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法典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冯向辉

中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法律。它不仅是指导和确定人们社会生活的法律集合,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解决民商事纠纷、保护公民民事权利的基本依据。从民法典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10万余文字中,可以读出其所具有的个性气质和品格。

三、人民性。民法典的价值体系基石是以人民为中心。这里的“人民”不是一个政治、阶级概念,也不是“大多数”或“绝大多数”人,而是泛指所有人,是自然人的共同体。一是立法目的的人民性。民法典编纂把反映人民意愿、体现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第一条的立法目的中就有“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之规定。二是立法过程的人民性。实行民主立法、开门立法,把依靠人民体现于民法典编纂全过程。在凝聚法学界共识和整个社会普遍共识的程序上,充分体现人民主体价值和实践价值。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可见参与立法之广。三是立法内容的人民性。民法典编纂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建立完备的民事权益保护体系和社会财富保护体系,引导人们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切实担当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回应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法理性。民法典强调讲法理,以法理为支撑和依归。法理包容了一切美好的价值元素和法律公理,而讲法理就是讲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正当性”“合理性”,讲民法的精神内核和核心价值。一是体系构建的法理性。在编纂民法典之初和整个过程中,明确中国民法核心、基本、具体的法理,构建中国民法的法理体系。诸如生命无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性别平等、财产神圣、契约自由、诚实信用、公平正义、公序良俗、环境正义、权利救济、定分止争等。二是立法依据的法理性。在民法典编纂中以民法的核心法理为依归,遵循民法公理和民法通理。物权法中,既秉持最原始的物权法理“物有其主”,又依循当代中国物权的重要法理“物尽其用、物权效率、物权公益”等;婚姻家庭法中,坚持婚姻的核心法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也关切现实生活中男女平等基础上的“女性法理”;侵权责任法的法理,就是对利益的双重保护:一方面确认、宣告、明示和规定利益为权利的肯定式保护;另一方面把对利益的侵害规定为违法行为,并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否定式保护。

法律,乃国之重器;法典,则是重中之重。中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人民意愿、科学严谨规范的民法典。随着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的正式实施,在全社会权利观念和契约意识的不断增强下,在立法、执法、司法部门的严格准确适用及其创造性的法治实践中,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民法典而改变。正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THE END
1.“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亮相“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亮相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3日开幕,由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记者罗沙、白阳)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2/23/c_1125377451.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
3.民法典民法典全文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司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律图网提供民法典全文,https://www.64365.com/fagui/article-1052195.aspx
4.加快构建中国民法理论体系加快构建中国民法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民法理论体系,是指由民法相关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08/16/c_1130192731.htm
5.中国民法典【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法条变迁 新旧对照 关联法条 关联案例 参阅文献 第二条 【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条变迁 新旧对照 关http://mfd.faxin.cn/
6.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当前,民法学界对制定民法典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立法机关也将制定民法典列入立法规划之中。这对于促进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加快民法典的制定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国民法的历史,剖析中国民法的现状,对中国民法的未来作一展望。一、中国民法的历史 https://china.findlaw.cn/chanquan/zsvqrw/shangbiaofalunwen/16375.html
7.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这意味着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步,为整座民法典大厦的落成奠定了基石。在民法典各编中,《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统领全部分则。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六编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上中下)2020年6月新版》(黄薇主编新中国民法典!全国人大法工委组织编写,逐条撰写释义,精准反映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内容 作者:黄薇主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98.00 定价 ¥39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5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