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不再对外公开,多位专家学者发声:裁决不上网是方向性错误判决书最高法院环境资源案件裁判文书

法律界的专家与学者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裁判文书网要转成只供内部查阅的数据库了,得知这一点,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我的同事何海波教授说的:「感受的甚至不只是遗憾,而是痛心。」裁判文书公开,在短期内的确是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被发现众多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从而影响司法的公信力。但此类问题难道不应该通过直面的方式去解决吗?我不相信,通过不让人看到此类现象,就可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这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司法裁判文书不再规模性地公开,对法学研究与教育的影响可能还在其次。关键在于,裁判文书公开承载着法治的目标。司法本身属于裁断性的权力,除特殊情形外(比如涉及未成年人,涉及国家秘密等),对案件事实、裁判结果及相应理由加以公开,原是司法的必有之意。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个案的处理,向公众传达法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的一般信息,从而避免类似的纠纷反复出现并不断涌入司法系统。换言之,通过法律的社会治理,只有通过法条与相应裁判的公开,才能有效地实现。

——摘录自劳东燕教授个人微博博文

裁判文书公开的意义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促进司法公正。司法裁判是「良心活」,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

第二,提升司法公信。让人民看到,绝大多数判决是经得起检验的。

第三,明晰法律规则。判例是法律的最好说明、行动的最好预测。

第四,促进社会信用。法院裁判能够提供市场交易所需要的信息。

第五,辅助领导决策。科学决策有赖于良好的「数目字管理」。

事实上,许多研究只有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才会准确,也更有意义,而这些研究的推进,都需要以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为前提。

——摘录自何海波教授关于《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研讨》实录

所以这次裁判文书的大量网上「撤销」实际上传递了一个信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法院的态度,但这实际上与目前中央的「阳光司法」「让公民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司法正义」的文件精神是相背离的。

——摘录自傅郁林教授关于《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研讨》实录

审判公开是国际公约提到的内容,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诉讼原则、司法原则。

裁判文书公开是「审判公开」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建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具有巨大的边际效应,可以推动大数据司法研究,增强商业主体之间的信任度,也能在企业与司法等的良性互动中探索更多数据效益。

但这种效益的背后成本由谁来承担?我个人认为未来似乎可以考虑通过区分「个人使用」和「商业化使用」来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进而确定合理的数据库维护、运营成本。

其次,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区分裁判文书公开和司法数据公开。很多时候我们对判决公开的期待背后,是希望了解国家目前的司法、法治情况,那么在部分判决文书敏感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定期公布更多、更准确详细的专题类司法数据,来回应前述期待?比如定期发布司法数据白皮书似乎就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再次,我觉得可以区分判决理由和判决事实。也就是说裁判文书公开,公开的到底是什么?域外一些国家的判决文书公开重在判决理由,人们讨论、争议的焦点也大多围绕在法律适用问题,但我国的裁判文书则公开有非常详细的事实,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当事人隐私的泄露,另一方面也可能暴露出司法判决目前说理性较弱的特点。以刑诉案件为例,对于审级较高的案件,我认为应该多公开,但是对于大量基层性的、小额诉讼类案件,是否有全部公开的必要?还是说法院只需要提供线下查询服务就已足够?

——摘录自吴宏耀教授关于《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研讨》实录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既然法律已经规定「公开」「公众查阅」,最高人民法院应该认真执行。作为国家的最高司法机关应当带头遵守法律而非以本部门文件代替法律执行,这样做给国人不守法带了个「坏头」,应予以纠正。连一个国家的最高人民法院都公然违法,又如何培养国人的法治信仰?又如何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呢?相信,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的上述规范性文件会被提起合法性审查,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后纠正,最高人民法院更无公信力且将陷于被动境地。因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能够实事求是,知错即改。从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层级上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系司法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发文仅系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低于司法解释。以规范性文件废止司法解释,有违基本的法理。因此,最高人民法院以红头文件否决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效力,属于明显的违法行为,理应予以纠正。

——摘录自韩旭教授《吁请最高法院紧急叫停裁判文书转内网的做法》

接地气地思考,可以理解公开判决确实给有关部门(不仅仅是法院)造成了相当的干扰和困扰:

比如裁判文书网的案例曾经被海外不明机构整体性下载,去向用途不明;

比如对海量判决做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大量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运作密码;

比如当事人很容易通过查阅案例,发现司空见惯的「同案不同判」现象,并以此挑战法庭权威;

比如很多裁决粗制滥造,出现安徽法院的判决书要当事人「上诉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等等笑话。

但如果因噎废食,从此裁决不上网,这绝对是方向性的错误,因为:

(1)透明是法治的最基本的要求,不公开裁决本质上就是法治倒退;

(2)中国加入WTO时候对法治、透明度和依法行政确实有承诺,这些都能推出公开裁决是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

(3)不公开裁决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人民对法治和对政府的信心,从而损害政府本身的合法性。

换言之,担心和困难是技术层面的,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解决。但不公开裁决是战略、路线和方向性质的问题。

传说最高法院在搞「典型案例」数据库建设,会公布经认真加工和仔细处理过的精品案例,这让情况看起来不那么可怕。但愿这只是暂时性的措施,类似「训政」之类策略,等法院裁判水平提高文书制作纰漏减少之后,还是会全面公布裁决。从法治的角度看,部分的「透明」不是透明,是违反法治精神的。

THE END
1.中国审判公开网中国审判公开网 此网站已在新浏览器窗口内打开。 在新窗口中打开 中国审判公开网https://canvas.zut.edu.cn/courses/2758/modules/items/62310
2.审判首页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index/id/MzAwNDAwMjBIMSACAAA/page/1.shtml
3.首页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提供全国范围内案件信息一站式服务,从立案、确定审判人员、庭审、裁判、送达全流程公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保障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http://splcgk.court.gov.cn/
4.中国审判《中国审判》杂志(刊号CN11—5414/D)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权威报道中国司法审判活动,快捷传递世界法律文化信息”为办刊宗旨的法制新闻月刊。http://www.chinatrial.net.cn/
5.所以有这个中国金融审判裁决网?上岸交流区【案件受理通知】xxx1028,现将案件移交所在地法院受理,开庭时间登陆中国金融审判裁决网查看。申诉撤案回Yhttps://bbs.51credit.com/thread-7557900-1-1.html
6.《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2卷)裁判要点汇总《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2卷)裁判要点汇总 【本丛书第一卷叫做行政审判指导案例,从第二卷开始就去掉了指导二字,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开始确立指导性案例制度】。 一、受案范围 第40号案例:价格鉴定、认证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蔡俊杰诉天津市河东区价格认证中心价格鉴定案 http://dycls.cn/content/?1128.html
7.中国裁决文书网爬虫之所以爬这个网站,是因为一位朋友也在爬,而且推荐了一下给我,说作为练手很不错,于是我就是爬了,于是这网站写了我差不多五天,写得我真是呕心沥血啊,好了,先看网站要提取哪些数据,这次要爬的是广告合同纠纷案件 Paste_Image.png 箭头是要爬取的内容,为案件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个案件的wensuhID类型,时候个post请https://www.jianshu.com/p/d9fc1ec98f68
8.中国审判信息公开网是不是只要没有案子就登录不了?中国审判信息公开网是不是只要没有案子就登录不了? 一键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14用户4分钟https://mip.64365.com/ask/21722128.aspx
9.仲裁网欢迎到访仲裁网 与1,358位仲裁领域人士共享仲裁文本 裁决书仲裁机构仲裁员法律法规学术论文 搜索 热门: 民事劳动合同纠纷案件酒楼有限公司合同争议仲裁案裁决贸仲谷岩副院长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 新乡市保险行业仲裁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仲裁案例|7500万美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仲裁获得胜诉 http://www.china-arbitration.com/
10.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法院网.DOC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法院网 第四期 (总第27期)《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编审委员会 2012年12月19日关于组送《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13年稿件的通知《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各位通讯编辑:近年来,《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以下简称《要览》)的各项工作在各级法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通讯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21/5233230342001310.shtm
11::《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5(2021)》内容速览中国移动微法院上线运行展现了一站式、便捷化、灵活扩展的移动诉讼服务能力。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保全平台、委托鉴定平台以及各地法院审判流程、诉费交纳等系统互联互通。以中国移动微法院为载体,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实现数据集成,一套数据全网流转、一个入口服务群众。当事人可在平台享受立案、http://iolaw.cssn.cn/cgtj/202104/t20210416_53271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