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视野|建筑行业工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本文以成都市作为调研地点,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就关于建筑行业工伤现状调研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企业发生工伤人员年龄分布、教育水平、企业对于工伤保险政策的了解情况、工伤保险实施情况、企业发生工伤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等建筑行业工伤方面典型问题。

[关键词]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工伤;工伤保险?

一、引言

建筑业是工伤风险较高的行业,又是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国家高度重视建筑业职工工伤维权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了建筑业从业人员工伤权益保障工作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保险征缴方式不够灵活、劳动关系确认难导致工伤保险待遇落实难等突出问题。

为全面掌握制度推行状况,剖析建筑行业工伤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此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对建筑业工伤现状展开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对象概况?

本次调研的对象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均为建筑企业。

1.调查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建筑行业员工状况(年龄、教育程度等)、建筑企业对工伤保险政策了解及实践情况、建筑企业在遭遇工伤及工伤政策方面希望得到的支持、面临问题或建议。

2.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

在调研过程中,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通过个别访问、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工作,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通过对问卷调查收集得到的信息予以整理,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

①年龄分布。根据调查的数据,建筑行业员工在36-50岁属于工伤高发阶段,占42.59%。由此可见,中青年农民工在身体素质、体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已成为成都市建筑业农民工的主体。

②教育水平。根据调查的数据,有40.74%的员工为初中学历,占比为多数;大专以上占比仅为16.67%。这表明,建筑行业多数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不高,缺乏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大多从事艰苦和易发生事故的体力劳动,他们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也较低。

二、成都市建筑行业工伤现状?

(一)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工伤政策认知不够,抱有侥幸心理

部分建筑企业即使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亦会出现拒绝支付工伤赔偿、医疗救治等合理花费,存在认为应由员工自己承担医疗费用的认知。

(二)措施不力,部门配合不到位

(三)部分建筑企业及职工对工伤保险政策不清楚,对保险赔付理解误差

部分建筑公司参加了商业保险,以为能够代替建筑业工伤保险,其实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两个截然不同层次,两者的给付标准存在区别,并且两者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参加工伤保险是根本,购买商业保险是增补。

(四)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不够,企业及劳动者存有盲区

从调研结果显示,建筑企业和劳动者对参保政策不了解,大部分企业对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认识不全面,包括工伤发生后的申报流程及赔付方式均不清楚;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对发生工伤后,自己应享有的权益不甚了解,缺少维权意识。

三、措施和建议

(一)多部门联动协作,扩大工伤保险宣传力度

同时可加强社保经办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工伤认定部门、工会组织及劳动监察部门协同合作,以便针对重大工伤事故,可以快速启动应急响应。

(二)建议简化建筑业工伤理赔手续,实现快速理赔

(三)加大执法力度,按期检查

按期检查与定期政策宣传、讲解工作可协同配合进行。

(四)企业希望能得到工伤法律咨询方面的支持以及目前针对工伤政策的讲解帮助

四、结语

高楼大厦被视为现代社会繁荣的象征,建筑业劳动者用双手构筑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也在用自己的血汗撑起家庭的脊梁。但一旦发生工伤,倒塌的可能就是整个家庭。根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由于建筑事故伤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行业。提高保障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工伤合法权益,既迫在眉睫,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欧阳中梅:《浅谈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载《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

[2]袁玉玲;王峰:《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载《科技视界》2017年。

[4]尹现波;张小曼:《建筑业用工单位工伤保险责任浅析》,载《法制博览》2021年。?

THE END
1.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基于对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实证研究(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基于实证调研 (一)法律援助的经费支出和办案补贴 (二)法律援助人力资源及人员素质 (三)法律援助的标准及批准比例 (四)法律援助案件是否被区别对待 (五)法律援助案件的挑战和前景 三、主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http://legalaid.cupl.edu.cn/info/1012/1111.htm
2.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浅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浅析 摘要: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广泛存在,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探寻法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更深的是如何探寻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建立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b1x80fu.html
3.成都社会科学在线9、《邓小平思想方法与创新》(专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年12月 彭健伯 (攀枝花学院) 10、《三个代表思想体系研究》(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3月 程显煜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 黄国华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 李仁彬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4.开展司法救助工作计划范文范文(集锦)七、在农忙、春节等大批农民工返乡之际,**各村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宣传法律援助知识,增强了农民工的*意识。 八、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和国家的方针**、法律、法规,学习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和业务水*,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https://www.jsycf8.com/zhishizongjie/293389.html
5.我区工会工作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建议理论实践一是以省、市总关于帮扶中心达标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工会帮扶品牌;二是实施法律援助工程,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遭遇侵权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三是加强职工信访工作,主动参与、及时介入劳动争议协调处理工作;四是继续打造工会助学品牌,精心组织“金秋助学”活动;六是开展“送文化”活动,兴办“职工书屋”,为职工和农民http://www.zwxww.net/show-22-146988-1.html
6.[履职尽责方面存在不足和整改措施]履职尽责不到位方面问题整改具体表现:①系统学习不够。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需加强期货、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不断提高协助公司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担当的精神不够。需加强对分管工作的领导,协助公司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http://www.wenzhangdaixie.com/a/xinwenkuaixun/xingyedongtai/2024/1129/876957.html
7.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上)报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作用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针对农民工存在的十大方面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并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与改善城市政府以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等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方面阐明了应对之策。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ushe/2009/09/1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