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公布了第二波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领证”信息,望眼欲穿的“过儿们”终于等来了消息。
据统计,深圳监狱目前共有19名警察先后通过了考试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分布在监狱的不同岗位。如今的他们怎么样了?掌握的法律知识在监狱工作中发挥多大作用了?
◆◆◆
感谢当初那个努力拼搏的我
我的大学专业是监狱学,也是法学大类专业的一个,课程也包括几门法学主流课程,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等。法学严密的逻辑、富于哲理的思辨让我对法学乃至法律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喜欢这样一门学科。
2011年7月,我来到深圳监狱工作,单位跟我的监狱学专业非常对口,2012年7月,我成为了监区的刑罚执行干事,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办理,罪犯申诉控告检举的受理。一路摸索着,在一些同事的帮助下,逐渐上路、熟练,最后形成了自己的办案习惯。
2017年,我调到了矫正与刑务办公室刑罚执行组,在这里,案件量更多,仅仅对个案进行分析已经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怎么使同类案件公平处置?怎么把握从严和从宽的尺度?怎么实现严格执法与人性执法的统一?怎么把握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怎么对减刑假释的本质进行定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去思考、解答。所幸,因为前期打下的法律基础,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呈现。
不知不觉,距离通过司法考试已经快十年,在监狱从事刑罚执行工作已近八年。在这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法学、司考、法律实践的区别与联系,在学习法律、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对我的工作、人生大有裨益,怀念并感谢当初那个努力拼搏的我。
常怀敬畏法律之心
自己通过“司法考试”已经5年了。
我大学学的是公安专业,但也是法律工作者,也想获得国家的认可。于是我大三开始准备司法考试。但那次考试的结果不尽人意,我有些愤愤不平,还有一丝丝不甘心。
毕业之后,我一直在与司考作斗争,征服它成为了我最大的渴望。备考的时光锻炼了我的意志力,也塑造了我的性格,我的头发也因承受了不应该有的压力,开始大把大把的掉落。每次考试都比前一次多10分,终于在2015年低分飘过了司考。
2016年来到深圳监狱,从事刑罚执行岗位。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寻找真相还原事实,正确履行法律职责。经过不懈的努力,2019年获聘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法律专业类专家。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常怀敬畏法律之心。“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此理,心中藏之,无日忘之。
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
刚毕业时,我不知未来究竟会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
后来我选择考虑把就业定在法学方向,通过司法考试后,我从事过公司法务,也在律所做过律师助理,最后来到了深圳监狱,经历了过管教工作,后从事监区刑执干事至今。
要说通过大学及备考司法考试的学习对如今的工作有何帮助,我想主要集中在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表面上看,刑罚执行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繁杂,需要考虑的关键点比较多,其严肃性也决定了该工作对准确性有极高的要求。
这就是程序正义的要求,正如西方法谚有云:“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机缘巧合下选择了法学
2016年9月进入到深圳监狱,一开始从事减刑假释工作,工作氛围让我就连加班装订案卷都很开心。2017年8月份,调入教育组,新的岗位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之外的法学专业知识。
法学专业、通过司考让我喜欢上了规范性文件。2017年参加监狱组织的十九大知识竞赛,学习党务知识,最后拿到个人二等奖。感谢当初让我选择了法学的高中同学,我才有幸通过司考,考入深圳监狱,拥有一群可爱的领导和同事。
收获的不只是一纸证书
1999年读大二的时候,看到一位师兄在备考律考,当时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参加工作后,由于准备不充分,第一次司考没通过。2016年一番“折腾”后,成绩离合格线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最后在2017年幸运地成为一名法考“过儿”。
通过法考,收获的不只是一纸证书,还有学以致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帮助与乐趣。
在办理的一起信访案件中,我曾紧扣法律条文,妥善处理了信访人不接受《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的难题;先后两次通过申请行政复议,获得复议机关支持撤销了交警部门做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决定;围绕停车造成的车辆受损问题,对小区管理处提起民事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自学考试报名难,综合使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诉讼获得了所需的信息。
此外,自己也运用所学服务社区,参加所在街道综治调解志愿活动,还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法考,你有什么样看法,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广东司法行政
原标题:《战疫“警”色|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监狱警察,如今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