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与团区委等打造“青春护航基地”∶帮助60余名罪错青少年复学工作观护典型案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刘胤衡记者陈晓)《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白皮书(2020—2024)》今日发布,其中提到,石景山法院牵头与团区委等单位建立北京市首个综合性帮教基地“青春护航基地”,涵盖复学、就业、城市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个帮教项目,已帮助60余名罪错青少年复学、工作。

通报会现场。石景山法院供图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11月,该院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5件,其中涉未成年被害人案件38件,未成年被告人案件7件;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643件,排名前三位的案由为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审理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13件,案由主要集中在行政登记、行政处罚、行政确认等。

石景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詹文杰介绍,法院积极践行“未成年人审判融合发展”理念,探索涉未成年人案件“三审合一”融合审判特色机制,即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审判职能的融合贯通,激发未成年人审判“1+1+1>3”的综合效能。这一机制的实施,找准了未成年人案件的痛点、打通了堵点、破解了难点,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未成年人案件融合审判的“石景山模式”。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官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到李某系孤儿,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为此,法院充分挖掘未成年人审判融合的工作优势,主动对接辖区帮教基地,委托司法社工对李某开展判后帮教,并帮助李某在爱心企业找到工作,由法院、社工、企业、帮教基地等共同对其进行监督和帮教。在领到自己第一个月工资时,李某主动将其交给被害人赵某某作为赔偿金,并向赵某某鞠躬致歉。经过多方力量历时3年的持续帮教,李某已回归正常生活。

詹文杰说,石景山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在诉前环节,该院与石景山区教委合作,在全区50余所学校成立防范校园欺凌工作小组,将普法宣传融入学校日常教育,预防和调解校园矛盾纠纷。在诉中环节,该院与区妇联共同建立“相伴青春观护站”,聘请社会观护员开展社会观护工作,已在近70件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开展该项工作,80余名未成年人从中受益。在诉后环节融合社会治理,石景山法院牵头与团区委、区检察院、司法局和教委合作建立综合性帮教基地“青春护航基地”,涵盖复学、就业、城市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个帮教项目。

THE END
1.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业务操作指引(五)解答有关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六)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可从事的其他业务。 第二条 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应审查当事人个人信息、申请事项等相关条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参见附件一),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http://sdlawyer.org.cn/doc/201304/0e087e68-8fbf-4edd-8819-babf11a7dea3.htm
2.法律咨询登记表(标准版)1.登记表系依据咨询人所陈述的事实以及所提供的材料而作出,本法律建议仅供参考; 2.表格填写完毕,请交至本社区服务中心统一汇总,本庭将择日现场解答。 企业法律顾问服务计划安排 企业法律顾问服务计划安排 导语:中国的律师制度起步较慢,法律顾问的作用也未被得到充分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律师就是帮人打官司的,出了法律https://www.360docs.net/doc/4e320764.html
3.《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全文王丽律师12.公安机关侦查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案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及时对性侵害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对未成年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提取体液、毛发、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指甲内的残留物等生物样本,指纹、足迹、鞋印等痕迹,衣物、纽扣等物品;及时提取住宿登记表等书证,现场监控录像等视听资料;及时收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138.html
4.有关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询问未成年被害人,应当考虑其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对与性侵害犯罪有关的事实应当进行全面询问,以一次询问为原则,尽可能避免反复询问。 1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告知其如果经济困难,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https://www.66law.cn/laws/1033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