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作为窗口部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而设立的。红古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专业团队,致力于推动司法服务的创新、优化和升级,不断提升法院的公信力和满意度。
红古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300平方米,按照职能分工设有立案服务区、诉讼服务区、信访服务区、便民服务区四大功能区。不仅承载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诉讼费用收取、案件查询咨询、材料收转、信访接待,还负责诉前案件调解、速裁案件办理、案件集约送达等,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
基本情况
立案服务区
1、安检区
设置安检门、安检机各一台,工作日有值班法警两人,负责对所有进入诉讼服务中心的人员实行身份认证,人身、包裹进行安全检查。
2、服务窗口
窗口1、2负责民事、执行立案(含案件录入)
(1)受理民事案件的起诉;
(2)受理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特别程序等案件的申请;
(3)受理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先予执行等申请;
(4)计算并通知原告(申请人)预交案件受理费(申请费);
(5)受理执行案件的申请(包括初次申请执行、恢复申请执行)。
窗口3负责刑事立案(含案件录入)
(1)对刑事公诉案件进行立案登记;
(2)受理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起诉;
(3)计算并通知刑事附带民事原告预交案件受理费。
窗口4绿色通道、跨域立案
(1)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的起诉;
(2)受理军人、老弱病残当事人的起诉;
(3)受理司法救助申请;
(4)帮助辖区当事人跨域立案;
(5)计算并通知原告预缴诉讼费。
窗口5费用缴纳
办理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缴纳、退费等。
窗口6信访接待
负责接待处理来信来访案件,办理申诉案件复查等工作。
诉讼服务区
由人民调解室、速裁团队办公室、巾帼工作室、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集约送达服务中心组成。
1、人民调解室
主要负责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由2名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活动,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
2、速裁团队办公室
主要负责速裁案件办理、诉调对接工作,由3个办案团队组成,快调快审,提高办案效率。
3、巾帼工作室
主要负责涉及妇女、儿童案件,与妇联对接,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4、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接待室)
与司法局对接,由律师值班,负责法律援助工作。
5、集约送达服务中心
利用电子送达平台,负责全院民商事案件的送达工作。
信访服务区
1、院长接待室
由院领导轮流值班,负责处理日常诉讼服务(含信访工作)事宜。
2、远程视频接访室
设置专门用房,配置远程视频接访专用设备。
便民服务区
配备自助饮水机、外网电脑、各类智能化自助终端(自助立案、自助阅卷、自助书写诉状等)。
放置各类宣传手册、操作手册,悬挂“诉讼服务流程图”“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诉讼风险告知书”等。
主要做法(特色)
一站式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即从诉讼引导、诉前调解到窗口立案、法律咨询、案件查询、费用缴纳再到速裁案件办理、集约送达,提供全方位、快速、便捷的服务。
信息化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信息化服务,建立、完善数字化、网络化工作平台。通过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申诉、电子送达、电子查询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当事人提供各类便捷式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智能化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引入各类智能化终端,提供无接触式送达、3D导航、自助立案、自助阅卷、自助书写诉状、自助风险评估等,通过人工智能系统为当事人提供智能化的法律咨询和导航服务,解答常见问题,为当事人提供准确、快速的司法服务。
公开化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秉承公开化服务。配置智能化宣传终端,公开庭审直播、公开案件开庭情况等;设置服务满意度评价,通过服务评价、意见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对司法服务的需求,调整工作方向,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实际成效
二是增强司法透明度。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手段,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案件查询、进展通知等信息的及时、透明发布,使当事人对案件进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增加了司法公正和公信力。
三是提升群众体验。诉讼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注重人性化服务和高效沟通,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关怀。同时,通过服务满意度调研,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升群众体验,树立了良好的司法形象。
在未来,诉讼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化司法管理,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与时俱进地满足当事人和社会的司法需求,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红古区法院曹莎
编辑:张丽娜
原标题:《【兰州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红古区法院推介主题:诉讼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