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法考2017年学习包学员,40岁,法本,客观题198分,主观题111分。
2018.11.30,法考主观题成绩揭晓,笔者有幸通过首届法考,激动之后,回归平静,回想三年备考路,历历在目,若非亲身经历,无法感知其中艰辛。
2016年,笔者以法本应届生的身份,首次参加司考,2月开始备考,在职,历时7个月,经验不足,基础不牢,惨遭落败。
2017年,购买了瑞达司考2017年学习包,3月开始备考,在职,历时6个月,同样以失败告终。
2018年1月,开始启动首届法考备考计划。
一、客观题阶段:
机构选择瑞达,老师的选择:民法老钟,刑法凤科大帝,行政徐金桂老师,民诉韩心怡老师,刑诉杨雄老师+卢少锋老师,三国杨帆老师,理论光明教主,商经李晗老师。
民法老钟知识渊博,却如此谦虚。凤科大帝对刑法知识的深度把握,对考生而言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刑法宝库。行政金桂老师深入浅出,让考生对行政法越发思路清晰。民诉韩心怡老师细致、耐心,对民诉知识点考察把握精准。刑诉杨雄、卢少锋老师对刑诉知识点的讲解全面而透彻。三国女皇杨帆老师把枯燥的三国法讲解得入木三分。理论光明教主对理论法学的把握精准独到。商经女神李晗老师对商经的讲解干练简洁,正因有这些出色的老师相助,笔者对法考知识的系统掌握,才有了质的飞跃。
在备考计划的具体实施方面,以题海战术为主,辅以课件解说,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认真做练习题,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点及薄弱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补充与吸收。正所谓,错题是最好的老师,它无情而真实地指出我们的薄弱点,带给我们正确的攻克方向。老师的讲解,起指引及点拨作用,自己做练习题,可以将老师的知识讲解,落实到解决问题的实战应用上,二者相结合,才能完成对知识的有效吸收。
法考知识以庞杂、量大著称,而笔者的致命弱点,就是记忆力非常差,别人通过一、二遍学习就能记下的知识点,笔者则需通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这对于迎战法考,难上加难。弱点找到,症结已知,就要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备考方法众多,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开始对计划执行进行针对性调整,基于记忆力薄弱,笔者在听课件时,以精讲课件开始,对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课件,连续听两遍,连续听两轮;不再进行整体课件听完一轮后再进行第二轮重复的方案。
在做题方面,分两阶段:
在9月份客观题临考前,认真做了瑞达的考前聚力模拟题,配合前期的题海训练,二者结合,感觉信心大增。在开考时,发现很多考题的知识点在平时练习时都有涉及,倍感亲切,卷一提前一小时完成,卷二提前半小时完成,虽然不敢抱着必胜的预估,但考后感觉还是比较良好。在客观题出成绩时,顺利通过,感觉努力终究得到回报。
二、主观题阶段:
客观题顺利通过,立马积极迎战主观题,不敢有一丝放松。如果说客观题的考察,有一些运气成份,那么主观题的考察,更多的就是实力的拼杀。基础是否牢固,知识储备是否充分,都成为迎战主观题的底气。
11月30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煎熬等待,主观题成绩公布,也顺利通过,至此,18年首届法考圆满收宫。
备考三年,一朝通过,内心既激动,也平静,太多的艰辛无法一一言表,说多了也显得矫情。法考被尊为“天下第一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非一些考生所说的,只需复习2—3个月,就能轻松过关,毕竟这类考生只占法考生极小比例。因而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正以待。你尊重法考,法考也会尊重你。
同时,应理性地看待法考。虽然法考被尊为“天下第一考”,困难重重,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端正态度,方向正确,按计划积极备战,稳步前行,把法考需要考查的专业素养,理论功底,逐步做到扎实熟练,最终通过法考,也是水到渠成。
没有洪荒之力,只是天道酬勤!
最后,回想当初选择参加法考,并决定走上法律之路时的激情与信念,感概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