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律援助,帮我解决了7万多元的社会保险待遇问题,这份恩情我会铭记于心。”近日,市民李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衡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锦旗虽轻,意义非凡。火红锦旗的背后,是衡水市法援机构架在百姓心坎儿上的“连心桥”。
近年来,衡水市法律服务工作以专业优势为纽带,打响法援公益服务品牌,通过法律咨询、法治宣讲等公益法律服务方式,推进“名优工程”,组建法援骨干律师团,开展“法援惠民生法律十进”等活动,持续为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衡水市司法局把法律援助工作作为保安全、惠民生的重要工作。针对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等出台系列实施意见,作为法治保障重点工程专题研究部署,领衔推动落实。衡水市司法局联合衡水市财政局出台了《衡水市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管理办法》,将法援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同时,把法律援助纳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纳入各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的必答内容。
衡水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赶大集、进工地等“十进”形式,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平台,深入开展“扶贫助残、法援相伴”“依法治欠、温情护薪”“敬老爱老、法律援助在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印发法律援助法2000册和宣传页2万份,开展法律援助法网上答题有奖活动,群发公益短信5000余条,制播宣传片《法律援助解民忧,公平正义促和谐》被央媒转载播放。
设立工作站点,做优服务“一条龙”。衡水市司法局把“平时看得到、用时找得着”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首要建设标准,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市“一条龙”综合法律服务窗口不断完善。衡水市司法局延伸服务网点,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业务,打造“一条龙”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目前,全市设立12个法律援助中心、120余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了5000余个法律援助联系点。同时,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总体上,初步形成覆盖城乡、遍布村居、面广点多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体系。
衡水市法律援助窗口全部采用临街一层无障碍设置、柜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配置自助终端机等智能设备,实现“白+黑”“5+2”服务,并畅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服务热线,实行一个热线、两级管理、三级应用+多项业务,年提供咨询服务万余次。
解决急难愁盼,架起“连心桥”。全市法律援助工作扩大民事、刑事、行政法律援助范围和渠道,让更多人群享受到法律援助。衡水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管理处与民政、人社、部队、工会、妇联等联合为特殊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与人社、法院等联合建立根治欠薪司法联动机制,为“讨薪”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累计追讨欠款千万元。衡水市按照“一次办好”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业务规范,受理、审查、审批时限1个工作日,连续七年对法律援助案卷进行质量评估奖惩,不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各项监督管理措施,衡水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双升,有口皆碑,取得了良好成效。
衡水市司法局以坚决态度、坚定信心、坚强措施,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扩面提质,彰显新担当,履行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