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全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俗称“法考”)主观题成绩公布。随着这场“法律人敲门砖”的成绩出炉,有人欢喜过线,有人遗憾止步。记者采访了几位考生和从业人士,记录下了他们在这条艰难而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的故事。
法考参考书资料图片
三年三战,终于拿下“法考”
家住常州市新北区的“小杰”(化名)今年终于通过了法考主观题,拿到110分,顺利过线。这是他第三次参加考试。
“2020年的时候,我就买了法考的教材和网课,当时是想着未雨绸缪。”小杰回忆起当年的决心,但实际情况却是“书买了也没怎么看,课报了也没好好学”。因为学习不系统,他甚至在2021年直接放弃了报名。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全力备考的是2022年。“我的老婆几年前考过了法考,现在已经是律师了。一个以前的同事也辞职做了律师,事业越做越好。”小杰坦言,这让他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看着身边人都努力实现了职业目标,我也不能再拖了。”
目前,小杰在一家国企工作,暂时没有辞职做律师的计划。“我还要想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能拿下这个证,我心里更踏实了。”
首战惜败,“明年一定冲过线”
与小杰不同,小张(化名)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法考,但未能如愿通过主观题,仅差两分。尽管成绩不理想,但他对明年充满信心。
取得资格后,他们都做了什么?
除了今年的考生,记者还采访了几位已经通过法考、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人士。他们有的成为了律师,有的则在原岗位上继续工作。
张先生2019年通过了法考,现在是一家律所的执业律师,专注于民商事纠纷。“考过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真正的挑战是从业以后的专业成长。”他说,律师行业对知识的更新要求很高,每年都需要学习新的法律法规。
相比之下,李女士则选择了成为公司律师。“通过法考后,我没有去律所,而是留在原来的外企工作。”李女士表示,作为公司律师,她的工作更多集中在合规审查、合同起草等领域,法律职业资格为她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部分取得资格的人暂时没有从事律师行业。“考过是为了给自己多一条职业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立刻转行。”在一家银行工作的王先生说,他暂时没有辞职的打算,但法律知识确实对他的工作帮助很大,“很多业务涉及法律条款,我现在能更专业地处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法考的网课价格差异巨大,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考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像小杰这样三年备考的考生,累计花费了数千元用于购买网课和教材。“光书架上的教材就占了一排,每年更新一批新的。虽然成本高,但有好资源学习,确实事半功倍。”
法考热潮: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挑战?
近年来,法考的报考人数持续增长。一方面,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法律职业的必备通行证,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司法务等职业都需要它;另一方面,法律知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执业律师张先生认为,法考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证书本身,更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备考,考生可以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这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帮助。”
而对于尚未通过的考生来说,法考的难度也让人望而生畏。主观题不仅要求深厚的法律知识储备,还考验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备考过程确实很累,但也是提升自己的机会。”小张说。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通过法考是一段艰辛而值得的旅程。它不仅是职业转型的第一步,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历程。
三战终过的小杰总结道:“这一路走来,我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也学会了坚持。拿到证书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而对于惜败的小张来说,法考的失败并未击垮他的斗志。“明年我一定全力以赴,再战主观题。我相信,努力不会白费。”
在法考这场竞技场上,无论是成功过关还是暂时失利,每位参与者都在为梦想拼搏。而正是这种对知识和未来的追求,让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