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2023-08-23发布的《关于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问题的调研报告》指出:
一是行政案件上诉率、申诉率长期高位运行。相比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的问题长期持续存在,近年来还有上升态势。
二是所涉行政案由较为集中。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共计受理行政上诉案件73.6万件、申诉案件17.8万件,排名靠前的案由分别为“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及补偿”“行政处罚”“行政赔偿”“行政确认”“行政登记”。
三是所涉行政管理领域较为集中。以所涉行政管理领域统计,2018年至2022年上诉案件、申诉案件排名靠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分别为“城建”“资源”“公安”“劳动、社会保障”“乡政府”。
针对上述数据,我搜索了一下:
2018年,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51355件。
2019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4万件。
2020年26.6万件,这个数据官方没有公布,是我根据“2021行政案件29.8万件,同比上升12%”来推算的。
2021行政案件29.8万件。
2022年数据从官方渠道没有查找到,估计和2021差不多,我们计个30万件的大数吧。
粗略统计,2018年—2022年全国法院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共140万件。
如果按上诉行政上诉案件73.6万件,几乎一半多都上诉,再排除那些撤诉的,和解的,这个数据相当惊人。难怪调研报告中说:行政案件上诉率、申诉率长期高位运行。相比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的问题长期持续存在,近年来还有上升态势。
而申诉案件17.8万件,说明上诉的中大约有二成多是要申诉的,而这说明至少两成多的案件当事人是强烈不服一审、二审结果的。
至于通过申诉能够改变多少一审、二审判决,我没有数据,但就我猜测应当也不多,因为你懂得。
一直以来,“民告官”被认为是最难的诉讼。一方面,上诉率高、申请再审率高、服判息诉率低,“两高一低”长期困扰法院;另一方面,案结事不了、告了也白告,老百姓不满意。
面对这样的行政审判困难,调研报告指出:
少数原告因诉讼结果未达预期,转而对关联行为反复、大量提起行政诉讼。部分律师存在不当引导、空头允诺和鼓动诉讼等问题。
这样的结论更是值得商榷。
其实,作为行政法专业律师,面对当事人,往往会遇到灵魂之问:老百姓和政府打官司,能赢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你说高,那自然是诈骗,因为行政案件胜诉率有多高,我们业内人士都知道。
你说低:
据查询《2021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行政诉讼败诉率平均值是8.77%。
而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达到14.62%。
而2015年,某直辖市政府更是创下了败诉率为0的佳绩。
面对这样不过一成的胜诉率,你给当事人说胜诉率有多高?
但这是我们法律人追求的目标吗?如果当事人都不选择行政诉讼,除了我们行政律师没有饭吃,更重要的:审判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职能如何体现?
或许我们的行政诉讼制度真的要反思了:为什么蜕变成了这个样子?
面对这样的灵魂之问,我往往如是回答:
1、毕竟我们是法治国家,
2、毕竟有部专门鼓励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法,这部法律已经30多年了,
3、毕竟还有像您这样一群信仰法治、信赖司法、相信法律一定会给您个公道说法的当事人,
4、毕竟还有一些像王学堂这样的行政法专业律师,
5、毕竟还有一群坚守行政审判岗位、有司法良知的法官。
或许这才是我们坚守在这个小众专业的根本原因,部分律师存在不当引导、空头允诺和鼓动诉讼等问题。
或许可能有,但我深信,目前的司法环境下,作为律师,我们都在:正当引导、谨慎判断、努力劝说不打行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