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法学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和保证
1.2依法治国是法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2对于法学对依法治国作用的期待
2.1能够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
第一个期待就体现在法学能够起到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作用。法学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依法治国,往往是需要采取法律的手段才能实现,需要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从而间接地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阶段,急需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个主体对于自身利益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只有通过法学研究工作不断推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主动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新发展以及各个利益主体新需要,加强对现行法律的立改废释,才能最终达到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
2.2能够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2.3能够为国家与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人才
最后一个期待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法学教育、法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提升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学人才,满足依法治国对于全面型法学人才的需要。一个法治高度发达的国家必定是要有庞大的专业法律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通过法学教育和实践等方式培养专业的法律执业者队伍,才能够保障依法治国的有序实施。对于法学生来说,要能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要能够通过法学教育进一步提高立法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学素养,为今后的立法以及执法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法学学者来说,要能够适应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不断推进法学研究工作,进而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发展。
3现阶段我国法学对依法治国所起的作用及其不足
3.1现阶段我国法学对依法治国起到一定的作用
3.1.1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型理论法学与依法治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在治理国家时严格地按照法律规定,其关键就是要注重法治,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做到有法可依的基础前提就是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和观念以及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自新中国成立,我国不断加强法学研究,推动法学发展,这为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和法学理论。近年来,法学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也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发展进程,更多有志向的法学人才投身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加之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加深,推动了我国法学理论和知识的不断创新。这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稳步有序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前提。
3.1.2扩大了法律服务队伍
一部良法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法学人才的贡献。拥有高质量的法学教育是构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已经拥有一批有着极高专业水准的法学人才,为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献计献策。而基层法学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国民的法律素质,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知法尊法懂法的良好社会风气。
3.2现阶段我国法学对依法治国作用的不足在正确看待法学对依法治国所起作用的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在此阶段所存在的不足。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从各方面来讲我们国家都尚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之下。同时也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因此会出现于法学与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稍显不符的情况。我们要发现不足,正视不足。才能更好地规避不足,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法学的积极作用。
3.2.1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3.2.2法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法学教育是中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之一,法治国家必须有高度发达的法学教育。”这不仅是因为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需要法治人才,还因为法学教育能够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纵观全球,我们不难发现各国政界精英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法学出身。因此有人称法学是政治精英的摇篮。“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公职人员学习法律的人数,在意大利占54%,在联邦德国占63%。”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出合格的执法和立法人员,能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注重法学教育对于行政人员的培养。另外就是在法学教育的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的研究教学,而忽略了学生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法治国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这要求我们在注重法学理论方面的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实践经验不足,这也成为法学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则会造成法学从业者缺乏实践能力,更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4提高法学对于依法治国作用的措施
4.1加强法学研究
(1)不断更新法学观念和理论
在探求怎样能使法学对依法治国的作用达到最大化时,不仅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成果,还要对自身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在法学理论研究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及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杜绝故步自封和盲目媚外的思想,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研究道路。法学观念和理论的更新就是我们进行自身完善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促使概念的更新,进而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2)善于借鉴国内外优异的研究成果
如今是一个互相交往借鉴的时代,相互间的学习和借鉴也是法学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也在不断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不仅要在经济方面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要积极遵循开放的理念,丰富我国的法学观念和理论研究,为依法治国提供更多更好地学术理论和建议。
4.2加强对法律人才的培养
(1)加强法学的实践型教学
(2)加强对于执法者的法律素质培养
4.3创造双向促进的法律环境
为了更好、更充分的发挥法学对依法治国的积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法学和依法治国二者之间的双向促进作用,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更大程度上推动双方的发展进程。法学与依法治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创造双向促进的法律环境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法学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学理论观念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增加了科学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稳步开展,也要逐步提高法学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使其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推动法学更高层次的发展。近年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学习法学知识并且积极投身于法学事业,法学专业人才的急剧增多也势必会推动法学事业的发展,而法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又能够为依法治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紧跟时代潮流的、创新的理论依据。因此,要重视法学和依法治国的两者的双向促进作用,促进两者的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的双向促进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二者的双向促进作用,共同为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