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部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贝I」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如何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b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物质帮助权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这项权利的保障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13、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H由权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第二部分依法行使权利

1、为什么说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线的?答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自身的界线,不能滥用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⑶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4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答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环节和过程进行

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遵守合法的程序有何意义?答有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4、公民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答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对的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5、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该怎么办?答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涉及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6、协商的方式1赴直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2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平常生活中权益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3具体方法: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得纠纷得以解决

7、调解的方式1具体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2我国调解方式重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8、仲裁的方式1合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协议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2特点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资源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9、诉讼方式⑴公民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2三种诉讼的使用

①民事诉讼——在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争议时;

②刑事诉讼——在人身权、财产权等被侵犯时,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③行政诉讼——在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妥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时第四课公民义务一公民基本义务

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公民为什么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表现在哪里?答1因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规定表现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行保守国家秘密,爱惜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

3、遵守宪法法律,我们应如何做?答1我们要结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2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4、关于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1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2因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3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答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5、关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⑴维护国家安全涉及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2维护国家荣誉涉及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3维护国家利益涉及: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利益

6、依法服兵役1因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权利的充足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自觉承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之,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发明了更好的条件

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如劳动;受教育.公民权利的充足实现有何意义?答:公民权利的充足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何意义?答: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发明了更好的条件.如何做到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并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何为法定义务答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6、我们公民应如何切实履行法定义务?答1法律规定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也许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2法律严禁做的坚决不做上市法律所严禁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7、什么叫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答公民实行了法律所严禁的行为,或者没有实行法律规定做的行为

8、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应依法承担如何的相应法律责任?答:

①违反民事法律一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一一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一部分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地位和作用是如何的答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⑵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3、现阶段,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涉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1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3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5.集体经济1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2集体经济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长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3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6、非公有制经济1非公有制经济涉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长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发明力4地位重要性: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一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主线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事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大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足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人民代表的义务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规定,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如何的优越性?答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蓬勃生机活力

②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主线政治制度安排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的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

③必须全面推动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互相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动各项事业

6、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答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主线政治制度第三部分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答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具体内容(形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答: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奔腾

③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各民主党派1民主党派的含义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列举我国的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3性质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人民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2有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3有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的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涉及公民,也涉及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涉及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涉及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5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规定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通过立法加以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3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行政、以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抱负变成现实第二部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如何的特点?答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因素)是什么?答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如何结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

①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优越性?答

①有助于把国家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③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错误!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H治组织

9、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工作内容是如何的答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重要事务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2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规定和提出建议

10、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的优越性是什么?答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一部分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5、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答:

①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②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④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行,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第二部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行政机关的性质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3、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如何的?答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报告工作

4、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由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5、职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重要职权重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行政机关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答:

①行政机关行使的职权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7、为什么要对行政权的监督?答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是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行的容易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补偿第三部分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1人民法院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⑶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4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a、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队和个人的干涉5人民法院的作用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2、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⑶人民检察院的职权: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的确施

(4)工作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队和个人的干涉

(5)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规定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部分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无法治不自由

1、自由是人们向往的,人们渴望自由

2、自由的价值(拥有自由的意义)是如何的?答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并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3、为什么说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答: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4、如何理解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答

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重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合法行使的各项权利

5、法治与自由有何联系?答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线,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也许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二、法眼看平等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抱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平等的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限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部分自由平等的追求

1、我们要珍视自由,该如何做呢答

(1)要知晓自己的权利,对的结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2、践行平等,我们该怎么做?答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别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④把平等原则贯彻到平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

3、什么是特权为什么要反对特权?答

(1)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要反对特权,因素是a、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生活中,有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运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或运用社会关系追逐个己之利,并设法逃避法律制裁)b、法律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处C、每个公民,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4、为什么要平等对待别人的合法权利?答由于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5、应当如何平等地对待别人的合法权利?答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一部分公平正义的价值何谓公平?(公平的含义)答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解决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的内涵涉及哪些方面?答涉及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具体而言

①权利公平规定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②规则公平规定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③机会公平规定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公平的有何重要性?答: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为什么说,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答

(1)公平可以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2)可以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5、为什么说,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答

(1)公平有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2)公平有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发明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连续发展

6、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正义的内涵)答凡是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7、正义的价值是如何的?(正义的重要性)答: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的之一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8、正义有哪些规定?答

(1)规定依法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处罚

(2)规定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规定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9、社会制度与正义的关系是如何的?(为什么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答

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全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10、为什么说,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答

(1)正义有助于恰本地调整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足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发明性

(2)正义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第二部分公平正义的守护

1、为什么公平的实现需要我们的努力坚守?答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维护公平,我们个人该怎么做?答

(1)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2)碰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3、要谋求用制度来保障公平,该怎么做呢?答

(1)立法方面在规定权利义务、分派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当得到的

(2)司法方面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我们要成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该怎么做?(守护正义,我们个人该如何做)答

(1)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为共同心声⑵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5、司法应当如何来维护正义?答

(1)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保证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6、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应当怎么办?答国家积极推动以亘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规定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7、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该怎么做?答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的,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③我们要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3、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重要体现在哪里?答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足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期,实行民主集中制

5、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6、规范国家权力运营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营?答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假如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规范国家权力运营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营的答: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权力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费任)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⑶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是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答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实行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6、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作为主线的活动准则的?答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昱邑法、保证执法、支拉司法、带头守法.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具有如何的地位?答宪法是国家的主线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主线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答1从宪法和法律的内容上来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主线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从宪法和法律的效力来看: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反,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3从宪法和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从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贯彻

9、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更为严格?答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10、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答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贯彻宪法是对国民基本权利的主线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国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部分加强宪法监督.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如何的意义?答监督是权力对的行使的主线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如何的?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行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行的职责

3、加强宪法监督,是如何实现的?答⑴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宪法监督职责

(2)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设立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爱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1)学习宪法既要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历程,又要着重领略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⑵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规定,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⑶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贯彻在实际行动上

6、践行宪法,我们该怎么做?答

(1)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行、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部分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3、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限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关于政治自由1政治自由涉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足表达自己的意愿

5、关于监督权1含义:

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重要性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严禁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严禁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9、住宅不受侵犯1因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⑵法律规定严禁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10、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1、关于社会经济权利1财产权a财产的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b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查亘、便里、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劳动权a重要性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的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

易购文库在线客服qq:339935863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339935863

THE END
1.法律基础知识概述法律常识法规解读司法体系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则。它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形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首先要了解其概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立法与司法体系 法律的制定过程称为立法,而执行法律的部门叫做司法机关。在这个过程中,立法机关根据社会需求出台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78999.html
2.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该知道的那些简单法律事儿在我们平凡的日子里,法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每一步的选择和行动。然而,有的人可能会问: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这不仅是对法律的一种好奇,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法律。简单来说,法律就是规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稳定而制定的规定。这就意味着,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2369.html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此外,还制定和修改了一批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法律。 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各项法律相适应,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权限,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制定了大量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促进法律体系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4.名誉权内容涉及到哪些方面,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名誉权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https://v.66law.cn/wenda/1448486.aspx
5.2024年股权转让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涉及哪些内容?导读:在股权转让中,对目标公司的全面尽职调查是一项关键步骤,旨在揭示潜在的法律、财务、经营风险。这涉及到对公司基本信息、股权结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法律合规性等多个方面的深入调查。 股权转让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涉及哪些内容? 1. 公司基本信息:需要核实公司的注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公司章程https://www.maxlaw.cn/n/20240328/11033000031242.shtml
6.公基必备考点—法律篇①52.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国家、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53.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54.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和行为。 55.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是法律事实。 56.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MyNzE3MA==&mid=2247521352&idx=2&sn=2b4524b632eb8709bea6c24421707d77&chksm=968a16e279487b3d115e8689b8ed8d89ced7155d1ed71eea32ff550ff932f67a2a2fc0aeb9c5&scene=27
7.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知识问答(CISCN)本文涵盖了多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内容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跨境传输、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强调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96568/article/details/125030825
8.《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哪些主要内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埃及的一部重要法律文献,其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内容https://ask.zol.com.cn/x/2167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