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司法局“1234模式”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日讯为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基层的职能作用,招远市司法局围绕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的目标定位,紧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通过建好1个平台、完善2个机制,用好3类人员,组织好4级网络,在法律咨询、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做优做实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建好“1个平台”,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完善“2个机制”,助力法治化环境高质量发展

完善执法监督工作协调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成立执法监督暨合法性审查工作小组,深入各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全面了解执法单位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多次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做到实时监督、及时纠正,强化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优化“行政复议+调解”机制,实现复议调解双向互助。确立“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工作规则,明确复议和调解对接范围、流程和对象,由调解员与复议当事人“面对面”交流,直观了解争议产生根源以及群众真实诉求,消除当事人与行政机关的立场对立和情绪对立,通过自愿调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今年,共收到复议申请40余件,现场接待130余人次,通过“复议+调解”模式化解案件8件,处理行政复议来电咨询150余人次,有效的提升了法治化发展环境。

THE END
1.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发展理论强化政府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为进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务购买机制,政府应明确买卖双方职责、购买方式、服务范围等内容。其中,政府应完善前期调研及评估工作,确保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高校及社会组织具备法律相关资质;承接公共法律服务的主体主要承接法律宣传、咨询顾问、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政府主要通过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15/8393535.shtml
2.“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深圳龙岗园山街道构筑解纷“最佳搭档“用心为民解困,真诚为民服务”“公平公正热心为民,倾心尽职化解纠纷”……在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大康社区调解工作室(法律服务室)墙面上,挂着大大小小的锦旗,可见群众对社区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认可,也足见园山街道司法所工作开展的力度。 自2016年园山街道成立以来,园山街道司法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https://www.gdzf.org.cn/zwgd/content/post_174174.html
3.工作动态银号司法所优化调解措施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三、动态调解稳民情。大力开展进企业、进村居等调解宣传活动,镇村两级调解组织以近期多发的典型纠纷为主要切入点,通过现场调解、以案讲法的形式,在化解纠纷的同时向当事人和周围群众普及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达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U5Njg2Mg==&mid=2651266646&idx=3&sn=98c1348829f45f59fac00a1ec001cc6e&chksm=85a4a3e9d2ff65cd525f7a592a20b63bf89444a0f38160bfe5b7309380a08bbe8996bb7d474a&scene=27
4.法律服务工作室可以签合同吗?二、法律服务工作室的职责有哪些? 1、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1)协助司法所、村 (居、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2)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3)组织协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联系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 https://www.64365.com/zs/1163454.aspx
5.关于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情况的报告三、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民调解组织功能弱化。街道(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数量少。多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政府工作人员兼职开展,削弱了人民调解第三方的性质,造成调解工作公信力下降。社区调解组织力量薄弱,影响力降低,个别社区全年没有调处1件矛盾纠纷。据了解,2016年社区换届后,人民调https://www.yhrd.cn/_t81/6a/50/c19651a354896/page.htm
6.福建日报徐晞:公共法律服务应创新供给模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依托社区为群众提供基本的法律服务,既是基层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的具体化,也是社区调解、社区矫正、基层公证、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的综合实践形式。公共法律服务的传统https://www.hqu.edu.cn/info/1070/78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