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三人谈:公益律师科普法律援助

当前,全国律师行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该同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相融合。我们常说律师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更多的应是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专业优势,为全社会、为老百姓提供全面、优质、高效、均衡的法律服务,其核心内涵正是公益法律服务。那么公益法律服务具体包涵哪些内容呢?此次我们邀请到了安徽皖正律师事务所的三位律师来为大家科普并谈一谈他们的想法。

嘉宾阵容

尉迟立君:安徽皖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皖正所破产业务部负责人,中共党员、法学研究生、三级律师,安徽省律协长三角律师业一体化工作委员会、安徽省律协企业合规管理专业委员会、合肥市律协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合肥市律协破产清算与并购重整组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度庐阳区优秀志愿者,华东三省一市“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入库人才,瑶海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六安仲裁委仲裁员,团中央反校园霸凌普法员,安徽省维护妇女权益法律志愿者,安徽省女企业家协会法律与财税委员会顾问,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员,合肥市社会观护员,合肥市总工会职工法援律师,合肥市法律明白人,合肥市教体局“防性侵教育进校园”讲师。

唐雄文:安徽皖正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系安徽省律师协会医疗卫生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青年律师人才库入库律师(工程投资建设与房地产方向)、合肥市律师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委员、合肥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纠纷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

王朋:安徽皖正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法律硕士研究生、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员、合肥市总工会职工法援律师、庐阳区法律援助中心法援律师、合肥市法律明白人。

访谈对话

主持人:什么是公益法律援助中心?您认为这种机构的设立有什么益处?

唐雄文:1995年2月28日,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获批准,11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此后,全国各级法律援助中心陆续成立。目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区县、市、省、全国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均已成立,是隶属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二级机构。

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支付法律援助补贴。各级法律援助中心是中国法律援助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公益律师提供的免费法律援助有哪些形式?可以展开说说吗?

唐雄文:公益律师能够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形式很多样,可以为受援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与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及非诉讼代理、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等等服务。

以刑事案件为例,如果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缺席审判案件的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如果当事人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也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主持人:请问您具体参加过哪些法律援助事件?对他们提供了什么具体帮助?

王朋:我依靠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妇联等平台办理过多起法律援助案件。其中,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办理的案件最多,主要分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民事主要以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为主;刑事主要为未成年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以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提供辩护。工会以解决职工劳动争议纠纷为主,妇联主要代理妇女儿童的维权案件。

主持人:您觉得目前社会上关于法律援助机制这一块还需要什么改进或完善的地方?

王朋:随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生效实施,法律援助各方面机制更加完善,不管是从法律援助申请方面,还是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监督方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上困难或符合法定条件(比如未成年人、盲聋哑人、死刑、无期徒刑),二是案件的类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的范围。

法律援助的范围也应该有所限制,一方面考察案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方面考虑对律师业务创收的影响。从《法律援助法》的规定来看,援助的范围基本上是赡养、抚养或劳动报酬、人身损害等生活必要费用的案件,面对的人群处于弱势,经济状况也不好。另外,如果全部案件或过多的案件类型纳入到法律援助,那么律师收费的商业案件会大大减少,也会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现有的范围相对来说恰到好处,既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又保证了财政负担和律师业务。

个人认为法律援助机制是相对完善的,现实中主要会遇到受援人疑惑法律援助是否会尽心尽力搞好,总觉得法律援助是无偿的,律师在办理过程中会不尽心。因此《法律援助法》中也对律师在办理案件的各个环节规定了监督机制,比如开庭前各种谈话告知,开庭时旁听打分,对卷宗整理进行打分,结案后回访受援人,补贴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等。法律援助更加规范、透明。

主持人:是什么促使您一直坚持做公益援助?您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尉迟立君:“做律师就要有颗公益心”,我在从事律师执业之初,便是这么想的。这可能与我之前从事的职业有关,在成为执业律师之前,我在医院的医护岗工作了九年,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而律师职业与之有相通点,就是那义不容辞的公益心。再者,随着我执业年限的增多,办理公益援助案件的增加,在我内心也逐渐强化了律师是“人民律师”的信念。在法律行业有这样一句话:“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当仁不让。对律师的本质属性有了认识,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开展公益援助,借用一位律师前辈的话说就是,我们律师做公益援助,不仅“要我做”,更得“我要做”,而且“做得好”,努力“做持久”,从而让公益法律服务,成为律师的生活习惯,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常态。通过一个个援助案件,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所以说坚持并积极地做公益援助是我的初心使然,也是我职业的本质属性。

主持人:律师创收与公益活动(社会尊重)如何权衡?

唐雄文:律师创收与公益活动,两者之间即矛盾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互相成就。

首先,毫无疑问,律师创收与公益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律师创收更多地考虑到律师、律所的经济收益问题,以收入高低作为衡量指标。而公益活动,更多地是在讲奉献,讲社会价值,不能收取当事人的律师费用,不能获得经济回报,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同时,公益活动,虽然无法获利,但有时候能够给律师带来一定的社会声誉。随着律师知名度(尤其是美誉度)的提升,会让更多的当事人知道该律师、信任该律师,遇到法律问题时也更愿意委托该律师,往往会对律师的成长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律师坚持从事公益活动,是一项长期获益的事情。

所以,律师创收与公益活动,两者可以相互结合,种善因,得善果。律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与人为善,帮助他人,让自己、家人、社会获得愉悦幸福,总归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尉迟立君:“律师创收”与“公益活动”,这两者用“权衡”来比较,不是很准确。我个人理解,两者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名律师、一家律师事务所要保持良好的信誉度、品牌度,很重要的一点是,就是要经常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我参加各种社会组织公益活动得到了认可,收获了荣誉,我作为一名律师的底气就更足。所以,在律师行业,不能单纯的抛开创收谈公益,更不能抛开公益谈创收,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由此可见,鼓励更多的律师参加公益法律服务、让更多的律师持续性从事公益法律服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在加深对律师职业的理解,弘扬律师人民性、公益性的属性,宣传优秀公益律师的同时,还应当发挥律师、律所、律协和政府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THE END
1.用法律援助破解工伤农民工的“律师费困境”各地应该加强对工伤农民工的关注与帮扶,积极购买法律援助服务,鼓励引导律师参与法律援助,通过律师协会、司法系统、工会系统主动对接工伤农民工的维权需求,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如果法律援助到位,工伤农民工在维权时就能够把成本压缩到最低,就有了更多胜算和更足的底气,就能避免因维权费用二次受伤。 https://m.btime.com/item/41tchinr118969rg12eeatufbqc
2.律师事务所律师函14篇(全文)狭义的公职律师是指供职于行政机关或者依法履行社会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法律援助机构, 取得公职律师执业证, 专门为本机关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 包括政府公职律师、事业单位公职律师和法律援助公职律师。本文所述的公职律师仅指政府公职律师、事业单位公职律师。法律援助律师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0x0sx9u.html
3.工伤法律援助靠谱吗工伤法律援助靠谱吗 石晓敏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工伤法律援助靠谱。工伤案件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律师费用由政府补贴,节约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的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完全免费的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22727.html
4.拆迁官司律师团排行榜引起读者的注意:你是否曾经听说过上海市打拆迁官司最好的律师?是否想知道如何选择一位能够为你提供最有效法律援助的律师?本文将介绍上海市打拆迁官司最好的律师及其重要性。 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上海市打拆迁官司的背景和现状,然后阐述为什么需要一位这样的律师。将详细介绍上海市最好的律师的特点http://www.rouhuan.cn/article/1991122.html
5.上海法律援助问答上海律师网上海如何找法律援助律师 上海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委托服务等,市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找到需要的法律援助律师: 公益法律援助中心:上海市公益法律援助中心是由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律师协会联合创办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调解、诉讼等服务,市民可以前往公益法律援助中心咨询https://www.hllawyers.com/yz/
6.工伤律师电话工伤12348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免费人工律师在线咨询电话是12348。免费律师援助法律规定是: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请求国家赔偿。 https://www.fljg.com/news/693842.html
7.公职律师+专职律师联手开展法律援助平安广西网兴业讯(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钟小伶 通讯员 黎婷婷)近日,兴业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公职律师与结对的广西业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共同开展法律援助,办结了一起工伤赔偿纠纷案,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去年8月,在兴业县蒲塘镇某企业工作的梁某操作叉车时突发意外事故导致死亡。蒲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http://m.pagx.cn/news.html?aid=421169
8.法援律师收费吗?哪些人可以申请?聚焦职工法律援助八大疑问近日,司法部最新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修订后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施行,上述“上海市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刘某某工伤赔偿提供法律援助案”作为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也予以同步发布。 那么,新修订的《程序规定》有哪些具体的变化?职工在遭遇劳动侵权时又该如何寻求法律援助https://www.workercn.cn/c/2023-09-13/79797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