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法学名著(从入门到进阶)世界读书日

恰如笛卡尔在哲学研究方面之于我们一样

流芳后世的经典著作,值得每一位法律人反复研读

书中处处充溢着对公众福祉的热爱和对人人都能获得幸福的愿望。

此书哪怕只有这一个罕见而珍贵的优点,也足以让各国人民和国王都来阅读。

《论法的精神》是世界文库中最重要和最睿智的著作之一。伏尔泰堪称博学的天才,光芒四射。如果说,这些为世人指路的贤哲也有高下之分,那么,《论法的精神》是所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最具天赋的一部。

在这部重要著作中,孟德斯鸠先生与他的前辈们不同,他不纠缠于与假设的抽象状态中的人有关的形而上学的讨论,也不局限于在某些特殊的关系或境遇中考察某些国家的状况,他把世界各地的居民置于他们的实际状态和彼此可能发生的关系中进行观察。

这个领域中的大多数作者,或者只是道德伦理学家,或者只是法学家,有时甚至只是神学家。对于他这个属于各国和各民族的人来说,他所关心的与其说是义务对我们的要求,毋宁说是可以用来强制我们履行义务的手段;与其说是法律的学究式的完美,毋宁说是另一种完美,那就是促使人的本性把法律变得切实可行;与其说是既有的法律,毋宁说是本应制定而没有制定的法律;与其说是某个国家的特定法律,毋宁说是适用于各国人民的法律。

唯有以刻苦和勤于思索的精神认真阅读的人,方能领略这部著作的价值之所在。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德]耶林著;郑永流译

3.《联邦党人文集》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在汉舒逊译

对美国宪法和美国政府的运作原理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研究美国宪法的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

也是一本相当重要的政治学经典之作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后,各州对新宪法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拥护,一种反对。因此发生了美国历史上非常激烈的一场论战。本书就是这次论战的产物。

本书奠定了拉德布鲁赫在法学界和哲学界的大师地位

多次再版,并有数种文字的译本,享有世界声誉

拉德布鲁赫作为一名现代法哲学的先驱,采用不同于其他法律的抽象形式对于法律的基本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引征不同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体系,对于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了论证。他以简练优雅的文笔和深邃敏锐的思考,对于法律思想的基本问题作了独特的深入探讨。在这本著作中,拉德布鲁赫有系统地阐述了对于法律的价值相对性的主张,尝试以全新的角度解释法律的内在价值,修正自然法思想。

本书是拉德布鲁赫《法哲学》之外极负盛名、极具成果的一部著作。本书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一是因为其理论内容丰厚,发展了法哲学的实质内容;二是本书语言优美,采用类型学和分析学的思维,更适合读者阅读和理解。

6.《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美]罗斯科·庞德著;沈宗灵译

美国社会学法学的重要著作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是美国法学家罗斯特·宠德创作的法学著作,1942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庞德认为,由于人具有扩张性自我主张的倾向,因而,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利益的冲突。

希腊哲学家们并不议论权利问题,这是事实。他们议论的是,什么是正当的或什么是正义的。但是罗马人却以法律,即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的系统适用,来支持凡是正当的或正义的事情,而这就引到权利的观念上来了。

所以,希腊人在当时所考虑的是事情的症结,即在人们互相冲突和重叠的要求之间,什么是正当的或正义的。我们可以感到一个主张应当由法律加以承认和保障,于是称它为一个自然权利。

7.《法律与道德》

[美]罗斯科·庞德著;陈林林译

8.《中国法制史概要》

陈顾远著

公认的法制史名著

开专题史研究之先

以近代部门法理论研究法制史的经典性著作

影响着海峡两岸的几代法律学人

本书与传统法制史研究重考据不同

着重按照法律门类系统梳理史料

其关于中华法系演进的理论独成一家

礼教中心为中国法系中心思想之儒家学说,最重视礼教,此可用“出礼入刑”及“明刑弼教”两语简单表示之。

盖儒家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与礼为致王道之本,皆能自动遵礼而行,自可不用刑罚。故《易》日“讼则凶”,孔子亦谓“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乃儒家之最高理想是在。

然而事实上,国家社会不能无法,亦不能刑措不用,于是儒家认为第二步不得已的办法,遂为“出礼入刑”之主张,使法律为道德而服役;孔子家语日:“化之弗变,得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大戴礼日:“礼度,德法也……。

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清通志·刑法略》日“德礼之所不格,则刑以治之”,均系此义。其用刑之道,亦非为刑而用刑,乃“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只德”是。兼以法家创立律统,秦汉已成为既定事实,后儒亦深入律中,使法律礼教化。

因而儒家承认刑罚之存在,又不外以“明刑弼教”为目的矣。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如何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需要对中华文明法治蕴含予以高扬和重视。 一、中华文明同样是法治文明的重要起源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瞭望·第一学习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两个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论述了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发展脉络,深刻阐发了中华法系的人文精神、鲜明特色、时代价值。 https://mw.nmg.gov.cn/zt/mzfz/zxbd_12229/202411/t20241105_2602609.html
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法、中华法系属于“律令体制”的说法几乎占据并控制中国法律史教学和研究领域,很有必要加以重新思考并予以廓清。 “律令体制”,又有“律令制”“律令法”“律令法系”“律令法体系”等说法,最早见于日本著名法律史学家中田薰先生1933年为仁井田陞《唐令拾遗》作的序文中。20世纪50年代初,中田氏连发三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5627
4.重构新的中华法系法系问题是西方比较法学者创造的概念,与此同时,他们还将世界相类似的国家的法律分成若干系统,故有“五大法系”“十六法系”之分,但无论怎样划分,古代的中华法系都占据其一,由是引起了中国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中华法系是隶属于古代王朝的法系,随着清朝的覆灭而失去载体,但对构建中华法系,一些法文化http://www.qstheory.cn/llwx/2019-11/04/c_1125189730.htm
5.中国属于什么法系。A.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伊斯兰法系D.中华法系百度试题 题目中国属于什么法系。 A.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伊斯兰法系D.中华法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cec19760b84ae45c3b358ce0&fr=search
6.中国法制史解析:中华法系是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影响方泛的体系,它开始于先秦,成熟于唐,解体于清末。 28,答案:B 解析:宋代的地方司法机构中,各路设提点刑狱司,为中央在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 29.答囊:A 解析:在中国历史上,两宋时期妇女的法律地位相对较高。体现在蛙承法律关系上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09
7.中华法系并非“以刑为主”《中国法学》2004年01期传统观点认为:“以刑为主”是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观点只注重历代“律”典的分析研究;只注重中国古代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的比较;没有重视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变化。至迟从唐代开始,中国古代法律已经不再“以刑为主”,而是行政法律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行政法律为主是中国古代成熟时期法律https://xuewen.cnki.net/CJFD-ZGFX200401016.html
8.《比较政治学》读书笔记(比较政治学)书评2.社会科学的创新与中国视角【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其主要任务是建构因果知识,解释已经存在的事情。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取决于不同的存在、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语言中的概念差异。【中国视角】本书从“中国视角”补充和重构流行于今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38360/
9.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根据你对中国传统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 B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 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https://www.examk.com/p/318182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