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是今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成绩公布的日子,有自媒体根据今年3月份有12.7万人8月份有2.6万人共计15.3万人领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上分析,今年28.4万人参加主观考试的考生,还将有一半以上15万人以上通过法考。
有自媒体根据2022年招标45万套法律职业资格证印刷项目的事实验证,到今年10月15日新的2025-2027年的印刷招标公告看,推测出未来三年规划通过的法考人数约为44万人,与上一个三年周期(2022-2024年)的45万人略少。
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法考通过人数还将一如既往的保持充足供应。法考成绩尘埃落定,越来越多的过来人告诫还在兴奋自己通过了法考者的是,不要以为一证在手、饭碗无忧,思想还停留在“天下第一考”的阶段,当下有了法考证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律所实习的法律人,已经比比皆是。
随着通过法考的人数每年都以十四五万人的增加,律师队伍的从业人数也在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加。综合数据显示:2017-2023,7年来全国专职律师人数的增加趋势是,36.5万→42.3万→47.3万→52.2万→57.48万→65.16万→75万。司法部计划的2025年律师人数达到75万,2030年达到100万人,肯定会提前完成。
不过,官媒的报道,似乎并没有引来有关方面的重视,律师行业的人满为患、竞争白热化的趋势,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现实层面,律师为了承揽案件、推广案源,早就手段无所不用,到了“拼资源”的地步了。什么是拼资源?看看这几年律师涉案的原因,已经呈现五花八门的局面了。那些号称业界大佬的领军人物也是屡屡犯案,偶有披露的司法文书中,令人不由的感慨,所谓的资源维护,原来手段也是如此,哪还有半边法律精神?
不过,跟律师界的人多案少、竞争态势一片红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法院都在面临着案多人少的局面,以至于法院纷纷喊出了“遏制案件增量”的工作要求。
今年的两会上,“人案矛盾日益突出”、“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分别出现在了2023年的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主要数据两篇报告中。两会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提出“目前,许多基层法院、检察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建议“设置助理法官助理检察官”,“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2月22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周翔介绍到,不可否认的是,有效破解知识产权维权的这些难题,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法庭目前人案矛盾日益加大,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破解还是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