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保护伞”为职工维权益,“法律服务热线”助企业复工,“法治体检”为企业“把脉”
重庆工会组织千名律师服务基层
“我们与公司产生了劳动关系纠纷,公司从头到尾没有跟我们谈经济补偿问题……”前不久,几名职工来到重庆渝中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寻求律师帮助。
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重庆市总工会开展“千名律师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组织全市工会法律工作者和志愿律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与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共为4140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5371次;为63500名职工提供法律服务7906次;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53件,涉及金额1468万元,其中调解因疫情产生的劳动争议131件,涉及金额564万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日前,重庆渝中区某地产公司的两名职工,将一面锦旗送到渝中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手里。
双方各执一词,便向渝中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渝中区总工会志愿律师于婷她前后经过4天线上沟通,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公司按照各自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人大约2万元。
“法律服务热线”助企复工
春节假期结束后,重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复工复产的政策,明确企业复工复产的条件。多个区县的总工会,及时开通了“法律服务热线”,每天安排一到两名律师当值,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按下复工“加速键”。
经过当值律师协调,吴先生在取得复工复产的批文后,公司顺利复工。
重庆九龙坡区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能顺利复工,得益于工会开通的“法律服务热线”。“这个热线不仅能帮我们理解复工政策,还能解答各类用工问题。”
“法治体检”帮企业“把脉开方”
“公司现有职工300余名,复工以来还新招录了一批职工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公司还安排孕产期女职工在家休息……”日前,西西弗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向重庆渝中区化龙桥街道总工会的工建指导员及工会志愿律师介绍道。
渝中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萍介绍,区总工会组织了由志愿律师、工建指导员、工会干部组成的服务工作团队,通过线下走进企业、线上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辖区企业进行了一次“法治体检”,排查并化解企业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劳动关系矛盾。
“目前,我们共线下服务企业322家,线上对企业开展问卷调查218家。接下来,我们将长期开展‘法治体检’工作,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张涛莉说,“还将用好互联网+工会,开通线上‘云课堂’,组织律师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用工规范、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培训。”(记者黄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