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你需要知道的维权法律知识

2023年315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

“提振消费信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知道,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是唯一的武器。那么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常识有哪些,要怎么运用?

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01、安全保障权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02、知悉真情权

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03、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04、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的权利。

05、依法求偿权、求教获知权、依法结社权

06、维护尊严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07

监督批评权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消费者不仅是市场的主体,而且是国家社会的主人。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都有哪些?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0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典》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02、索要发票

发票不仅是购物的凭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证据。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还有保修卡、信誉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警示标志等凭据,都要保管好,以备急用。

03、维权时限要牢记

04、维权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

消费者如何维权

一、线下实体店

二、线上店铺

消费维权指南

一、拒绝霸王条款

“特价商品概不退换”“未在规定时期内支付尾款,预付定金不予退还”“本店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金银饰品概不退换”“买一赠一,对赠品不实行三包”“先签收后验货”“超多30天不提货者,本公司有权自行处理”“酒店餐饮包间最低消费XX元”“订金本公司一律不退”“预付卡消费:本店对该卡有修改和终止使用权”……以上条款均为霸王条款,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遇到以上条款均可投诉。

如何认定霸王条款,消费者只要擦亮眼睛,把握好以下几点即可:

二、切勿盲目支付“定金”

部分商家混淆“定金”与“订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定金不退,订金能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定金有着债务担保效力,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即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如果单方面取消订单,无权要求卖家返还定金。

三、消费维权请记住一个号码

消费者投诉提供哪些资料?

消费者向消协投诉要提供文字材料或投诉人签字盖章的详细口述笔录。其内容如下:

为方便消费者投诉,中国消费者协会设计了统一格式的投诉卡。消费者可以按卡样制表填写投诉内容,也可以按上述内容写投诉书,然后将凭证、证明材料复印件附上,寄给或送给消费者协会。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消协同意,消费者不要轻易将凭证、证明材料原件和商品实物寄去,以免丢失,给问题的处理带来麻烦。如果投诉内容比较复杂,最好亲自将材料送交消协,并进行口头补充说明。

消费者投诉误区有哪些?

01、所有消费均可投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因此,非此对象的消费投诉不属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

02、所有购买商品均可投诉

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出现以下2种情形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一种是超过保修期的商品不予受理;一种是使用不当、人为造成的损坏不予受理。

03、“假一赔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也就是说,假一赔一,而不是假一赔十。

04、所有投诉均可得到精神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25条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05、消费中丢物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丢物通常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当然,如果消费者在超市将物品交由存包处保管,领取时发现物品丢失,消费者协会则可介入调解。

06、所有投诉消费者协会均要受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投诉不予受理:

07、商品的质量纠纷由消费者协会判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的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常识,你都学会吗?希望每位消费者在消费时受到侵害时,都能理性维权。

THE END
1.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律师普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律师普法更多>>https://www.110ask.com/tuwen/6175720471466829083.html
2.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一条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消费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本条例保护。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守本条例http://scjg.luohe.gov.cn/contents/2367/139633.html
3.2022年最新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全文头条新闻法律资讯导读:最新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是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制定本法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下面跟大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https://www.maxlaw.cn/n/20220121/10330551734080.shtml
4.法律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哪些规定1、 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Om1yZchNC2R.html
5.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实践及合规体系构建/王岩飞(2023-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字实用版)/法律出(2023-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含产品质量法)注解与配套/中国法(2023-9-17) 【202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中国法(2023-4-24)http://www.law-lib.com/zt/6520.asp
6.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2篇(全文)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近20年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重要消费群体, 消费对象等等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与此同时, 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各类不同的消费欺诈, 消费者获取信息缺失, 霸王条框, 不合理费用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pelu0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