,除了要毕业于名牌大学之外,还要有社会实践经验。

此外,一些律所无序扩张造成执业律师区域性“饱和”。贵州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省监委特约监察员钟远人认为,部分律师事务所在全国扩张、连锁,甚至形成规模上万人的联盟,从业者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行业是一种潜在风险。

结构性“饱和”的另一面,则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执业律师出现“真空”。尚显达说:“甚至司法部门免费建办公室、发工资奖励,都吸引不到法律人才到偏远县、边境县执业。”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主任韩琦燕认为,目前,在全国65万的从业律师中,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约占律师人数的五分之一,如果加上重庆、天津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可以说,全国近三分之二的律师都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执业。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律师数量远远不足,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至今仍要靠一线城市调配律师进行支援。

多维度破解律师结构性“饱和”

——做大法律服务蛋糕。昆明市律师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分别对alpha案例库和裁判文书网案例库进行大数据检索和分析,得出结论:2022年云南省经各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律师代理率均为40%左右。报告指出,目前法律服务市场仍有空间。

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律师行业的高收入本质上来自法律服务市场的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宏观而言,法律服务市场规模仍有扩大趋势,比如高端海事法律服务等涉外法律服务就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需求导向精准培养。昆明市一位基层法院的行政庭法官举例说,本身擅长行政诉讼的专业律师数量就较少,真正熟悉行政法规、愿意深耕的就更少了。他建议,从源头提升人才培养的细分程度。

尚显达认为,数量上看律师的人数多了,但精通业务的其实并不多,部分律师专业化程度不足。

——拓宽职业发展渠道。目前,浙江等地通过改革,拓宽律师、法律工作者执业路径和发展渠道。例如,杭州等城市推广市场化解纷,让律师专职从事民商事纠纷调解,专业高效解决纠纷并获得市场化的报酬。

浙江省司法厅提出,将合法性审查等预防性法律制度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并在乡镇(街道)配备专业的法治审查员。目标是到2024年,浙江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一名法学本科以上或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从事合法性审查工作。这无疑为基层法律工作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职业“赛道”。

THE END
1.律师行业的现状及思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法律行业也在积极拥抱新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法律服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AI的引入,也必将大大要求提高律师对新科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 (5)行业监管加强 随着律师行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律师行业的监管也在加强。这包括更严格的资格审查、更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更完善http://m.szwlawer.com/cn/nd.jsp?mid=310&id=130&groupId=4
2.从目前法官队伍的现状谈我国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艰巨性把好入口关,提高法官职业准入标准,使法律职业者形成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职业背景,增进法律职业者特有的职业传统和职业气质,增强法律职业的神圣和尊荣,从而对培养、引导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但对现有法官的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国家要建立和完善适应法官职业特点的管理体制,改变现有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792.html
3.我国法学教育现状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法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到位、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进我国法学教育途径,如调整法学教育格局,结合培养能力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引入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等,真正为我国培养满足不同层次实际需要的合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08/11/37637738_976151887.shtml
4.中国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第五节 法律职业培训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法律职业培训的发展现状 二、法律职业培训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节 E-LEARNING职业培训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E-learning职业培训发展现状 二、美国E-learning培训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2023年中国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048290.html
5.法学教育的现状12篇(全文)在北洋政府时期, 中国法学是比较热门的专业, 法科学生的数量无论在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总数中, 还是在综合性大学的总数中, 所占的比例都是很高的, 一般均占50%左右。 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将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联系起来, 强化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按照1933年的《考试法》和1935年的《法院组织法》的规定, 将司法官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i6i6ak2.html
6.浅谈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现状及建议二、当前我国法官职业保障的现状 (一)法官独立审判权受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 法》规定,法官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9/id/1431911.shtml
7.中国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发展趋势工资待遇中国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行业工资收入一般多少钱一个月?55.6%的岗位拿¥6-15K/月,年薪¥7-18W。2023年工资较2022下降了2%,对比全国高8.0%。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增长2%,招聘职位量占全国0.33%。。发展现状:公司规模50-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融资事件A轮占比最多。高端人才: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all/ind-lvshi/
8.职业道德与法律改革(精选十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方式职业特征《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持“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方针,秉承“以培养职业素质”为主线的职教思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mu13y5.html
9.周大伟:致命的诱惑——剖析中国法律职业群体中的关系网严格意义上说,在一百年前,我们中国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法律职业群体。回顾一下这个特殊群体在这一百年里经历的曲折、坎坷,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法律职业群体曾经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尴尬的一个群体。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有很多学者并不愿意正视、也不愿意叙述甚至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我们中国今天正在使用的一整套http://www.zhlawyers.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