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男,1962年生,湖北随州人。1979年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系学习法律,1986年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法律系法理学教研室工作。1993
-1994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taetGoettingen)进修法哲学和
法社会学。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理学教研室主任,法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组
副组长。兼任《比较法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理
事、副秘书长等职务。1995年首批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研究方向:法哲学、法美学、法学方法论、法律论证理论。
学术成果:主要著作:《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等;合著出
版:《中国法理纵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等;译著:
〔德〕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等。
(二)高其才
个人简历:男,1964年9月生,浙江慈溪人。1985年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来校任教
至1997年,同年11月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1993年获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
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党总支委员,法
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法理学
学术成果:著作有:《中国习惯法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农民法律意
识与农村法律发展》(合著)、《司法公正观念源流》(合著)等;编著有:《法理学》等。
发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两难境地》、《法理学发展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等论文40多
篇。
二、法制史命题人:赵晓耕
个人简历: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
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法律史研究所
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7
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国人民
大学法学院讲师(1989年),副教授(1994年),教授(2001年)。
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
学术成果:著作有:专著《宋代法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主编《中
研究成果);主编《台湾地区“法律”概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专著《韩
非子》,香港中华书局,2000年;专著《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独著,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华监察大典》,本人点校整理约60000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主编
《中国法制史教学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主编《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
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专著《大衙门——千古名案》,法律出版社,
2007年等;发表论文《再说〈韩非子〉》,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1年第
6期;《民国监狱史料述要》,载《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10月等近40篇。
.--
三、宪法学命题人
(一)焦洪昌
个人简历:男,1961年生,北京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第二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宪法学会
理事;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宪法学、人权理论、宪政理论。
学术成果:著作有:《港澳基本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宪法学案例教程》(合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修订版;《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