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民援杨杨浦区法律援助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务工深陷犯罪骗局,法援助力从宽轻判

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张瑜律师接受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办理了一起当事人误入诈骗公司的案件。该案件已被收录于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并正式向社会发布。

案情简介

犯罪嫌疑人李某于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某文化公司任职业务员,在职期间伙同他人以代为鉴定、展览、销售客户的藏品为由,骗取被害人财物。经上海复兴明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犯罪嫌疑人李某在上海某文化公司任职期间,共与2人签订委托销售合同,收取服务费金额共计40,000元人民币,其收取涉案账户划入款项共计5,853元人民币。2021年6月23日,民警至犯罪嫌疑人李某的工作地点上海青浦区某商场,将其拘传至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同日,考虑到犯罪嫌疑人李某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决定对李某取保候审。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在收到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移送起诉的材料后,即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李某有权委托辩护人。如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指派律师提供辩护。2022年7月20日,犯罪嫌疑人李某至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在接收审核了李某的申请材料后,于当日向其作出了准予法律援助的行政审批决定,并指派了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张瑜律师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张律师告知李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张律师在查阅了卷宗材料和会见了犯罪嫌疑人李某后,即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取得了联系,提出了李某有坦白、从犯等情节,希望对其减轻处罚的律师意见,李某自愿认罪认罚,希望检察机关对其进一步从宽处理。最后,亦向承办检察官反映李某有退赔意向,希望检察机关在量刑上作出考量。经过张律师的多次沟通,检察机关同意对李某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表示如果李某能在审查起诉阶段退赔赃款,检察机关会在对李某的量刑上进一步从宽。

在与检察机关沟通后,张律师立即联系了犯罪嫌疑人李某,就退赔事宜与其进一步沟通。在确认了李某的退赔意向后,张律师随即联系了两名被害人,向他们传达李某的歉意,并表明了李某的退赔意向。经多次与两名被害人沟通,他们最终愿意接受李某的道歉和退赔款,并愿意配合出具《谅解书》,谅解李某的行为。李某退赔共计4万元给两名被害人并获得谅解。之后,张律师将被害人出具的收到退赔款的《收条》和《谅解书》一起交到了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处。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以下辩护意见:

犯罪嫌疑人李某有坦白情节。李某到案后能够主动交代犯罪事实,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李某系公司员工,从事的本案犯罪行为实在公司领导的授意下完成的,并非犯罪的引起者、预谋者。

犯罪嫌疑人李某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辩别是非能力较差,一味服从上级指挥,对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有限,主观恶意不大。

李某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并当庭表述了其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按照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犯罪嫌疑人李某主动退赔违法所得,积极弥补了被害人损失,获得被害人的谅解。

烈日炎炎,经过张律师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为李某的案件争取到了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好消息。2022年8月22日,张律师和李某一起在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参加了李某涉嫌合同诈骗案的不起诉决定宣告。检察机关最终认定: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钱款,数额较大,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从犯、坦白、认罪认罚、退赔等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因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李某不起诉。决定宣告后,李某喜极而泣,一再向张律师表达谢意。同时也向上海市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真诚致谢。

案例点评

犯罪分子将名下公司包装成很专业、有实力的拍卖公司,组织人员顶着鉴定师头衔给收藏者鉴定藏品,无论收藏品的真伪与价值高低都会谎称对方的收藏品能拍出高价,让受害人被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得失去了冷静思考的能力,爽快地支付服务费、鉴定费等各种费用。而实际上不会开展任何展览、拍卖工作,最后以藏品流拍或未销售为借口推卸责任。因此,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陌生人,更要谨慎辨别虚拟网络中的各类信息。市民需要对藏品进行鉴定时,应该寻找正规途径,到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去鉴定,切勿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到不正规平台进行“古董”鉴定交易。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一味服从上级安排,以为自己的行为只是工作,殊不知已助纣为虐,触碰了法律底线。本案援助律师在办案过程中,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坦白、从犯等法定量刑情节以及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酌定量刑情节为其作罪轻辩护,最终为李某争取到了不起诉决定。同时,经援助律师联系退赔事宜,使得被害人的损失能够得到弥补,实现了本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法律援助律师风采

杨浦区法律援助律师

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张瑜

为受援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是每一名法律人应当承担起的社会责任,面对受援人既要晓之以理,又需动之以情,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有效地疏导与抚慰,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办好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做起,不仅能让更多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为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原标题:《【申民援杨】杨浦区法律援助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务工深陷犯罪骗局,法援助力从宽轻判》

THE END
1.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今日新增0篇案例总量53024篇访问量44489616次 案例全文案例标题检索主题词报送单位摘要案例编号 精品案例762 推荐阅读 人民调解工作 65 法律援助工作 66 公证工作 74 司法鉴定工作 68 社区矫正工作 20 律师工作 44 戒毒工作 227 监狱工作 30 法制工作 0 https://alk.12348.gov.cn/
2.市法援中心一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太原新闻网“选送案例已连续4年入选,这是第14篇优秀案例。”8月1日,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办结的一起对未成年人涉嫌寻衅滋事罪的法律援助案例,日前入选司法部司法行政案例库,并在中国法律服务网推广。 这是一起对未成年人王某涉嫌寻衅滋事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同行朋友与人发生口角,王某出于“兄弟义气”,上前帮腔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08/02/030782982.shtml
3.淮南市入选司法部案例库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数创年度新高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及各县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的方案》工作部署,持续加强法援案例选编工作,多轮次举办法律援助优秀案例征集、评析、研讨活动。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篇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司法部案例库,创年度入选数量新高。 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11228/1570620.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解读知识库法律援助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好《法律援助法》,帮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法律援助法》,我们将分两期,通过17个通俗易懂案例对法律援助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读。 01 想申请法律援助,只有经济困难才能申请吗? 案例 外来从业人员孙女士刚工作第一周就出了意外,因工作区域积水致其不慎滑倒,起身后自觉尚可,便继续工作至下班。晚上回家http://www.jzx7788.com/html/zhishiku471/194574.html
5.福建省司法厅关于表彰2013年度十佳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决定为了表彰先进,总结交流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省司法厅于2013年2月在全省开展“2013年度十佳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选活动。截止活动结束,共收到各地推荐的79篇法律援助案例,经组织有关专家评委评定,《何某盗窃案》等十篇案例被评为“2013年度十佳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以下https://www.pthls.cn/law/e70f481c2aeecdf.html
6.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推行申诉案件法律援助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将经济困难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律师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推行申诉案件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本意见所称申诉,是指案件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决,按照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https://pkulaw.com/lar/591cb3f4cbb6dde4c220d0617b3c97d9bdfb.html?way=textRightFblx
7.人民法院案例库的网址是:中国裁判文书网来自朱锡新律师在继续办好、优化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同时,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体例规范、要素齐全、便于检索的参考案例,不仅为广大司法法律界人士提供更加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也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深层次司法公开的现实需求。可以说,人民法院案例库是针对需求侧创新提供的新型“司法供给”和“法治产品”。O人民法院案例https://weibo.com/2511263564/O2wqol8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