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诚邀您一起做善事
“法援惠民生”项目捐赠二维码
“法援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捐赠二维码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支持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作为法律援助领域的全省性公募基金会,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认真践行办会宗旨,全心全意服务困难群众,累计公益慈善活动支出1.1亿元,资助创建公益项目406个,资助办理法援案件1.9万件,帮助困难群众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约35亿元,为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今年9月5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慈善法的修改,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围绕省政府民生实事和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策划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参加本年度“99公益日”公开募捐活动,于9月5日至9日为法援公益事业筹募善款。公开募捐项目的服务对象包括农民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多个群体,内容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妇女维权、保障房片区居民法律服务、防范校园欺凌等多个领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法律问题,使法治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现将公开募捐项目予以展示。
项目名称:法护童宁关爱成长
实施单位: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少年儿童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本项目由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指导中心策划实施,以“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图书角”为服务阵地,通过专业律师志愿服务团队,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办理、普法宣传、司法救助等法律援助服务,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项目自2022年启动实施以来,先后在南京市设立“法律图书角”23个,开展法律咨询活动41场,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家庭近200户,开设《律师说法》栏目,举办全市未成年人普法绘画比赛,累计受益群众达1.5万余人次,获评“南京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优秀项目一等奖”“南京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为少年儿童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项目名称:家事法援找小曹
项目单位:响水县法律援助中心
2019年2月,响水县法律援助中心启动实施“家暴法援找小曹”项目,开通“小曹120”家暴法援维权热线,在响水县内14个镇(区)和152个村(居)设立了妇女维权法律援助联系点,开通家暴维权“绿色通道”,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等提供法律咨询、案件代理、法治培训等法律援助服务。同时,本项目还邀请心理咨询师为遭遇家暴的妇女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定期组织法律援助律师和志愿者,在学校、村(社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排查困难群体法律需求,探索由“事后维权”向“早期干预”反向延伸特色服务,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案件发生。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余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9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7份,获赠锦旗20余面,中央和省内各大媒体多次报道本项目的工作成效,被江苏省司法厅评为“公民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优秀产品,入选盐城市第二届“十佳法治惠民实事”项目。2024年起,“家暴法援找小曹”项目升级为“家事法援找小曹”项目,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让法律援助服务更加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努力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专业化法律服务需求,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谐贡献法治力量。
项目名称:法律援助“渔家驿站”
项目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法律援助中心
2021年起,连云港市赣榆区法律援助中心在沿海渔民聚集地设立了6家法律援助“渔家驿站”,为捕捞作业渔民就近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案件代理、法治培训等法律援助服务,累计接待法律咨询4600余人次,办理涉渔法律援助案件300余件,帮助渔民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切实保障了渔民及附属产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有力助推了当地渔业发展。
项目名称:校园零欺凌——法律进校园
项目单位:江苏益友天元(昆山)律师事务所
项目名称:岱山法律援助工作站
项目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
岱山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在南京市面积最大的保障房项目——岱山保障房片区,面向保障房片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案件代理、普法宣传、法律培训等“零距离”法律援助服务。自2015年成立以来,工作站累计调解矛盾纠纷301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2件,惠及困难家庭800余户,帮助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举办法治宣传活动350余场,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
项目名称:春蕾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室
项目单位: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
春蕾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室于2023年9月正式成立,通过在南京市江宁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值班点,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办理等法律援助服务。项目团队由4名专业律师组成,他们长期从事维护农民工权益法律援助工作,具有丰富的劳动争议案件办理经验。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现场咨询活动22场,发放普法宣传手册500余册,为1000余名群众提供了耐心细致的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件,成功帮助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南京市江宁区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营造了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项目名称:“法育未来典亮童心”民法典宣贯
项目单位:南京栖霞天使行动公益服务中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建设,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南京栖霞天使行动公益服务中心策划实施“法育未来典亮童心”项目,以“照亮法治之路守护民生之本”为主题,围绕校园欺凌、家庭暴力、交通安全、网络诈骗等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法治讲座、话剧表演等特色活动,助力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进社会。
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在3所学校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10场,开展专家律师讲座15场,发放普法读物500余册,邀请青少年志愿者共同拍摄制作普法短视频30条,通过多元化、贴近学生的普法形式,将法治的种子“播”进校园,“种”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法治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共绘美好未来。
项目名称:连云港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
项目单位:连云港市法律援助中心
据统计,连云港市目前有持证残疾人约10.3万人。为更好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连云港市司法局联合连云港市残疾人联合会,依托残联工作基地,升级打造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站面向连云港市残疾人提供案件办理、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等法律援助服务,计划本年度提供值班咨询服务不少于200天,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少于10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300件,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努力提升残疾人法治素养和维权能力,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项目名称: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工作站
项目单位:宿迁市法律援助中心
本项目计划在宿迁市建设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工作站点25个,定期安排律师值班,开展法律培训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需求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点对点”解决法律诉求。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请求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的新业态进城务工人员,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目前,工作站点已安排19名律师入驻值班,办理援助案件10件,接待咨询300余人次。
项目名称:法援惠民生·宜兴
项目单位: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
“法援惠民生·宜兴”项目秉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服务理念,聚焦基层群众法律需求,面向当地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案件办理等法律援助服务。
截至目前,本项目实现了全市304个村(社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覆盖,办理法律援助资助案件422件,受援对象涵盖农民工、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有效发挥了法律援助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民生中的优势作用。
项目名称: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
项目单位:南京市鼓楼区法律援助中心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事关家庭和睦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为进一步深化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21年9月,南京市鼓楼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专门为妇女儿童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工作站秉承“以人为本、扶弱助困、维护公正、热情服务”的精神,采取律师定期值班接待咨询、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方式,为经济困难妇女儿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工作站成立以来,累计开展法治培训和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0余件,涵盖人身损害赔偿、未成年人抚养、校园伤害、劳动争议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重点内容,成为了全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阵地,为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名称:泗洪农民工维权
项目单位:泗洪县法律援助中心
本项目重点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损害赔偿等常见维权事项,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案件办理等法律援助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共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2件,其中群体性案件52件,惠及农民工家庭659户。本项目继获评“江苏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十佳优秀案例”后,又入选江苏省首批“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办理的倪某等人劳务合同纠纷案被评为2023年度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件。
项目名称:“惠民”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2019年5月,在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的资助下,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在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设立“惠民”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聚焦未成年人法律服务需求,择优挑选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办案经验丰富的6名律师组成专业团队,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案件办理、法律咨询等法律援助服务。2022年,工作站被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列为惠民生项目工程。
工作站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法律援助服务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能作用,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接待咨询近千人,办理未成年人抚养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帮助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让未成年人在法治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
项目名称:法律服务“微”阵地
项目单位: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以“法治惠民服务民生”为目标,聚力打通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神经末梢”,积极推动“法治小区”建设试点工作,将法律服务向基层下沉、向社区前置、向群众诉求的前端延伸,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爱亦有光,涓滴成海洋。法援惠民生,温暖千万家。我们诚挚邀请、热忱期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扫描打开小程序,捐赠支持法律援助公益事业,所捐善款在第三方监督下,公开透明,确保善款善用,点燃困难群众的希望之光。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