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x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1.背景(1)西周建立礼制,提出“

敬天保民

”思想,东周礼崩乐坏。

(2)春秋时期,子产“

铸刑书

”,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内容

学派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人性善,德治孔子“

为政以德

”,不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法治商鞅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3.结果:儒家思想不适用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带来富国强兵,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知识点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1.秦汉时期(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制成《

九章律

》。

(2)秦汉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1)推动因素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

以经注律

②魏明帝时期,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2)评价:以亲属之间的

尊卑亲疏

作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律令体系完备(1)唐朝法律①发展:《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特点:礼法结合,对“孝”特别重视。(2)唐朝教化①提倡礼治:颁行《

大唐开元礼

》,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基层教化:重视

家训

,强化基层教化。

知识点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1.法律(1)宋朝:沿用唐朝法律体系,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

大明律

》,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

大清律例

2.基层教化(1)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族规、家训之中。(2)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①北宋:《

吕氏乡约

》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

六谕

”,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乡约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用《大清律例》。④结果: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史料情境·练思维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发展到最高峰”。宋代法律在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诸多方面,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企及的。……宋代对法律主体的认知有突破性进展,佃户、雇工、人力、女使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廓户”,成为“能为国致财者也”。——摘编自朱勇《论宋代法制文明及其历史贡献》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原因。提示

民族政权并立,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加强立法。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空前繁荣,需要加强立法来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理学和科举制(教育)的发展,为法律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律令的发展完善为其奠定了基础。教材深化·提认知1.历史概念——周初“敬天保民”思想“敬天保民”的思想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西周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2.图解历史——先秦儒法之争的主要内容

3.历史概念——“律”与“例”的关系例是律的补充,同律一样,也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依据。不同在于,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例则因时制宜,随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4.图解历史——中华法系的确立与发展5.图解历史——古代中国乡约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材料

早在周初,周公旦鉴于商朝失德亡国,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等主张,强调“明德”“敬德”“成德”作为施政的理论基础和以德化民的具体措施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为德主刑辅法制原则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②,并将这种本用关系提升到与自然现象“昏晓阳秋”一样永恒而不变。明太祖在《大明律》成时,特别宣誓臣民“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③。——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读史

①体现了以德化民②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法律传统③体现了以礼入法【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

法律传统:重视以德化民,强调德主刑辅。积极作用:德主刑辅给法律涂上了德的色彩,减少了推行法律的阻力;德礼入律,道德条文化、法律化,增加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也促进了法律的稳定;古代中国以德化民;德主刑辅的法律传统有利于调控封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中国古代礼法结合法律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评价

2.历史解释——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主题二为政以德——中国古代的社会教化史料探究视角1历代王朝的德治思想材料

张载曾说“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士大夫们表明自己的一种面向未来、治理现在的气概,一种家国天下的责任。不论是王安石还是程颐,都拼命向皇帝进言,要以尧舜为榜样治国。他们强调经书中所要求的诚意、正心、修身等品德是皇帝和士大夫都应该具备的。士人的人生理想当时是以优异成绩科举合格,然后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他们主张自下而上,也就是通过家庭和地方组成社会秩序的基础,来促使王朝统治体系的安定。——摘编自[日]小岛毅《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士大夫群体在国家治理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概括他们参与治国的主要方式。参考答案

价值取向:责任意识、家国情怀、道德自觉。方式: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劝谏君王提升道德修养;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参与构建社会秩序。视角2中国古代乡约教化的演变及影响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乡约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具体内容分为四大纲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正因为乡约的自治性,宋代以后出现了村社自治组织①。——摘编自高学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沿革及其历史镜鉴》材料二

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②。读史①阐述了《吕氏乡约》的历史地位、主要特点②从教化内容、组织者、手段、目的和结果等角度阐述了明清乡约的特点【思考】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乡约”发展的特点,简要评价“乡约”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

特点:主体:从儒士倡导到政府推广;手段:从主教化到主训诫;内容:从守德到受谕守律;目的:从强调互勉到强调顺从;结果:逐渐与法律融合。作用:积极:政治上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治理,为后世提供借鉴;经济上利于组织和发展生产;文化习俗上,利于促进儒家文化和道德的传播,扶持贫弱,邻里守望相助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局限:逐渐带有专制主义色彩。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练经典强化提升【练·高考真题】命题点1从祝岁习俗角度考查礼仪教化注重伦理秩序1.(2021北京卷,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答案

B解析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答案

A解析

材料反映出明代为解决司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大量增补“例”,使“律”更易于操作,这有利于提升司法官员办案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A项正确。B项中“杜绝”、C项中“确保”表述绝对,故错误。这一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且“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押·经典模拟】预测点1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形成1.(2022山东模拟)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豫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答案

C解析

)A.选官以孝廉为标准B.宗法制度影响深远C.儒家思想影响法制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答案

材料中的“丁忧”即行孝道,是儒家道德观的表现,形成制度化法律化说明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故选C项。预测点3从礼法关系角度考查《唐律疏议》3.(2022北京海淀二模)《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

THE END
1.图解九张图带你了解宪法图解|九张图带你了解宪法 广西产业园区 广西产业园区 2024年12月04日 17:24 广西 来源:自治区司法厅依法与普法治理处编辑:欧美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5NTIzNw==&mid=2651750386&idx=5&sn=2df0075be4c38f631fb783391342e5d8&chksm=852a08cfa1b40ccc9e5739e9ad640fb5646a846d5c033240df1cce5d32bd4c9c5199691f0d7d&scene=27
2.宪法知识知多少九张图带你了解法律知识01:14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00:22 菲船只企图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回应! 01:21 文化是流动的!中国带给世界的是和而不同 00:05 最新!韩国总统府首席秘书、室长等幕僚集体提出辞职 00:24 现场视频!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 网易https://www.163.com/v/video/VFHKL03L8.html
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经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76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其中60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论文类优秀成果奖,10项为媒体理论研究宣传优秀成果奖,6项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奖;287项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6395
4.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简称规划)图解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684393
5.依法治国七讲(图解版)mobiepubpdftxt电子书下载2024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十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第二讲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二、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三https://book.qciss.net/books/11576439
6.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奋力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5月19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应勇在汉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就相关法律制定修订听取意见建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主持会议。[详细] 时间:2022-05-26 14:22 查看:32次 标签:立法法治依法治国 图解:关于《传染病防治法》 这些问题你应该知道(二)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http://www.71.cn/topic/zdztzt/flpxqmyfzgxpzzt/jkwszgtsshzyfltx/
7.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要闻湖北活动各地宣传宪法学习视频报道 要闻 联播+| 推进全面依法中国日报网评: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9-12-04 16:56:44 图解|宪法与你的一生,究竟有什么关系? 2019-12-04 11:34:18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https://www.cnhubei.com/z/12516164/
8.合规头条展示六、中国移动:国内首批获得ISO37301国际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按照国资委“合规管理强化年”的工作要求,结合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及法律法规实施等新要求、新情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扎实开展各项任务,通过健全合规组织机构、强化境外单位合规管理、开展《反垄断法》学习宣贯等,持续推动合规管理水平提升。http://www.csrcare.com/Cultrue/Show?id=2504
9.下列关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题目标签:适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我国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平安的警戒线 查看完整题目https://www.shuashuati.com/ti/9ab2f433db14474ca864b8c1e2d56d9e.html?fm=bdbds80205738a358e69209d79eac51977703
10.论股权众筹时代我国天使投资法律体系的构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交易已经向我们展现了诸多新型的模式,股权众筹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众筹活动在近年来成为一个时髦的公众话题。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的互联网众筹平台数量 股权众筹众筹证券法商法金融法 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 2016年2016年.第1辑 总第4辑 相关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270751212171690501
11.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案例(精选6篇)那么, “偷意”是否算侵权?陈青在《从法律角度看汪晖事件》中提到, “偷意”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剽窃和抄袭。[5] 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并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其第二、三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l3d2i4p.html
12.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试及答案8篇(全文)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在迎合大众需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免会因其发展过于迅速而造成一些机制体系的断层, 长此以往的片面发展就势必造成该行业的混乱, 所以只有在健全的法律体系的管理监督之下, 才能保证该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当然对于这样的新兴行业, 我们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当给予积极的引导, 只有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r7x9qpq.html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最高人民检察院 12309中国检察网 网络监督举报专区 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首页>>2022年>>202209>>法治回眸十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导语(2022-09-29) 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转到第页http://www.jcrb.com/xztpd/ZT2022/202209/fzhmsnj/fltx/
14.2024年水务的发展趋势2024五、完善水务投融资的监管与法律体系 4 第六部分 发展战略研究 0 第十六章 水务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0 第一节 水务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6 一、战略综合规划 1 二、技术开发战略 2 三、业务组合战略 8 四、区域战略规划 6 五、产业战略规划 6 第二节 从水务改革到水务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8 一、中国的水务企业https://www.cir.cn/6/05/ShuiWuDeFaZhanQuShi.html
15.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五大基石构筑国家法治体系.doc文档分类:法律/法学|页数:约6页 分享到: 1/6 分享到: 1/6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五大基石构筑国家法治体系 图解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 五大基石构筑国家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会议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https://www.taodocs.com/p-7095868-2.html
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7天速记随身宝》图书介绍考研图书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星期六 第1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2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3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4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第5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第6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第7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https://www.kaoyan.com/book/545c8806050dd.html
17.青海·第47期法治青海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基础)、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核心)、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制约)、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必然要求),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内在需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https://www.edulxw.cn/news/index/detail.html?id=5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