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劳动局和法律援助中心签订工作协议
没有劳动合同,辛辛苦苦的工作却拿不到工资,如果在工作中受了伤或和单位发生纠纷,劳动局仲裁委员会都无法受理,进城务工人员如果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
日前,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宝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同签署了《关于宝山区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协议》,对那些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仲裁无法受理的农民工,宝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将免费派出律师帮助这些弱者,尽可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干了活不知道单位名称
据了解,目前在宝山区大约有40多万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大多从事着一些繁重的体力工作。由于他们找工作时大多靠老乡或熟人介绍,许多人只要有活干,也不顾究竟是哪家单位雇了自己,老板叫什么名字,也谈不上签一纸劳动合同。等到活干完了,工资拿不到时,也不知道究竟该向谁去要钱。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劳动仲裁机构,很难受理此类劳动争议,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由此得不到维护。
发生工伤后悔没签合同
去年9月21日,宝山法律援助中心走进了两位矮个子的民工,其中一个胸口缠着白色的绷带,走路佝偻着背。伤者自我介绍姓帅,来自四川。6月16日经老乡介绍到宝山高境某建筑队打工。据他回忆,当时老板不肯签合同,在老板一再表示不会少一分钱的情况下,小帅答应留下来干活。8月9日小帅在执行安装8米高的照明电灯时,从高空中摔下,导致左侧7根肋骨骨折,并伴有气胸和少量胸腔积液,同时左眼眉部皮肤裂伤16厘米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