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于2005年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每年从已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中遴选10种左右,到2009年共出版了四批37种,受到学术界好评。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将《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进一步拓展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组织出版并公开表彰。入选成果坚持正确导向,符合学术规范,学风严谨、文风朴实,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前沿性,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为深入了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建立健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改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评审组织和宣传出版工作,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带领的团队已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中可查的196项成果的被引情况、知晓度、同行评价情况、获奖情况、成果外译情况、所在单位的重视程度等进行了分析。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分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部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在全国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组织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1.《西部成果》基本情况
1.1概况
从2010年至2012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西部成果共198项,其中东部147项,中部26项,西部25项,见表1。西部成果的书目清单见附件1。
表1成果地区分布
地区
频数
百分比
东部
147
74%
中部
26
13%
西部
25
总计
198
100%
1.2西部成果学科分布
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学科划分,西部成果学科分布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西部成果分布在15个学科,法学和哲学占到了所有成果的28%。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理论经济、国际问题、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管理学等学科上尚没有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西部成果。
表2西部成果学科分布表
学科
成果数
法学
4
16%
哲学
3
12%
考古学
2
8%
民族问题研究
中国历史
中国文学
宗教学
人口学
1
4%
社会学
世界历史
体育学
统计学
外国文学
应用经济
政治学
西部含6省1市5自治区,西部成果地区分布见表3。由表3可知,西部成果分布在6个省(市、区),四川和重庆占到60%。在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尚没有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西部成果。
表3西部成果地区分布表
四川
8
32%
云南
重庆
7
28%
甘肃
陕西
广西
1.4西部成果作者工作单位分布
西部成果的作者分布在19个工作单位,其中西南大学的成果数最多,有3项。其次,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各有2项,其余14个单位各有1项。
表4西部成果作者工作单位分布表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云南省社科院
四川外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敦煌研究院
四川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2.《西部成果》被引情况分析
2.1成果利用率分析
通过对cnki知识资源总库进行检索,得到《西部成果》被引用情况的详细调研数据,见附件2。根据附件2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分年的被引次数,见表5。由表5可知《西部成果》的被引速率及成果的被引趋势。
(1)成果被引速率分析
由于出版时滞,每年度的《西部成果》都是在后一年正式出版的,根据表5数据,2010年立项《西部成果》即年指数为0,2011年立项《西部成果》即年指数为0.625,2012年立项《西部成果》即年指数为0.28。如果我们对比3年资助成果的被引速率,2011年度成果最高,2010年度最低。可见,第二批《西部成果》学术影响相对其他年份更大一些。
为了了解成果文库成果的被引速率究竟处于何种水平,我们将其和期刊的即年指数做一对比。根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期刊的即年指数最大值见表6。由表5、表6可知,2010年、2012年立项的《西部成果》的即年指数低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期刊的即年指数最大值,而2011年立项的《西部成果》的即年指数高于相应学科的期刊即年指数。
与全国情况相比,2010年、2012年立项的《西部成果》的即年指数(0、0.28)低于全国水平(0.52446、0.3692),而2011年立项的《西部成果》的即年指数(0.625)高于全国水平(0.4429)。
表5《西部成果》被引次数分年统计
成果数量
被引成果数量次数
及比例
2011被引
2012被引
2013被引
2014被引次数
即年指数
数量
次数
比例
平均被引次数
全部成果
18
173
72%
-
51
2.04
117
4.68
5
2010年立项成果
10
9
119
90%
46
4.6
69
6.9
0
2011年立项成果
52
87.5%
0.625
5.75
2012年立项成果
28.5%
0.28
表6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期刊的即年指数最大值
政治法律
文史哲综合
科教文化
社会科学
经济
期刊即年指数最大值
0.2889
0.1916
0.4937
0.3721
0.3654
(2)成果被引趋势分析
在统计时段内,所有《西部成果》平均被引次数为6.92。其中,2010年立项成果的平均被引次数为11.9,2011年立项年成果的平均被引次数为6.5,2012年立项成果的平均被引次数为0.285。从平均被引次数可以看出,成果从发表以后至第三年,成果的平均被引次数呈较快上升趋势。如果我们将《西部成果》与苏新宁教授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遴选较有学术影响的图书标准对比,绝大部分成果将会被列入其中。
分析《西部成果》有被引比例和成果的平均被引次数,发现成果发表后3年内,成果被利用情况一直呈上升趋势。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有被引比例(72%)高于全国水平(60.91%),但平均被引次数(6.92)低于全国水平(7.37)。
2.2成果影响学科分析
成果学科
经济学
文学
体育
科学
文献学科
历史学
艺术学
土木建筑工程
民族学与文化学
民族学
体育科学
2.3成果机构自引情况分析
《西部成果》机构自引情况,见表8。由表8可知《西部成果》研究的延续性和扩散度。
(1)成果研究的延续性分析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有机构自引的整体比例为61.11%,高于全国水平50.83%。
表8《西部成果》的机构自引情况
有机构自引的成果数
有机构自引的成果数与总被引成果数的比率%
机构自引数高于10的成果数
机构自引数5-10的成果数
机构自引率100%的成果数
机构自引率大于等于50%小于100%的成果数
机构自引率小于50%的成果数
总体
11
61.11
6
66.67
71.43
0.00
(2)成果的扩散度分析
由表8可知,从绝对值上看,机构自引数较高的《西部成果》数量非常小,超过5条机构自引的成果数一共才4项,超过10条机构自引的只有1项。从相对值上看,在有被引的成果中,机构自引率为100%的成果比例为0%,大于等于50%小于100%的成果比例为27.27%,机构自引率小于50%的成果占了72.73%。
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成果文库》成果的机构自引率整体情况,我们绘制了《西部成果》的机构自引率分布图(见图1)。
图1《西部成果》机构自引率比例图
从图1显示的《西部成果》机构自引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一方面,《西部成果》的机构自引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西部成果》的被引情况统计数据真实可信,既显示《西部成果》研究整体具有延续性,同时又不存在过度自引的情况;另一方面,《西部成果》整体的机构自引率比较小,《西部成果》的外单位引用率较高,表明《西部成果》的影响广度较大。
与全国情况相比,从相对值上看,《西部成果》在有被引的成果中,机构自引率为100%的成果比例(0%)、机构自引率小于50%的成果比例(72.73%)低于全国水平(7%、80%);《西部成果》大于等于50%小于100%的成果比例27.27%高于全国水平(13%)。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2010年、2011年、2012年被期刊论文引用比例分别为57.14%、69.23%、100%,高于全国水平(52.17%、64.83%、69.23%);《西部成果》2010年、2011年、2012年被学位论文引用比例分别为42.02%、30.77%、0%,低于全国水平(46.38%、35.17%、30.77%)。
百分比%
68
57.14
50
42.02
0.84
36
69.23
16
30.77
100.00
3.《西部成果》知晓度分析
3.1成果在网络图书数据库里的收录情况分析
(1)电子图书数据库里有电子版成果情况分析
通过对超星数字图书馆进行的检索发现,《西部成果》能检索到全文的仅有2本,因此应加强成果的数字化程度,丰富成果的阅读渠道,提高成果的利用率。
(2)读秀图书搜索中成果图书的提及情况分析
通过对读秀学术搜索平台进行检索,得到《西部成果》被收录情况的详细调研数据,见附件3。根据附件3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在读秀中的收录数据,见表10。由表10可知,在读秀图书搜索中能查询到的《西部成果》占《西部成果》总数的100%。其中,查询到的《西部成果》中能阅读全文的占8%,可以部分阅读的占80%,不能直接阅读的占12%。可直接阅读电子全文的成果数加上能进行文献传递的成果数一共18种,占《西部成果》总数的72%。
这说明《西部成果》在读秀中的检出情况较好,知晓度较高,同时能通过各种方式阅读到成果的比例也比较高,但也还有一定上升空间,尚需进一步加强《西部成果》的数字化,以便进一步提高《西部成果》的利用率。
与全国情况相比,在读秀图书搜索中能查询到的《西部成果》比例(100%)高于全国水平(91.73%),可以部分阅读的《西部成果》比例(80%)高于全国水平(77.22%),可直接阅读电子全文及提供文献传递的《西部成果》比例与全国水平一致。
表10读秀图书搜索的《西部成果》的查询情况
能查询到的成果数量
收入成果的阅读方式
不能直接阅读全文的收录成果
是否提供文献传递
可阅读电子全文
部分阅读
不能阅读
提供
不提供
20
3.2成果在电子书商网站的查询情况分析
通过对主流的电子图书销售网站以及综合型电子商务网站进行检索,包括当当、亚马逊、京东图书、孔夫子旧书网、淘宝、国美网上商城、一号店、苏宁易购,得到《西部成果》在电子书商网站的网络销售详细调研数据,详见附件4。根据附件4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在电子书商网站的网络销售数据,见表11。
由表11可知,《西部成果》在主流电子图书销售网站的在售比例都超过88%,说明《西部成果》在专门的电子图书网站上架情况较好,但在综合型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比例还不高。同时,100%好评的比例当当为67%,亚马逊为75%、京东图书为96%,而好评率低于90%的,当当为13%,亚马逊为25%,京东图书为4%,可见对图书的评价也比较好。因此从网络销售情况看,《西部成果》网络知晓度较高,且美誉度较高,进一步检索发现,相似图书的评价情况整体水平远不及《西部成果》的评价情况。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在主流电子图书销售网站的在售比例(超过88%)与全国(90%)基本一致;《西部成果》100%好评比例在亚马逊为75%、京东图书为96%,超过全国水平(66.57%,89.13%)。
表11《西部成果》的网络销售情况
网站名称
在售成果数量
在售成果占总数百分比%
评价情况:有评价图书数量
有相似图书数量
评价数量
100%好评
90%以上好评
90%以下好评
当当
24
96.00%
0.67
0.13
0.21
亚马逊
22
88.00%
0.75
0.25
京东图书
0.96
0.04
孔夫子旧书网
淘宝
0.00%
国美在线
16.00%
100
一号店
21
84.00%
苏宁易购
28.00%
3.3成果搜索引擎检出数量分析
通过对常用的主流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包括百度、谷歌、Bing、搜狗、搜搜,得到《西部成果》在主流搜索引擎中的检出情况的详细调研数据,详见附件5。根据附件5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在主流搜索引擎的检出情况数据,见表12。
由表12可知,《西部成果》在主流搜索引擎中的知晓程度较高,其中检出数量最多的是谷歌搜索引擎,由于谷歌具有专门的学术搜索功能,因此对《西部成果》的收录索引情况最好,也符合预期。
表12主流搜索引擎内《西部成果》的检出情况
百度
谷歌
Bing
搜狗
搜搜
最大检出条数
3630
67000
150000
808
330
最小检出条数
79
1610
返回记录1万条以上成果数量
14
返回记录1000-1万条成果数量
17
返回记录1000条以下成果数量
19
3.4成果网络文库收录情况分析
通过对主流的网络文库进行检索,包括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文库、新浪爱问,得到《西部成果》的网络文库收录情况,见表13。
由表13可知,网络文库对《西部成果》的收录比例不高,百度、豆丁、道客巴巴未收入,新浪收入了1本,且评价一般。这说明《西部成果》作为学术性较强的专业书籍,对一般的网络大众而言可能还过于专深,因此在主要由网民自主上传交流的网络文库中的知晓度还不够高。
表13《西部成果》的网络文库收录情况
成果名
作者
下载
浏览
推荐
百度文库
道客巴巴
豆丁文库
新浪爱问
(1本)
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
陈苇
155
3星
3.5成果主流门户网站查询情况分析
通过对主流的门户网站进行检索,包括搜狐、网易、新浪、雅虎,得到主流的门户网站对《西部成果》提及情况的详细调研数据,详见附件6。根据附件6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在主流门户网站的提及情况,见表14。
由表14可知,《西部成果》被搜狐提及的比例为56%,被网易提及的比例为64%,被新浪微博提及比例最高为60%,雅虎对《西部成果》的提及情况最好,为100%。整体而言,《西部成果》被搜索引擎提及的比例较高,显示成果具有较高的网络知晓度。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被搜狐提及的比例(56%)高于全国水平(53.81%),被网易提及的比例为(64%)、被新浪微博提及的比例(60%)低于全国水平(71.57%、65.99%),被雅虎提及的比例与全国水平一致。
表14《西部成果》在主流门户网站的提及情况
搜狐
网易
新浪
雅虎
新闻
博客
微博
被提及成果数
15
通过对豆瓣书评进行检索,得到豆瓣书评对《西部成果》评价情况的详细调研数据,详见附件7。根据附件7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的评价整体情况,见表15。
由表15可知,豆瓣书评里成果的收录比例为84%,有评价得分的12本成果图书中,评价得分大于4分(满分5分)的成果数比例58.33%,这说明《西部成果》在豆瓣书评里的知晓度较高,且评价的美誉度较高。为了进一步说明豆瓣书评对成果的评价情况,摘录了部分评价,见表16。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在豆瓣书评里成果的收录比例(84%)低于全国水平(87.826%),评价得分大于4分(满分5分)的成果数比例(58.33%)也低于全国水平(63.92%)。
表15豆瓣书评对《西部成果》的评价情况
收录的
有评价
图书数量
评价得分
5分
大于等于4分小于5分
4分以下
12
表16《西部成果》的部分豆瓣书评
成果名称
书评
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是人群共同体,国家则是人类构建的政治结构和治理框架。不同形态的国家,就是人类构建的不同的制度框架。相对于国家,民族是更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结构。民族的形成是不可选择的,而国家作为政治构建物则是可选择的--人们可以选择如何构建和构建什么样的国家。而民族也体现出对国家明确的选择性--一个民族可以选择独立建立国家,也可以选择与其他民族共建多民族国家(当然,这样的选择要受到具体的族际关系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并不是无条件的)。
民族对国家的此种选择性表明,已经处于某个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仍然具有脱离多民族国家而另立国家的可能性--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这种可能性明显增大了。因此,多民族国家面临着某个或某些民族要求另立国家--民族分裂主义运动是其直接表现--而破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威胁。
在民族国家之前,帝国或王朝国家应对此种威胁的常用手段是军事镇压。相对而言,中国王朝国家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恩威并用的手段显得更为高明。但是,在民族国家时代,军事镇压手段常常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建基于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以及基于世界体系的国际社会。世界体系和国际社会成为每一个融人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的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而日益凸显。某个民族国家对内部的民族分裂主义进行军事镇压可能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制裁。民族构成复杂的国家通过国族机制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就成为一种意义重大的选择。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
“中国宗教”,从其范围而言,主要包括中国原始宗教、中国道教、中国佛教和中国民间宗教;同时也旁及中国基督教与天主教、中国伊斯兰教。本书绪论阐述中国宗教思想的界定、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从基本命题入手,论述中国宗教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面貌,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基础考察,包括:宇宙与生态、人生与伦理、心性与功夫、情感与体验。下编为纵深探索,包括:系统与思维、范畴与规律、联袂与互动、语言与符号。余论探讨中国宗教思想转型中的社会变革、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宗教思想发展与身国共治等问题。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综论中国宗教思想的第一部系统的学术专著。
4.《西部成果》同行学者学术评价分析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得到《西部成果》评价情况的详细调研数据,见附件8。根据附件8的调研数据,得到《西部成果》的评价数据,见表17。
(1)基于评价数量的分析
由表17可知,被评价成果数占所有参与调查成果数的比例为60.87%。其中,2010年成果被评价比例为66.67%,2011年成果被评价比例为42.86%,2013年成果被评价比例为71.43%。由于调查样本数量较少,被评价比例有一定偶然性。2010年的成果中有一些经典文献,被评价了13次,而2012年的7项成果虽被评价比例较高,但其中4项都只被评价了1次,这也与入选成果的学科分类有关。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平均每项成果评价数(2.39)高于全国水平(1.2),且每一年的平均每项成果评价数都高于全国水平。
调查成果数
被评价成果
评价
报纸评价数量
期刊评价数量
出版物评价数量
重要报纸
普通报纸
23
60.87%
55
37
66.67%
32
42.86%
13
71.43%
注:重要报纸主要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
4.2重要报纸评价分析
表18重要报纸对《西部成果》的部分评价摘录
评价内容
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经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过去学者皓首穷经,尽毕生之力能通一、二种经书也不容易。宋明理学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反映了中国经学史和哲学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以总结宋元明三代学术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两部著作来看,已经是篇幅巨大,更不用说对各家著作分别一一研究了。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我国宗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不是以具体的宗教教派为模块来组织篇章,也不是依照历史顺序来架构全书体系,而是以范畴为纽带、以命题为脉络,构建了一个论述中国宗教思想的逻辑框架,这是该书的最大创举,也是最大特色。”
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以西帕尔地区为考察中心
该书着眼于微观考察,对古巴比伦的泥版文献进行了翻译、整理,详细分析了不动产的买卖、租赁、继承、交换、诉讼等活动,依据的史料大多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在国内尚不多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
光明日报
该书彰显了何先生著书立说始终秉承的问题意识。大胆地怀疑、执著地追问是他旺盛的学术动力之一,也是他这部学术新著的一个明显特色。其次,该书还体现着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从何先生的学术新著和学术历程中,还能感受到他那种不懈探寻的学术精神。
正蒙合校集释
作为《正蒙》及其历代注本整理与思想研究并重的学术力作,《集释》主要有以下特点:《集释》体例比较合理,《正蒙》校勘颇为精审,《集释》的思想诠释不乏新意。
公羊学发展史
该书篇幅浩瀚,蔚为大观,宏观上包容纵览自先秦至近代长达两千余年的公羊学发展全过程,微观上深入细致地探讨了这一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公羊学家的公羊学思想,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公羊学通史。
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考察
该书继承前一年度“成果文库”《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研究》的成果,在把握法律史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利用州县档案、习惯调查、律例、官箴和家谱等资料,对清代县域民事纠纷及法律秩序进行了精细而又深入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5.《西部成果》的“组织”影响力分析
《西部成果》的“行政”影响力,主要是指《西部成果》被各级各类部门重视和肯定的程度,利用成果获得各种奖项的情况以及成果在本单位受奖励的情况来反映。
5.1成果获奖情况分析
由表19可知,在调查的23项《西部成果》中,获奖成果有13项,获得的奖项数为10项,获奖成果比例为56.52%,由于评价成果具有时滞性,一般成果在发表1年以上才能参加评奖,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了《西部成果》确实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获奖成果比例(56.52%)高于全国水平(45.51%)。
表19《西部成果》获奖情况统计表
获奖成果数
获奖比例
获奖次数
平均获奖次数
56.52%
0.87
77.78%
1.22
1.00
14.29%
0.29
5.2成果所在单位奖励情况分析
由表20可知,《西部成果》获得所在单位奖励的比例占78.26%。在获得奖励的成果中,有26.09%的成果获得的奖励力度较大,有52.17%的成果虽获得奖励但是奖励的力度不大,多以表彰为主,但起到了较好的学科带头作用。这说明,《西部成果》在西部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也有部分单位对《西部成果》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高,《西部成果》的“组织”影响力还不够,建议社科规划办可以加大《西部成果》的作用宣传,从组织的角度提高其影响力。
与全国情况相比,《西部成果》获得所在单位奖励的比例(78.26%)、获得较大力度奖励的比例(26.09%)高于全国水平(36.53%,15.8%)。
表20《西部成果》所在单位对成果的奖励情况
较大力度奖励
有奖励,但奖励力度较小
无奖励
26.09%
52.17%
21.74%
11.11%
55.56%
33.33%
28.57%
57.14%
6.西部成果外译情况分析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4)《西部成果》知晓度较高。成果的网络销售情况较好,主流门户网站提及比例高,大多数成果可直接阅读电子全文及能进行文献传递(比率已达72%)。
(5)《西部成果》口碑较好,得到了较多的赞誉,反映成果的学术质量得到了认同。首先,成果获得了较多的学术好评,其中不乏国家级重要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评价和推荐,这说明《西部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同时,《西部成果》在网络中也获得了较多的好评,说明到了大众的认可。
(6)由于评奖时滞,大量的成果在出版后2-3年才能申报评奖,从目前情况看成果在各级各类奖项中获奖情况还不够好,在全部25项成果中仅有13项成果获奖(获奖率56.52%)。相信在出版4至5年以后情况会大大的改观。
7.2建议:
(1)建议国家社科规划办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部专项,扶持、激励西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促进西部民族、宗教、边疆、社会、安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生态与环境等重大热点问题的研究。从整体看,《西部成果》在被引情况、知晓度、同行评价等方面表现都较好,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但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成果》数量偏低,在2010年至2012年全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198项成果中,东部占有147项,西部仅25项,并且,《西部成果》仅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区)的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单位,学科覆盖也不全,这不利于西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以及重大热点问题的解决。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部专项,有利于扩大《西部成果》影响面,激发西部地区社科研究机构与人员积极性,带动西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促进西部重大热点问题解决,推动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
(3)建议国家社科规划办形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也可扩大到社科基金的其他项目)原始研究数据报告与公开制度,并建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原始研究数据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的其他项目的研究者在提交研究成果结项书稿或研究报告之前,应首先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原始研究数据中心”公开其研究原始数据。这样作有利于确保《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的其他项目的研究质量,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再利用,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4)建议西部各省(市、区)社科规划办高度重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的宣传、推广及申报。西部各省(市、区)社科规划办可通过评奖及设立省(市、区)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重点实验室等激励措施,促进西部地各省(市、区)多出成果。目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仅有四川、重庆、陕西、云南、甘肃、广西有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西部四川、重庆2省(市)入选成果占了全部西部入选成果的60%,而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6省(区)尚无成果入选。可见,西部各省(市、区)社科规划办有必要采取特别措施,激励西部社科研究机构与人员积极申报、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
(5)建议西部各社科研究机构高度重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的宣传、申报与培育,组织动员更多的研究人员申报、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出高质量成果。目前,《西部成果》仅集中在6个省(市、区)的19个单位,一些颇具研究实力的西部社科研究机构尚无任何成果入选,因此,西部地区各社科研究机构,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及组织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的力度,另一方面可围绕西部重大热点问题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预研项目,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创造条件。
(6)建议西部作者更加重视成果向国际的推广。目前《西部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整体还不高,在西部全部25项成果中仅有1项成果正在联系国外翻译出版,其余成果目前均无国外翻译出版计划。因此,应加大投入促进其国际化。
(7)建议出版社及作者,采用新的形式出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出版社及作者在出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纸本图书的同时或之前,出版电子图书。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研究人员获取资料的需求,更大地提高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的影响力,并充分发挥其效益。
(9)建议开展基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的其他项目成果的中、西部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政策提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