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法庭·电子诉讼·公平正义新闻频道

目前,我国关于网上法庭的司法实践中,电子诉讼的推进仍面临诸多法律规定及制度构建上的困境:

第一,电子诉讼存在的法律适用难题。电子诉讼的实践整体上面临着法律适用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了电子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59条规定了视频庭审,此外,大量的电子法律交往的形式有待立法及司法的确认。基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自行制定的规范,效力层次较低,导致更具创新性的电子诉讼实践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难题。

第三,电子诉讼庭审实质化的难题。电子诉讼相对于传统诉讼模式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传统线下审判的亲历性、直接性都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通过视频等进行调查取证、审前程序、开庭审理,对线下开庭审理的直接原则、言词原则与公开原则的挑战,视频庭审对宽带传输、音响设备及摄像集成、同步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在没有相应硬件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将会限制视频庭审的应用;二是线上线下程序的具体转换规则及已进行程序的效力尚未明确。虽然《诉讼平台审理规程》第十四条规定,对于疑难复杂或其他不适合在诉讼平台审理的案件,转线下审理,但是对程序转化的启动权、不适合线上审理的具体情形、已进行的线上诉讼的效力认定问题等,仍需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明确。

严格遵循、充分体现司法规律是电子诉讼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虽然“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但是并没有改变司法规律,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挑战恰恰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遵循司法规律。遵循司法规律,在电子诉讼过程具体就是要遵循审判的不受干扰性、直接性、诚实性、庭审的决定性和公开性的要求。遵循司法规律,就可以研究解决电子诉讼背后的深层次价值选择问题。电子诉讼制度建设的背后需要对民事诉讼价值进行权衡和选择,例如诉讼经济与程序正义、程序加快与审理彻底、言辞与书面审理、司法公正和一般人格权保护等重要价值的衡量,这些价值选择直接决定着立法和法律解释的方向,决定具体制度规则的设置。尤其是要重视电子诉讼中对诉讼参与人一般人格权的保护,电子诉讼虽然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便捷,但却存在巨大的隐私及其他人格权保护的风险,要避免侵害人格权的风险,就要在电子诉讼制度设计上作必要限制。只有遵循司法规律,大力推进网上法庭的创新实践,不断加强对电子诉讼的理论研究,才能解决电子诉讼实践中的各类疑难问题。

基于网上法庭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应提前谋划研究,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次,稳妥有序地推进电子诉讼制度的建立。电子诉讼的实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诉讼结构与诉讼原则,对于简便易于纠错的程序,可先行推进,而对程序要求高,纠错困难的诉讼事项,则暂缓推进。就电子送达而言,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的信任程度,逐步实施电子送达,诸如可以先从符合要求的律师事务所、银行等单位开始,再逐步扩展到其他诉讼主体。考虑到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要建立当事人为中心的电子诉讼基本原则,因此就线上程序启动和线上线下转化程序,应当遵循当事人主义,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适时将线下程序转换到线上,或者从线上程序转换为线下,加强程序转化中对当事人诚信诉讼的要求。

再次,积极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填补法律空白。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针对电子诉讼程序的内容较少,在坚持司法实践不断探索创新的同时,要通过指导案例对现行法律进行解释的方式,不断探索电子诉讼的启动、电子诉讼的保障制度、电子法律交往、庭审前的电子准备程序以及视频庭审等制度规则的建立。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应致力于在诉讼经济与程序正义、程序加快与审理彻底、言辞与书面之间寻求平衡,在维护现有法律稳定性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电子诉讼的法律规定进行解释适用,待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规则解释之后,再推进立法上的完善。

THE END
1.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原告起诉轻松学 起诉 诉讼工具 问题与建议 智能客服 紧急操作咨询 风险评估 诉讼规程 缴费 在线缴费 电子送达 证据交互 举证 质证 在线接收送达文书 文书接收 电子签名 在线庭审 异步审理 异步调解 智慧庭审 执行 执行平台 被告我要应诉应诉轻松学 应诉 诉讼工具 https://www.netcourt.gov.cn/
2.网上法庭怎么起诉黄世皓律师法律短视频网上法庭怎么起诉 2022-06-225,792 视频内容 网上法庭起诉流程如下: 1、在互联网搜索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点击并进入; 2、在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有账号的直接点击当事人登录; 3、点击当事人登录后依次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然后点击登录; 4、提交网上立案申请,法官审查,审查不通过,重新提交申请。审查https://www.110ask.com/video/1687926754382499286.html
3.网上法庭短信通知起诉是真的吗网上法庭短信通知起诉是真的,因为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担心被骗可以携带身份证到法院立案庭核查。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https://m.lawtime.cn/tuwen/509951.html
4.网上挨骂后起诉对方,法院这样判荆楚号荆楚网网上挨骂后起诉对方,法院这样判 近日 因同小区业主何先生 在500人大群里@自己 并辱骂自己“脑壳有问题” 成都市民王先生将对方告上了法庭 起诉对方名誉侵权 7月底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判决何先生在小区500人大群里 向王先生发布道歉声明 保留时间不得少于3天 并向https://www.cnhubei.com/cmdetail/156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