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员,他先后40多次被省市记功表彰。
他,就是今年57岁的湘潭市民事行政检察科检察员郑子昆。
郑子昆1988年考入湘潭市检察系统,1992年调到湘潭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受理申诉人的申诉,对法院作出的错误判决进行监督和抗诉,其扎实的作风和为民请命的情怀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
1
“有困难,找子昆”
郑子昆办理抗诉案件300余起,法院改判95%以上
“官司冤屈找子昆,定能帮你讨公平。”在湘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为什么大家都找郑子昆?或许可以用一组数据说明:在民行科24年,他办理审查立案的400多起申诉案中,抗诉的有300余起,抗诉后得到法院改判的占95%以上。
2007年11月,商贩赵某先付款给尹某,然后由尹某介绍,从娄某处提货(乳制品)。为方便提货,赵某借钱多打了10万元到尹某的账上。2009年3月,赵某支付尹某14万元货款,在娄某处提取了14万元的货品后,尹某还未与娄某结算,便携带多家银行贷款潜逃。娄某为挽回货款,以提货后未付款为由,将赵某告到法院。法院判决由赵某支付该货款。
赵某夫妻双双下岗、双亲因车祸卧病在床,靠向亲戚借来的本金做点小生意。法院判案只讲证据,赵某和尹某、娄某之间都未签订书面合同,赵某完全可以不承认拿货,但是赵某不愿意说假话,反而败诉,这让赵某内心难以接受。便找到郑子昆。
“不能让百姓对法律失去信任。”郑子昆一头扎进案子,加班加点审查案卷。将该案所有疑点一一列出后,最终找出了法院判决错误的依据——将两个毫无法律关系的原、被告强扯在了一起。
正月十五还没过,郑子昆就按照赵某提供的线索忙开了——往返于桃江、宁乡、湘潭三地银行查询尹某与赵某的银行往来账目。历时多月,通过对数十万张银行票据进行甄别核对,终于查清了赵某与尹某的全部货款往来,找到了尹某多收赵某预付的10万元货款的票据。
2015年4月,法院将该案依法改判。7月下旬,郑子昆又来到尹某家,积极做尹某父亲的工作,请老人家尽快联系到尹某,劝其将赵某的10万元预付货款退还。经多次协调,目前,10万元预付货款已全部偿还到位。
郑子昆常讲,你与群众走得有多近,你对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你的作为就有多大。20多年来,在郑子昆的帮助下,多家面临停产倒闭的企业因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而绝处逢生,众多申诉人因讨回公道再现生机,郑子昆本人也先后40多次被省市记功表彰。“有困难,找子哥”成为湘潭司法系统一道靓丽的风景。
2
3年8次诉讼,原告被告都送锦旗
郑子昆成功调解的申诉案件有100余件,件件案结、事了、人和
一般来说,案件的一方当事人为检察官送锦旗是常有之事。但是日前,原告、被告和第三方当事人都为郑子昆送来了感谢锦旗。这并不常见。
原来,2011年9月10日,来自湖北的魏丽萍带着10岁的女儿小悦到湘潭金都大市场玩耍,电梯故障维修,技术人员赵滔未在电梯门口设置护栏和警示牌,小悦刚跨入电梯,就从四楼掉到一楼电梯机井内,造成四级伤残。横祸发生后,小悦的父亲一气之下与魏丽萍离了婚。魏丽萍也辞去了原本在广东清远的工作。
2012年7月10日,魏丽萍将金都公司诉至法院。经过8次诉讼,法院终审判决金都公司赔偿28万余元,电梯维修方富通达公司赔偿61万余元。富通达公司不服,向湘潭市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判决遗漏了维修电梯的湘潭西奥商贸公司。
受案后,郑子昆调阅了全部案卷,往返湘潭、湖北等地多次,调取书面证据100余份,查实湘潭多家单位的电梯都是由西奥公司承修,维修技术人员也是赵滔,只是挂靠在富通达公司的名下,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临近年关,想着小悦母亲的期盼,郑子昆心急如焚,带领干警马上又找到西奥公司老总,和他讲道理,摆事实。2015年春节前,郑子昆组织双方5轮调解,终于达成一致协议:由西奥公司为富通达公司承担责任赔偿金47万元。富通达公司主动承担25万余元费用,撤回了对西奥公司的起诉,金都公司承担余下费用。
治疗费有了着落,但寄居他乡的小悦母女生计还是问题。郑子昆又通过各个渠道,找到一份适合魏丽萍的印刷工作,解决母女俩后顾之忧。
工作20多年,郑子昆成功调解申诉案件100余起,均起到了超越抗诉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每件都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3
“要为弱势群体说话”
为守望公平正义,郑子昆坚守一线28年
“人总有受委屈的时候,经历过就知道受委屈的滋味。普通老百姓是非常朴实的,他们遇到委屈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今年1月,在湘潭市检察院,当记者问起是什么支撑他坚守一线28年,郑子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为百姓讨公道。
郑子昆从小听父亲说起一件事,有一次,父亲的单位丢了几捆布,父亲因家庭“成份不好”,遭人诬陷,有口难辩,直到偷盗布匹的人案发被抓住主动交代了案情,郑子昆的父亲才得以澄清。
父亲的经历在郑子昆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痕。这种特殊的经历让他从小就立志:“我要做法律工作者,为弱势群体说话。”
1977年,郑子昆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边工作边学习法律。11年坚持,郑子昆最终实现了当检察官的梦想。
28年风雨兼程,当年与郑子昆一同进入民行科的同事目前都到了领导岗位,但郑子昆始终坚守在办案一线,甚至一度放弃升迁机会,只为心中那份为民请命的情怀。“作为一名检察官,我要做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有领导和群众对我的赞誉,我心里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