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盛斋就是以酱牛肉闻名京城的老字号。月盛斋开业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户教街(现历史博物馆),是一位名为马庆瑞的回民创办的。
月盛原来是一个肉摊,摆在前门与箭楼之间的荷包巷内,主要经售牛肉等。店铺开设后,取名月盛斋。
1、全聚德
全聚德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老字号,创立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光从这一点,就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资历老、辈分高,选料实在,厨工手艺精良,全聚德从一家小小的烤鸭店,一跃成为了社会名流场所,这里的烤鸭色泽金黄,皮脆柔嫩,整只烤鸭呈现一种枣红色,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而且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深受达官贵人、政府高官、社会各界士人的喜爱,在90年的时候,吃全聚德烤鸭,更是身份的象征,全聚德被誉为“中华第一吃”,敬爱的周总理,曾多次把全聚德安排为国宴。2.东来顺3.柳泉居
答:北京名吃老字号分别是:
1、全聚德2、爆肚冯3、烤肉宛4、东来顺5、柳泉居6、便宜坊7、都一处8、小肠陈9、砂锅居10、天福号11、稻香村12、六必居
全聚德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老字号,创立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光从这一点,就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资历老、辈分高,选料实在,厨工手艺精良,全聚德从一家小小的烤鸭店,一跃成为了社会名流场所,这里的烤鸭色泽金黄,皮脆柔嫩,整只烤鸭呈现一种枣红色,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而且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深受达官贵人、政府高官、社会各界士人的喜爱,在90年的时候,吃全聚德烤鸭,更是身份的象征,全聚德被誉为“中华第一吃”,敬爱的周总理,曾多次把全聚德安排为国宴。
2、爆肚冯
“解的是秋馋,吃的是讲究”,当天气变冷以后,来吃爆肚的越来越多,“爆肚冯”开创于清光绪年间,如今已传至第四代,在北京有多家分店,民间有这么一句谚语:“要吃秋,有爆肚”,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了习惯,也是一道传统的名小吃,顾客络绎不绝,把羊肚切成条状,用沸水爆熟,虽然看似简单,但功夫全在一个“爆”字上,老了不行,火候不够也不行,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介入软烂和脆嫩中间,再搭配秘制蘸料,那味道才好吃呢,北方人的最爱,想着就流口水。
3、烤肉宛
烤肉宛创立于1686年,创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一位姓宛的回民,手推着木轮车,在宣武门一带,卖烤制的牛肉,因为味道突出,色香味全,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到了后辈这一代,更是将烤肉宛发扬光大,又增添了烤包子、烤羊肉等项目,在早些年间,张大千、梅兰芳是这里的常客,烤肉宛的生意,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更是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直吃的大汗淋漓,浑身通泰,三百年的沧桑岁月,为烤肉宛赢得了良好口碑,齐白石大师还曾为其赠送匾额。
4、东来顺
5、柳泉居
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柳泉居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年代比较久远,最早由山东人出资创立,时至如今,柳泉居依然保留着鲁菜为主的做法,讲究造型,精于刀功,尤其爆、炒、熘、烧、焖最为擅长,柳泉居最早的时候卖酒,后来重新开张,以鲁菜、清真和宫廷菜为主,经营公道化,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进来消费,饭菜吃的可口,而又价钱公道。
6、便宜坊
便宜坊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小吃,创办于明朝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便宜坊的鸭子很出名,以焖炉烤鸭为主,鲁菜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经典的老字号饭庄,烤鸭外酥里嫩,口味鲜美,目前在北京有八家分店,像佛跳墙、鲜鱼口,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菜品,现在的便宜坊,已为国家特级酒家,除了接待老百姓,还接待国内外的贵宾。
7、都一处
都一处主要经营烧麦,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他家的烧麦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其的好吃,经历过战乱,虽然没倒闭,但是也一蹶不振,直到全国解放以后,都一处才重新开张,主营各种烧麦,搭配风味炒菜,当时,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深夜回京时,因为在除夕夜前夕,大部分餐馆都关门了,整条街上,仅有都一处还在营业,皇上龙颜大悦,品尝完美味以后,回到皇宫,排太监前来赐名“都一处”,从此名声大噪,烧麦曾荣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8、小肠陈
小肠陈创立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小吃店,北京人爱吃卤煮小肠,小肠陈就是一家标志性的代表,能做到开锅即售空的,北京仅此一家,如果路过饭店门口,搁着老远都能闻到香味,一碗卤煮小肠,搭配两个火烧,既解馋又解饿,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堪称一绝,吃北京卤煮一定要搭配火烧,浸泡在浓香醇厚的汤汁中,很是美味,当时戏园散场之后,著名的梨园名角梅兰芳、新凤霞,都到这里吃碗卤煮当夜宵。
9、砂锅居
砂锅居创办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是一家传统的老字号小吃,距今已有280年的历史,经历了时代变迁,砂锅居积累了丰厚的饮食文化,砂锅居在北京来说,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尤其是砂锅这一种类,结合烧、扒、白煮的手法,把食材的精粹集于一体,要用上好的猪肉,肥美不腻,味道极佳,砂锅居的菜肴,在宫廷菜、官府菜里面,极具代表特色,最早的时候,砂锅居每天只卖一头猪,卖完就歇业,而且过时不候,充分说明了砂锅居买卖兴隆。
10、天福号
提起天福号,人们常想起它的酱肘子,浓厚醇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享誉京城,除了酱肘子以外,酱驴肉、酱猪肝、酱牛肉,都是一大特色,经典熟食,很受消费者喜爱,天福号创办于清乾隆三年,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是清宫廷御用的名小吃,店铺还珍藏着进宫时的腰牌,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天福号已成长为京城的饮食名片。
11、稻香村
老北京小吃稻香村,创办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主打点心、糕点、小吃,红豆烧、奶酪酥、蜜三刀、萨其马、核桃酥、老公饼、奶油麻花、夹心酥饼、松仁蛋糕、奶油威化,以及一些节气时令美食,粽子、月饼、八宝饭、元宵、年糕等,稻香村是京城第一家生产南味小吃的店铺,创始人来自于南京,最早的时候,郭玉生掌握了糕点的技艺,带着几个小伙计,在北京落户,这里的糕点外酥里嫩,酥香可口,深得消费者欢迎,每到过年时,必定会水泄不通,因为消费者太多了。
12、六必居
民以食为天,在北京生活过的小伙伴,想必都吃过六必居的酱菜,六必居的酱园就在北京,创自于明朝嘉靖九年,距今已有490多年的历史,是山西人创办的,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酱醋茶”,而六必居除了茶叶不卖,其它的全占的,因此得名六必居,食材精良,选料精细,技艺娴熟,独家秘制,甜面酱、八宝菜、酱黄瓜、酱萝卜、甜酱瓜、白糖蒜等,酱味浓郁,脆嫩清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六必居的酱很有名气,在北京就消化殆尽了,根本不会流转到外地,很多饭店的菜,必须指定用六必居的酱,所以说,外地若能吃到,大部分都是假的。
北京点心的老字号是哪家?我以为非稻香村不可。
稻香村,虽说最早是一家专营南味儿食品的商铺,但是,由于在北京开的年头太长了,所以也就成了北京特色的老字号名店了。店中的点心闻名京城,其中的酥皮儿、桃酥、自来红月饼等几乎家裕户晓。
一、京华牌。京华茉莉花茶是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等主要产茶区选进优质原料,采用独特配方,精制加工,拼配而成。
二、吴裕泰。它家茉莉花茶以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的品质传承百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通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评。吴裕泰茉莉花茶独具的香气,也被中国茶人亲切地称为“裕泰香”。
三、张一元。张一元茉莉花茶选用上等原料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以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色,深得国内外茶客的欢迎,使得老字号张一元蜚声海内外。
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初为一席棚小酒店,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1742)盖了一间门面的小楼。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晾肉等小菜。
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赐名,又送一“虎头”匾而出名。同治年间又增添了烧麦,其特点不仅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抗战时期,都一处虽幸免没倒闭,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获新生都一处烧麦馆位于繁华的北京前门大街路东36号,已经有260多年的历史,主营各种烧麦、炸三角、马莲肉和山东风味炒菜。
著名前门老字号包括:全聚德烤鸭,同仁堂中药,张一元茶叶,内联升布鞋,王致和腐乳,天福号肘花,六必居酱菜,瑞蚨祥绸布,都一处烧麦,稻香村点心,亨德利钟表,月盛斋酱肉。此外,北京著名的老字号还有:吴裕泰、便宜坊、盛锡福、鹤年堂、谦祥益等
我说一个吧
壹条龙饭庄,我就不介绍了,您自己百度一下
这是北京老饭庄,一般知道的人不多,除了老北京人和吃货,剩下的都不太知道
您去一条龙吃涮锅既能吃到北京特色的铜锅还能免去像聚宝源那样排大长队,手切鲜羊肉一点也不比聚宝源差,肉质肥厚,鲜嫩多汁
小料也是特调的味道极赞。这里还有炒菜,但是你要是来这吃炒菜那一看就是来旅游的了,不过他们的爆散丹不错可以尝尝,真的很棒,下饭
就在离王府井不远的祈年大街上,其实是在前门东大街~有机会一定要来试试哦~豆面小丸子也很棒(涮羊肉的料有点咸。。。)
另外前门大街也有一家,那家游客比较多,还是前门东大街吧,这边也清静,尤其晚上
也有可能大家都知道了,都去了,就不清净了,估计我也没那么大影响力
PS.我愿意给壹条龙饭庄乃至整个便宜坊集团代言~~(壹条龙饭庄、力力豆花庄、便宜房烤鸭、正阳楼饭庄、天兴居,锦芳小吃和都一处都属于便宜房集团)
仁义老字号珠宝行老字号的东西就是比其他家的东西好,东西全面,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优惠,老顾客去的比较多黄金在他们家买比较有保障随时可以去换新款式,售后服务很周到