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在语文考试中常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三者的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

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

以下所述也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四者之间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表现手法要比写作手法来得宽泛,可以说两者之间是领属关系,因为表现手法可以是戏剧中的表现手法,美术中的绘画笔法等等,而写作手法仅仅是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手法。

而描写手法也要比修辞手法范围大,不过它们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

而至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逐一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手法。

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

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因此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这三大类。

写作手法【2】

如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

写作方法还因问题不同有所不同:记叙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描写的方法、抒情的方法、修辞手法等。

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如果再具体一点细分一下,写作手法那么又可指特定文学样式中的一些技法,如结构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因此写作手法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三、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分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即象征、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

另外不有一些概念我们也应该注意辨析,如:

一、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

或借人物之口来抒情。

或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托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等。

也叫直抒胸臆。

二、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三、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四、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

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

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五、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

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1)侧面描写———衬托

(2)各种修辞手法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

1、概括描写

2、肖像描写

3、语言描写

⒋、行动描写

5、心理描写

6、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1、静态与动态;

2、客观与主观;

3、反衬与对比

按特征分类

●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

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使用。

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

拓展阅读

写作技巧要领

基本功

材料:

1、材料包括语言材料、生活材料以及历史材料。

(语言的基本材料是字、词、句;生活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历史材料是从书籍中吸取有用的东西)

2、材料在于积累。

审题:

1、审题就是弄清题目的意思,琢磨关键词。

3、辨别清楚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包括议论、想象、抒情、应用文、读/观后感)

立意:

3、中心一定要健康。

4、提高确定中心的能力,贵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选材:

1、选材要围绕中心。

2、选材要典型、有代表性。

3、选材要新颖,有时代感。

构思:

一、想好再写。

1、先根据题目确定中心。

2、其次考虑为表现中心,挑选恰当的材料。

3、要想如何组织、安排、挑选的材料。

二、编写提纲。

1、先确定中心思想。

2、然后明确段落大意。

3、最后确定详略主次。

技巧:

一、开头的办法。

1、提出问题开门见山。

二、结尾的办法。

1、自然结尾或照应前文。

2、总结全文或发出号召希望。

三、过渡的方法。

四、照应的方法。

1、首尾呼应或开头和中间照应。

五、详略的写作。

2、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略写。

六、描写的写作。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和景物的特征与状态。

2、写具体些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形象。

七、动静的写作。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修改:

一、中心的修改。

1、通过对材料和详略的调换,使中心更完美。

二、结构的修改。

1、通过对逻辑和层次的调整是使结构更合理。

三、语言的修改。

1、通过改错补漏,增删调换,使语言更准确。

四、标点的修改。

1、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记事

写一件事:

2、掌握记叙的方法。(顺序、倒叙、插叙)

写几件事:

1、弄清楚究竟要写几件事。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3、拟定提纲,突出详略。

4、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活动:

1、写活动也是记事,遵循六要素原则。

2、要突出活动的特点。

3、要积极参加活动,了解活动的目的、安排等。

4、安排好表达顺序,选择纵向或横向的安排。

5、点面结合,将活动局部和全局结合起来写。

场面:

2、概括写具体写相结合。

3、观察的顺序有定点观察,由主到次和移步换景。

4、景物和人物活动相结合。

5、表达要有条理。

写人

外貌:

1、抓住人物的特点。

2、有重点的写外貌。

3、有顺序的写外貌。

4、灵活的描写外貌。

行动:

1、写好连续动作。

2、间隔的写连续动作,中间穿插其他内容。

3、具体写出动作的特点。

5、写好动作细节。

语言:

1、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反映人物职业、性格。

2、语言要简洁、实在。

3、语言要符合生活实际。

4、语言有四种书面形式。(a.小敏说:“XXXX”b.“XXXX”小敏说。c.“XXX”小敏说:“XX”d.“XXX”)

THE END
1.为什么中国的语文教育会认为比喻可以论证观点(所谓的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诡辩 虚假类比(False Analogy)解释:虚假类比是一种逻辑谬误,发生在两个事物之间被认为具有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600065/answer/42748102421
2.喻证法和类比法的区别1蒙少松喻证法和类比法的区别[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02期 2高羽;巧比喻说理浅显[J];新闻通讯;1991年10期 3梅晓华;如何进行比喻论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年06期 4喻善平“比喻论证”导向谈[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许烨;深奥的比喻[J];语文学习;1991年04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JY199402040.htm
3.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通用13篇)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1、类比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m848q.html
4.因果对比正反举例设例引用比喻类比道理等论证八、比喻论证(又叫喻证法,常考): 当你看到“好像”“如同”“仿佛”“像”之类的词,且确定它是比喻词、比喻词前后两个概念、事物、事理或判断不是同类的时候,那么,该处文字大概率是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最大的优点是以浅喻深,即通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05346801_1105346801.html
5.论证方法的使用范文(全文)(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 4 )引用的内容必须是确凿可靠的,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与论点一致,能为分析论证服务。 (4) 喻证法 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它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设喻,也可以引用寓言故事来https://www.99xueshu.com/w/qhp4k0mvte33.html
6.善待生命学习论证——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三、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http://www.25622.com/xiezuozhidao/yuwen/201110/108677.html
7.喻证法即类比法和比喻法同类相比为类比异类相比为比喻在公关活动喻证法,即类比法和比喻法,同类相比为类比,异类相比为比喻。在公关活动中,喻证法常用来. A.说明问题或反驳对方的论点 B.引起交往双方的共同语言 C.归纳结论,运用逻辑手段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D.在公关活动中,以优势的气势压服对方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47/35697232.html
8.试谈喻证法与类比法的识别中学语文1996年11期试谈喻证法与类比法的识别 徐逢春 龙谦 高中语文课本介绍论证方法时,原来既说了喻证法,又讲了类比法,后来把类比法抽掉了。有的论著或说二者本无什么不同,或讲喻证法只是类比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这两种论证方法是有区别的。那么,究竟如何识别呢?请先看选自课文的语段:①……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ZXYW199611036.html
9.弋江文学7、比喻法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例如: 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https://www.xcsgyxx.com/DocHtml/1/2017/4/18/1855252910107.html
10.“整体性三段式”语文复习指导法中考语文就论据的形式而言,有喻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就论证的逻辑性来说,有对比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三)议论文三段式结构方式的特点和意义。 这样,框架里的知识内容就更加充实、具体,而且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内涵上的交叉、补充及其界限的理解也更加准确,有利于进一步消化http://www.zhongkao.com/3g/e/20050909/4b8bc9337f284.shtml
11.2022年11月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促进中心(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A: 例证法 B: 类比法 C: 喻证法 D: 反驳法 32、单选题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是___。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计算辅助测试 C: 计算机辅助设计 D: 计算机辅助管理 33、单选题 完全垄断市场常存在于___。 A: 农产品市场 B: 日用http://www.91exam.org/sydwxg/297-3729/3729506.html
12.②基本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分为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①论证的类型:立论和驳论 ②基本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 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timu/3597539.html
1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归纳法(9篇).doc运用比照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需要对所要阐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化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归纳法篇三根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4249742.html
14.议论文分几种论证方法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e18a5f1c4776a972db0161f9.html
15.2023年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及答案(卷九)学历提升中心论点是“今”最为宝贵。采用了引证法,如引述哲学家对于过去、未来与现在的论断说明三者的关系。采用了例证法,如举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感泣的例子论证时代思潮的来源与影响。采用喻证法,如“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论证“今”的重大影响。 http://xueli.en369.cn/zikao/1687002680109848.html
16.议论文反证法.doc议论文反证法.doc,议论文反证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学案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总有许多同学,只会提观点、摆材料,而不会论证。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既可增强论证的深度,揭示论据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又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常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23/52553662.shtm
17.★笔记5.关联性,含建议 类比法,隐喻法。 九、逻辑论证法。 1.引证法:常用因为(权威,真理)……所以…… 2.反证法:必须(某观点或做法)……,如果不……就会得不到(得到不好的)…… 3.其他:归谬法,排除法,分解法,例证法,类比法,喻证法(说服力练习)。 https://www.jianshu.com/p/43f97e9f36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