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出版专著简介:
1、《和谐社会与公益法——中美公益法比较研究》,佟丽华、白羽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本书作者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公益法发展的领军人物,其在多年来深人参与、推动我国公益法发展并对美国公益法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创作了我国第一本专门以公益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著作。该书通过对和谐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益法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对公益法律组织、公益诉讼、法律援助、律师协会以及法学院校在我国公益法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难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公益法的百条具体建议。
2、《如何签订劳动合同》,时福茂、王芳等编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3、《如何追讨欠薪》,时福茂、王芳等编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干完活后老板承诺的工资不兑现,你该怎么办该书从“什么是工资”、“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各有哪些工资方面的权利”、“如何追讨欠薪”、“如何寻求法律援助”等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法律如何规定、实践中该如何操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等几个角度来回答列举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5、《办理农民工案件实用手册》,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本书针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予以解答。其中分为“劳动法律规定”和“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办案技巧和方法”两大类。相对于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之前出版的特定主题的普及读物,本书将劳动者从入职到离职之间涉及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收编其中,包括了劳动合同、工资、休息休假与劳动保护、工伤保险、其他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办案技巧和方法”中,援助律师总结整理了在办理大量案件中运用的技巧,尤其是如何获取证据这样的关键问题,对劳动者自我维权提供了指导。
6、《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该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从农民工维权的角度来分析现有法律制度利弊的研究报告,以此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对农民工问题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本书不仅介绍了以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门机构为基础、依托专职专业律师为农民工维权的工作模式,更主要介绍了农民工在欠薪案件、工伤案件、群体性案件以及女性农民工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律师在办理大量案件后提出的建议。尤其是针对当时争议甚大的劳务派遣制度,从被派遣农民工的角度总结了该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专业的援助律师代表普通劳动者,向《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好的法律和政策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个老百姓都可以依法获得保护;而如果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普通百姓在法律和政策勉强望而生畏、不知所措,那么法律和政策就是不成功的。
7、《求助有门——如何获得免费法律帮助》,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这是一本生活家庭必备的工具书。在生活一帆风顺,家庭和谐幸福的时候,这本书就静静地躺在一个角落里。一旦平静的生活,温馨的家庭稍有波澜,甚或风起云涌,这本书就能马上跃入眼帘。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本书讲述哪些法律问题能获得免费帮助。可以说,任何法律问题,都能获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法律帮助,但一般还是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法律纠纷。家庭纠纷、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等民事纠纷,往往更容易获得帮助,而涉及犯罪、民告官等纠纷,获得帮助的难度就会加大。
这本书介绍能获得哪些免费法律帮助。免费法律帮助,既包括司法行政机关主管的政府性质的法律援助中心,也包括来自民间和社会的机构和组织;既包括《法律援助条例》中的法律援助,也包括来自其他渠道的法律帮助;既包括法律咨询,也包括诉状的撰写,接受委托进行代理。
8、《为了正义》,佟丽华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本书第一次公开介绍了致诚公益团队推动公益法的经验和思考。还介绍了致诚公益团队推动未成年人和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的心路历程,包括如何成立机构、如何确定工作思路、如何参与立法、如何开展研究、如何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如何筹集经费、单位内部如何管理和决策、如何确立公益律师的收入水平、如何建立与媒体的合作关系、如何推动成立律师协会专业委员会、如何管理各地专职公益律师和志愿律师等,相信这些经验和思考对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其他公益组织以及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公益组织和公益律师的发展、未来开展项目和工作都有启发意义。
9、《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二)》,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2008年,《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两部对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劳资关系有重要影响的法律颁布实施,那么,这两部法律的实施效果如何对农民工维权有哪些影响从这个问题出发,研究人员依托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以及全国的农民工维权网络,收集整理了从2008—2009年的865件农民工维权案例以及581份调查问卷,从两法的总体影响、工伤保险、劳务派遣、加班费、一裁终局、解除劳动合同、特殊工时制度以及农民工维权成本等几个方面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了两法实施的效果。
10、《澳大利亚劳动法律制度研究》,白羽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本书简略介绍了澳大利亚法律制度、《公平工作法》的部分内容、主要走访过的一些机构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案例。
11、《谁动了他们的权利——时福茂办理农民工案件专辑(四)》,时福茂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本书是《谁动了他们的权力》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是时福茂律师办理农民工案件的专辑。反映了中国农民工律师发展的进程以及他们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所作出的艰辛努力。
12、《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五)》,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该书是《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的系列第二本,包括了工伤案件、雇员损害赔偿案件、欠薪案件、确认劳动关系案件、童工案件、解除劳动合同案件、见义勇为案件、医疗保险案件和刑事案件共40个典型案例。书中的案例来自于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以及全国的农民工维权网络。其中“《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后新旧待遇标准第一案”、“地震无情人有情”、“小煤矿违法开采事故多”、“迟来的荣誉”、“煤矿工人‘被派遣’援助律师帮维权”等案例,在当地及社会上都有广泛影响。通过案例汇编,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农民工维权的曲折复杂和艰辛,还可以了解近年来农民工维权出现的新特点。
13、《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土地维权困境调查(六)》,佟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本书首先是一篇结合全国60个征地案件所撰写的研究报告,报告归纳了当前农村征地纠纷中最为突出的六个问题。还包括了8篇个案,其中4起案件时依靠律师努力成功解决的;另外4篇尚未解决,其中3篇是律师实地调研的。尤其3篇律师实地调研的个案,清楚地反映了当前农民维护土地权益的艰难以及很多地方官员互相推诿、敷衍塞责的态度。编者希望,本书不仅能为国家解决农民荼毒权益问题,也能对推进当前中国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有所启发。
本书是一位父亲对家庭教育领域25个热点问题的深刻反思,就如何成为合格父母以保障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提出了大量具体意见和建议。
15、《律师志愿公益法律服务指南》,王芳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为了推动中国律师行业更多地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致诚公益团队组织出版了本书。
本书不仅对比介绍了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的情况,介绍了律师个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以及法学院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的价值以及可能开展的工作,还具体介绍了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的一些基本方法。
17、《劳动维权全程实录—公益律师特别代理手记》,王芳主编,法律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为了积极宣传农民工保护的理念,能更好地保护农民工利益,中心专门建立了“中国农民工维权网”。
Inordertoactivelyraiseawarenessoftheconceptofprotectionofmigrantworkers’rights,soastobetterprotecttheinterestsofmigrantworkers,theMigrantWorker’sCenterestablishedaspecialnetworkforprotectionofmigrantworkers’rights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