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妇联权益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调研组来厦,调研我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情况。记者获悉,我市已形成市、区、街(镇)、村(居)四级信访维权平台,全市54个派出所均设置家暴报警点,信访调解员、妇女调解员、反家暴妇女庇护站、妇女法律援助站等等,共同为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架设了一条“绿色通道”。
据悉,在家庭暴力案例中,丈夫对妻子施暴占了绝大多数。为鼓励遭受家暴的妇女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市妇联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开通12338反家暴热线,改信访接待由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每天下午妇联信访接待室都开门接待上访群众,保证了妇女群众的难事有人听、急事有人办。
如今,全市54个派出所全部设置家庭暴力报警点,报警笔录回执可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据。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引入“警民联调”机制,成功调解一些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引起的轻微违法案件。各区妇联均配备专职信访调解员,镇(街)依托综治信访维稳服务中心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小组,村(居)设立妇女维权站,村(居)妇联主席全部进入人民调解组织,形成了市、区、街(镇)、村(居)四级信访维权平台。市妇联还与公安、法院、律师协会等部门联系,聘请律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担任信访调解员,扩大了人民调解服务社会民生的范围,为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架设一条“绿色通道”。
2007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站,为受害人提供庇护和其他必要的临时性救助。近4年来,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为5300多名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此外,我市在全市法院、妇联推广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工作机制”,市、区法院成立的“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及覆盖全市476个社区的“无讼社区”创建工作等,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