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宗教的若干条款

第三十四条中国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施、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岐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十二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国外势力的支配。

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受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百条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未能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

(四)利用会道门、封建迷信手段,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或者骗取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七十七条社会团体包括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八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八十二条……

宗教学校教育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校接受年限的义务教育。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第十六条……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地个人携带和邮寄印刷品及音像制品进出境管理规定

(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印刷品或音像制品,禁止进境:

(1)攻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污篾国家现行政策;诽谤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煽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颠覆破坏、制造民族分裂;鼓吹“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2)具体描写性行为或淫秽色情的。(3)宣扬封建迷信或凶杀、暴力的。(4)其它对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5)旅客携带宗教印刷品和宗教音像制品进境,以本人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超出自用合理数量范转的禁止进境。禁止邮寄散发性宗教印刷品或音像制品出境。

(九)有下列内容之一的印刷品或音像制品,禁止出境;

(1)同第三禁止进境内容。(2)涉及国家秘密的。(3)出版物上印有“内部发行”、“国内发行”字样的。

进境宗教印刷品有下列内容或携带人,寄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没收;

(一)有攻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污蔑国家现行政策,诽谤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煽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颠覆破坏、制造民族分裂,鼓砍“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等反动内容的。(二)境上宗教团体、机构寄进或以个人名义带进散发性的宗教印刷品。(三)旅客携带超出自用范围的印刷品被海关退运后又重新带入的。(四)以伪装、藏匿等方式逃避海关检查的。

(六)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

(七)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岐视的内容;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七条商标不使用下列文字、图形:

(7)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11、印刷业管理条例

第三十六条印刷宗教用品的,均按照国家有关宗教印刷品管理的规定办理。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未能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三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八条……

第十八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九条……

第十九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三十二条香港居民有信仰的自由。

香港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开传教和举行、参加宗教活动的自由。

第一百三十七条各类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并享有学术自由,可继续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招聘教职员和选用教材。宗教组织所办的学校可继续提供宗教教育,包括开设宗教课程。

学生享有选择院校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求学的自由。

第一百四十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不限制宗教信仰自由,不干预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不限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没有抵触的宗教活动。

宗教组织依法享有财产的取得、使用、处置、继承以及接受资助的权利。财产方面的原有权益仍予以保持和保护。

宗教组织可按原有办法继续兴办宗教院校、其他学校、医院和福利机构以及提供其他社会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宗教组织和教徒可与其他地方的宗教组织和教徒保持和发展关系。

第一百四十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专业、医疗卫生、劳工、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同内地相应的团体和组织的关系,应以互不隶属、五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原则为基础。

第一百四十九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专业、医疗卫生、劳工、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各该团体和组织可根据需要冠用“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有关活动。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二十五条澳门居民在法律在面前一律平等,不因国籍、血统、种族、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思想信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或社会条件而受到歧视。

第三十三条澳门居民有信仰的自由。

澳门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开传教和举行、参加宗教活动的自由。

第一百二十八条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不干预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不干预宗教组织和教徒同澳门以外地区的宗教组织和教徒保持及发展关系,不限制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没有抵钳子触的宗教活动。

宗教组织可依法开办宗教院校和其他学校、医院和福利机构以及提供其他社会服务。宗教组织开办的学校可以继续提供宗教教育,包括开设宗教课程。

宗教组织依法享有财产的取得、使用、处置、继承以及接受损献的权利。宗教组织在财产方面的原有权益依法受到保护。

第一百三十三条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康乐、专业、医疗卫生、劳工、妇女、青年、归侨、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同人国其他地区相应尊重的原则为基础。

第一百三十四条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康乐、专业、医疗卫生、劳工、妇女、青年、归侨、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同世界各地、各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各该团体和组织可根据需要冠用“中国澳门”的名义,参与有关活动。

THE END
1.被人指控诽谤,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84141.html
2.最高法诽谤案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具体有哪些法律知识专题一、最高法诽谤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具体有哪些最高法对诽谤的司法解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第六条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https://www.tinglv.cn/zt/6697247.html
3.说实话而被指责诽谤,法律上如何看待?你好,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为主要方式,因此,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首先应确定行为人是否实施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183954.html
4.普法宣传惩治网络谣言,捍卫公民名誉权诽谤罪受害者犯罪行为网络谣言常常对公民的名誉权造成严重侵害,而法律则是捍卫公民名誉权的坚实盾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公民名誉权保护提供了明确依据。当网络谣言以虚假事实污蔑、诋毁公民时,依据相关条文,公民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例如,若有人在网络论坛上恶意散布谣言,声称某普通公民存在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而实际并无此事,这显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D8JAGI0552KEQO.html
5.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4/08/id/37257.shtml
6.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历史现实与法理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其第八条明确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4〕。据此,https://www.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docid=106855706
7.“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大型普法系列活动法律知识竞赛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在全国青少年中掀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决定,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联合国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7/23/content_2276151.htm
8.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讲话稿(通用13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0条名门规定:邪教组织,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而法轮功就是这种种邪教组织中最为猖狂的。法轮功是两种中国传统气功加以改造,结合泰国舞蹈的动作进而发展出来的。“自身能量”“发功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kdovc4g.html
9.刑法中网络上造谣攻击污蔑他人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刑法中网络上造谣攻击污蔑他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是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涉嫌侮辱、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52omI7fYxAp.html
10.2020年10月11日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17.关于我国税收制度,下列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房产税和车船税都属于财产行为税 B.目前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C.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税起征点是5000元 D.所得税种均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18.儒释道是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后曾被称为“浮屠http://sanlianbook.com/index.php/shows/19/1255.html
11.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怎么判就一人知道污蔑他人名誉处理如下: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 【法律分析】: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生活中造谣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造谣的目的通常是对他人名誉进行诋毁,中国公民是具有名誉权的,侵犯公民名誉权要承担法https://www.fljg.com/qfrs/694214.html
12.公众人物范文12篇(全文)如《中国民法典 (专家建议稿) 》的第一百五十七条:“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的目的, 公开披露公众人物的隐私, 不构成新闻侵权。”而在《中国民法典·人格权法编 (草案) 建议稿》中, 第五十五条规定:“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舆论监督, 可以披露社会公众人物的有关隐私。”“被监督人不得就此主张侵害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mov26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