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星:《民法总则讲义》(修订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是中国国际法学的研究重镇。她的前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和最早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组。

《民法总则讲义》(修订版)

梁慧星著

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7年《民法总则》通过后,梁慧星教授在其讲稿基础上整理的、经反复推敲修改补充完善而*终形成的讲义。作者针对法官和律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对民法总则的重要条文或者新设条文逐条讲解,结合民法基本原理和裁判实践经验,斟酌探求法律条文所蕴含的立法者意思,旨在帮助法官、律师和法学院学生理解与适用《民法总则》。本书的特色在于言简意赅而又直击核心。第二版将根据新《民法典》对第一编“总则”部分的条文进行更详细、范围更广的讲解,篇幅增加一倍。

【作者简介】

梁慧星,1944年1月生,四川眉山青神人。1962年,毕业于眉山县青神区中学;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硕士学位。1981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民法学研究。1983年,任助理研究员;1985年至1988年,任《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1988年,晋升研究员;1990年,获得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8年至1998年,任民法研究室主任;1993年,任民法学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13年,任《法学研究》杂志主编;2006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1年至2007年,兼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2012年起,任第六届、第七届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2013年起,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名誉院长。

曾任第四、五、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法律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如下:独著《民法总论》《为了中国民法》《民法解释学》《裁判的方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读条文学民法》《民事解答录》等;合著《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等;主编《民商法论丛》(已出版70卷)、《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100部)、中国法学学术文库等。

【目录】

目录

基本规定

自然人

法人

非法人组织

民事权利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责任

诉讼时效

期间计算

【序言】

修订版序言

中国《民法典》已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施行的《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已编入《民法典》作为其总则编。

民法总则,不仅是中国《民法典》的总则,甚至不仅是包括《民法典》及《民法典》之外的民商事特别法的中国私法的总则,而是当今中国法律体系的总则。

学习民法的传统方法,系以民法概念体系为对象。即所谓教义学方法。是现今法学院民法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掌握一整套民法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为今后从事法律职业奠定知识基础。但法官裁判案件、律师办理案件,所面对、所理解、所解释、所适用的,却不是民法理论,而是民法条文。于是,须将在法学院所习得的民法理论体系,转换为民法条文体系。这是作者提倡以民法条文体系为对象的学习方法的缘由。

本书初版于2018年5月,时值《民法总则》施行之际。内容为对《民法总则》重要条文的解读。此次修订,除对初版内容作了订正外,增加了对初版未解读条文的解读。亦即修订版对《民法典》总则编全部条文作了解读。请读者留意。

希望修订版将有益于法律人对《民法典》总则编的理解、解释和适用!

谨向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法律出版社教育分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真诚的谢意!

梁慧星

于昆明呈贡之荒凉山庄

2020年8月10日

序言

这本小书,是以我在两家高级人民法院和几个律师协会讲解《民法总则》的记录稿为基础,针对课堂内外法官和律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结合民法基本原理和裁判实践经验,斟酌探求法律条文所蕴含的立法者意思,经反复推敲修改补充完善*终形成的讲义。希望对法官、律师和法学院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民法总则》有所帮助。恳请方家不吝赐正。

THE END
1.“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亮相“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亮相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3日开幕,由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记者罗沙、白阳)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2/23/c_1125377451.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
3.民法典民法典全文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司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律图网提供民法典全文,https://www.64365.com/fagui/article-1052195.aspx
4.加快构建中国民法理论体系加快构建中国民法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民法理论体系,是指由民法相关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08/16/c_1130192731.htm
5.中国民法典【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法条变迁 新旧对照 关联法条 关联案例 参阅文献 第二条 【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条变迁 新旧对照 关http://mfd.faxin.cn/
6.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当前,民法学界对制定民法典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立法机关也将制定民法典列入立法规划之中。这对于促进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加快民法典的制定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国民法的历史,剖析中国民法的现状,对中国民法的未来作一展望。一、中国民法的历史 https://china.findlaw.cn/chanquan/zsvqrw/shangbiaofalunwen/16375.html
7.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这意味着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步,为整座民法典大厦的落成奠定了基石。在民法典各编中,《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统领全部分则。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六编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上中下)2020年6月新版》(黄薇主编新中国民法典!全国人大法工委组织编写,逐条撰写释义,精准反映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内容 作者:黄薇主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98.00 定价 ¥39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5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