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稻草人读后感800字参考

《法律稻草人》一书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建伟教授创作的小书,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读完此书后的理解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稻草人》读后感,欢迎查阅!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800字参考【篇1】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希望稻草人成为人莫言我的老朋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将出版文集《法律稻草人》,嘱我作序,我虽然是法律的门外汉,但还是慨然允诺。建伟教授是我们《检察日报》的老作者。他经常给《绿海》副刊写一些文采斐然的法律随笔,而我恰是《绿海》的老读者,可谓未识其人,先读其文。后来,在《绿海》组织的笔会上,我们......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上曾经有说过这样一段话“法律的社会本质的外延,应该大于法律的阶级本质。我不喜欢用阶级性、社会性这样的概念来替代,法律的社会本质的外延,应该大于法律的阶级本质,或者说,法律的社会本质包含了法律的阶级本质。法律的阶级本质是阶级社会的特征,而且应该是阶级对抗激烈......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800字参考【篇2】

未读到此书时我对稻草人这个书名很感兴趣,稻草人可以吓鸟,但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呢

莎翁云:"吾人不可将法律制成吓鸦之物,竖起它来只为恐吓攘食之鸟。"作者在书中写到"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若法律无权威,司法无公信,正当程序不被信仰,一如稻草狗守门,自由便为群盗随来随攫走矣。虽冥顽之人,此际亦必请七武士守村御盗。独吾人不知三复斯言,维护法律权威制法者不问法律之是否必行,司法者将法律任意违反,万众袖手,各思法律所以绳人,只我例外,便是家国不祥之相。本文集以此为主题,千言万语,然自知杯水车薪。文集中另有若干杂俎之文,或议或论,讽喻焉,抒情焉,至于拙巧媸妍,各位看官但将法眼移来,洞若观火,一望便知。"

让法律沦为稻草人的,一是执法者没能秉公执法,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二是权利受侵害者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利,每个人都希望法律不利自己时,自己是个例外。现实社会中,常常把法律当做一种实用的工具,但法律更应该是根植于人民内心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民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正如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意蕴和必由之路。

对于人民来说司法要树立权威,让人民依赖司法,要靠一桩桩,一件件的案件依照法律原有的方法来办理,要做到公开公真,才能使人信服,而并非法律只是稻草人。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800字参考【篇3】

在本书中教授提到目前我国法治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司法公信力的缺失。作者指出司法权威,如果没有社会的尊重与信赖托住,就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塔,置于风中的蜡烛。司法权威的确立靠的是一起起、一桩桩的案件,整个过程是缓慢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张建伟教授在卷二部分从“街头看法治、剧场里的微观法治”以及法律世界里的“说不准学”充分揭示了我国现实中并不可观的法治状态。法治要有可预见性,法律本身就要有透明度,任何人均可运用。在法治初创时期,“刻板”地执法和司法还没有成为政府部门和司法人员的习惯,执法和司法有不少模糊空间,这正是法律得不到广泛信赖以及司法失去威信的原因。所以作者大声疾呼:我们需要给法律一点敬意,需要从遵法教育过渡到启发民智。由此进一步说明培养群众维权意识以及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性。

分析现实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也是发现目前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第三卷中作者重点指出司法人员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抛出“藐视法庭罪该给谁设”这个问题,明确表明:法官要治别人以藐视法庭罪,自己先要尊重法庭。“藐视法庭罪”应当先为法官而设也,证人不愿出庭的真正症结在于其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西游记》的世界不免会挫伤方舟子之类打假者的热情和良知,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的存在,“冷血者的存在”正恰到好处证实了目前我国法治不健全之所在。

优秀的法律人才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备要素,培养法律人才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目前法律学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之后法治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作者指出法学院系数量短期内暴增,然而法学院系的数量似乎与教学质量、学术水平成反比。而且现在国人“爱上学不爱读书”正是应试教育以及几乎无淘汰的考试方法导致的。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面对严重的诚信危机,单靠小小听证会恐怕难以解决。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法治更难以得“良法”以治之。

从第五卷开始就进入到了本书的热集部分,这一卷是我受益匪浅的一卷。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到了几本读过的好书,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该书由台湾陈长文、罗志强合著,作者立足于台湾地区的司法现实,对法律人的丑陋面有着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判断,解答了为什么法律人占据了政治要津却辜负民众期望的原因,以及律师、检察官、法官的现状,提出劣质司法人员应有淘汰机制的诉求。身为一位法律人这本书确实十分受用。此外,张建伟教授还利用“白马非马”以及“形式主义的谬误”等哲学思维论证了当前法律存在的问题,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剖析了“法学之殇”之所在。

作者在书中所提到办好法治,“专业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普通判断力”依然不能冷落,另辟蹊径的角度令人耳目一新。法律外行人参与司法,可以使民众以普通判断力帮助法律专业人士,从而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它有助于弥补法官与日益复杂的社会脱节造成的不足,如英国实行的陪审团制度,就体现了对普通判断力的推崇。司法考试的综合症在作者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从检察服的“颜色革命”以及检察官的风度如何养成等方面剖析了检察官制度,自此我对检察官制度又有了新的认识。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800字参考【篇4】

稻草人本来是麦田的看护者,不许偷嘴的鸟靠近,但是稻草人不仅没有看住鸟,反被鸟儿嘲弄,在他身上可以恣意枉为。土地法也是麦田的看护者,他唯一的责任就是看护麦田种的是庄稼就行,仅仅这一点,他都无法做到。周郎说:“土地法,你稻草人也。”

第三十一条:“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诸位看官郊区走一走,大兴土木的有多少是在麦田中。

第三十六条:“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基本农田是十几亿中国人养命的,以现有的土地养活十几亿中国人,已经是非常的艰难了,所以基本农田要严格保护。据报道湖北天门市10万亩良田被种上了速生丰产林,这不过是个典型而已。

第三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君不见郊外多少麦田在围墙里荒草何只长两年……

第四十五条:“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基本农田;(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很多小区、开发区动辄过千亩,又有谁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呢

第四十七条:“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这些标准也够详细了,可是如果都遵照执行的话,又那来那么多怨气,上访、静坐示威、甚至与地方政府武力对峙。

……

土地法哭了:“你莫说了,周郎,我心头之痛,岂可胜数,我是你们人制定的,是否执行也是你们人决定的,不实之重怎让我独立承受”

法律稻草人读后感800字参考【篇5】

整本小书一共分为八卷,其中前四卷是冷篇,而后四篇是热篇。张建伟教授从现实的法律状况出发将法律比喻为稻草人极为恰当,也正因此将包括我在内的读者深深引入其中。他在书中提及:“近年来常常想起稻草人,不是爱起春种秋收的老圃生涯,也不是赋归去来辞的心情驱使,而是闲极生异想,觉得在不尊重法律的社会,法律只能吓鸟,不正像个稻草人。”这个鲜活的比喻正切中了现实的要害。关于民众对于法律的无知,他向鲁迅先生一样大声疾呼“现代法治的精神在于自由,期望有现代法治,须先有现代意识的人。当一般民众睡眼朦胧,不知现代法治的真谛以及与申韩式的区别,指望法治能够实现于朝夕之间,指望自由能苟全于强权之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THE END
1.法律的读后感500字示例文章: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法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更是每一个公民心中那份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读完关于法律的书籍,心中涌起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法律与生活之间那不可分割的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权利与自由。在法律的框架下,人与人之https://m.wenshu88.com/duhougan/161792.html
2.2022关于全国法制宣传日学习心得领悟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统计系统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与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与职业道德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进程,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665310783.html
3.发现中国古代司法文明的光芒——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读瞿同祖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几千年来,“法”与“礼”始终相伴而行,并成为忠诚维护“礼”的卫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儒家思想语境里,人天生有智愚贤不肖之分,整个社会也有贵贱上下的分工,尊重并承认这样的差异,“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才是儒家所说的公平秩http://www.sdcourt.gov.cn/jningjiaxfy/384939/384941/5976302/index.html
4.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多篇).doc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多篇).doc,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 ---荒唐的霸道 张之洞曾经说过:世运之明晦,人才指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运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4/164694825.shtm
5.《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篇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法律史的人来说可谓是不可不读之经典著作。笔者初入法律之门时,曾读过梁治平先生的《法辨》一书,先生在《身份社会与伦理法律》一文中归纳了他读此书时归纳的两个命题:“第一,中国古代社会是身份社会;第二,中国古代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9sf05.html
6.《人.地.城》读书笔记人地城读书笔记偌大的中国,有两种人,一种是城里人,一种是乡下人。 城乡二元,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征地冲突的根源:农村土地产权太弱 农村集体土地不能进入市场流转,其实意味着市场里面的所有机会,都与农村土地无关了。这是这些年来农村相对落后的根源。 2.“农村土地产权太弱”的法律根源 https://blog.csdn.net/zimingzim/article/details/104341520
7.读后感《法律与宗教》读后感1500字《法律与宗教》读后感1500字 作者伯尔曼以时间为重要的纬度,以对西方“整体性危机”的解决为目的, 以法律与宗教的历史、传统、发展、延续等实现了其基本观点的论述:法律与宗教并非二元对立;法律与宗教的关系辨证统一;真正健全的社会是以健全的法律和健全的宗教为要的。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是在他1971年的一系列https://www.hujiang.com/duhougan_s/p888757/
8.《法律与文学》阅读书目:《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作者:苏力苏力的《法律与文化》(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历史的变迁、"司法"制度、法律"文化"、方法问题,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如《赵氏孤儿》、《梁祝》),研究法律与文学这一新领域,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一、历史变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882928/
9.法律心得作文法律经验最近,我仔细研究了1993年10月31日NPC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责任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们知道《教师法》虽然早就有了,但是很多侵害我们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比如殴打、辱骂、诽谤老师,拖欠工资等等。然而,在时代和社会的压力下,很少有教师能http://m.gx996.com/xiaoxuezuowen/934836.html
10.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的几点思考礼法结合既弥补了法律调整外延不足的局限性,也达到了对民众的教化效果,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治理智慧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之处。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深入各个阶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有别于法律的另一重要规范。作者在书中指出,礼可以教导人民,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远离犯罪,礼具有区别文明野蛮、区别贵贱尊卑、稳定国家、http://e.mzyfz.com/paper/2143/paper_57460_11826.html
1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1500字集合3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国家的历史进程被大大推进 ,国人的生活和思想被大大丰富 ,马克思所构造的社会主义理想 ,包括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或许在今天的中国还未完全实现 ,如今我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逐步地转化为不断实现着的中国梦 。在这样的http://www.db51888.cn/news/513215.html
12.执子之手》中读到的吴家麟汤翠芳教授《执子之手》作者汤翠芳教授对她与吴家麟教授的生活的记述,是从1954年开始的。这一年,汤翠芳以一个年轻文艺女兵的身份从解放军部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本科,当时她是一个共青团员。 当时的汤翠芳同学第一次在人性与党性的边界上挣扎是在恋爱问题上。从照片上看得出来,那时汤翠芳同学是很漂亮的。据汤翠芳同学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26542
13.《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读后感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区别,以及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冲突与争议,许多学者都进行过论述,由英国学者布赖恩·莱特所编撰的《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一书,从哲学角度对法律与道德在实施中的客观性进行了解读,为我们理解法律和道德领域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8/id/8050846.shtml
14.《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在没有外来非乡土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冲击与影响,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得到了长久的自我强化与延续,在乡土中国两千年农耕社会凝练出的思想,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仍有很多思想融入在中华民族的骨血中。针对此部分的描述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全文都进行了体现。 乡村的绝大多数制度、知识、习惯都是由“习俗”二字涵盖,惯常http://www.legaldaily.com.cn/newzt/content/2024-05/17/content_8997894.html
15.全国合力战胜疫情诗歌演出集(第八集)无数个日日夜夜,勇士们与病魔艰苦鏖战,终于在生死线上救回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天使们成功的、喜悦的眼泪喷薄而出。 那是患者感恩激动的眼泪, 被病毒浸袭的人们在地狱里窒息般拼命挣扎,终于被天使们奋力拔出了地狱回到了人间,感恩的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民欢欣激动的眼泪 https://www.meipian.cn/2u64ged4
16.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的核心是什么?3月1日,甲公司经理赵某在产品洽谈会上遇见钱某,钱某告知赵某其所在公司欲出售一批钢 材,赵某要求钱某给甲公司发一份要约。3月2日,钱某用快递给甲公司发出要约,收件人为赵某。3月3日,快 递被送达甲公司传达室。3月5日,赵某出差归来,传达室将快递送给赵某。3月6日,赵某拆阅快递内容。根据 合同法律制度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8f74ae0aa42458b87fdcd7a650061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